美國最大的恐懼是自己的霸權地位被取代,目前最有可能取代美國的只有中國。
隨著中國的飛速發展,美國已經越來越強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壓力。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美國動用了各種手段,包括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地緣戰、輿論戰等,試圖讓中國屈服于美國的霸權。
美國不惜動用極限制裁這把雙刃劍,在延緩中國崛起的同時也損害自己以及盟友的利益,更加快了美國的衰落,這一切與美國的預期恰好相反。
反而是中國的憂患意識被極大的激發出來,中國內部變得更加團結。因為中國明白一個道理,發展絕不能仰人鼻息,要獨立自強來不斷提高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
雖然中國的總體國力還落后于美國,尤其是在高科技和軍事領域差距較大,但是從發展大的趨勢來看,時間卻是在中國這一邊。中國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力爭在所有領域有所突破。同時,中國也在努力保持國內穩定,確保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些努力正在逐步改變著中美力量對比關系,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有話語權,也讓美國越來越恐懼。
從美國高層政客的言行中看出他們的矛盾心里,既想通過全方位極限打壓限制中國的發展,又怕擦槍走火以至達到不可控地步。一邊挑唆盟友挑釁中國,一邊又緊急與中國溝通加強“安全護欄”。可以看出,美國對華戰略中既有謹慎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欺軟怕硬、色厲內荏的本性。
盡管中美發生直接沖突的幾率很低,但以其它形式發生沖突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最大的可能是發動“代理人戰爭”,讓日本、菲律賓等國充當炮灰,消耗中國的國力。就如同現在的烏克蘭對于俄羅斯所起的作用。對于這種情況,中國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切實維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中美兩國目前處于戰略相持階段,直接沖突下誰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是美國的衰落和頹勢已逐漸顯露,而中國發展勢不可擋,所以時間在中國這邊,這也正是美國焦慮所在,想打又未必能贏,不打將來更沒有機會贏。
目前這種形勢,就看兩個國家誰能保持國內穩定,誰能在科技領域有所突破,誰又能不被卷入大規模軍事沖突,誰就能掌握戰略主動權,并有希望贏得最后的勝利。
而中國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堅持改革開放,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
中美之間的競爭不是畢其功于一役,而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努力。要更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保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態度,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中國的飛速發展已經讓美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和壓力。美國對中國的沖突和打壓將成為未來的常態,我們既要堅定信心,又要保持清醒頭腦,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改革開放,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實力和競爭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激烈的中美實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