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自律的孩子就像是來報恩一樣,他們能認真主動,也不需要父母操心多少
事實上,自律這個標簽何其成熟,連成年人都無法完全做到的事情,對孩子也不要那么高的要求
否則,“低水平”勤奮很容易把學習拖垮
清晨一早打開手機,就看到一位媽媽曬她女兒晨讀的照片
看發布時間,早上六點鐘都不到
再看看身邊睡得呼呼響的女兒,我嘆息一聲:“這就是差距吧”
懷著羨慕的心情,我給那位媽媽發了一個消息:
“你家孩子也太棒了,別人家的小朋友這個時間還在睡夢中,如此自律用功將來非名校莫屬了”
沒想到,媽媽卻回消息說:“棒什么棒呀,別看她每天早上不到6:00就起床晨讀,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發愣,都不知道每天把知識學到哪里去了”
隨后,媽媽還告訴我:“這娃看起來比較笨,這幾天的數學題總是做錯,我每天都會給她額外布置一些練習題,做不完就不準睡覺”
聽到這里,我好奇地問:“晚上睡太晚,那第二天早上還起得來嗎”
媽媽回答說:“就是起不來呀,所以每次都先讓她去洗個涼水臉”
聊到這里,我已經滿臉疑惑了
如此晚睡早起、如此高負荷學習,即便是自律,真的能體現出自律的效果與價值嗎
別沾沾自喜,沒有積極兒的“低水平勤奮”,是很容易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比如,以下幾種“低水平勤奮”就很容易拖垮孩子的學習
01
逼迫孩子自律
沒有達到預期就懲罰
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自律習慣,這大概是父母送給孩子能取之不盡的財富吧
朋友家有個女兒,是個大學霸
我一直都想要培養一個像女孩這樣走路看書、回家能自己寫作業的孩子
因為,每次大家一起相約聚聚的時候,朋友家的女兒不論身處何時何地,她都能鎮定自若地學習
有一次,幾個孩子好不容易湊到一起,他們都玩得很開心,直到后半夜才睡覺
本以為,第二天不睡到日上三竿都不會起床
結果,早上不到七點起床上廁所時看到朋友的女兒已經起床了,并且一個人坐在餐廳的椅子上安靜地讀書
看到那一幕,我忍不住向朋友請教方法
朋友也很大方地分享說:“孩子都沒有時間觀,你要嚴格要求他們形成學習的觀念,盡量做到提前學、嚴格監督他們”
對此,我有些憂慮地說:“那孩子不聽你的,怎么辦”
朋友向我傳授經驗說:“那你就懲罰他,一道題不好好做,就再做五道題,一張卷子到時間沒寫完,那就再增加一張卷子,他們不想增加任務量,下一次寫作業就不會那么磨蹭、不當回事了”
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先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然后從內心形成“我要怎樣做才能避免懲罰”
可沒過多久,朋友又特別沮喪地告訴我:“教育孩子還是不能太緊繃,我真后悔當初對女兒那么嚴厲,她現在都厭學,不肯去學校了”
原來,朋友對她女兒“達不到期望就懲罰”的自律,只不過是礙于威嚴下的一種妥協
可孩子慢慢長大后,他們就覺得自己長本事了,也無需害怕父母
那心理層面的不懼,也就自然讓孩子形成行為上的叛逆
所以,自律的孩子從來都不是“逼”他們學會成長,而是在松弛感下讓孩子自然而然地接受這件事
有這樣一個八歲小男孩,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他每天早上6:30就要起床洗漱,然后晨讀、檢查書包…
一開始,孩子也不愿意早起,媽媽沒有批評
她每天早上都堅持6:00起床做早餐,然后陪孩子一起晨讀20分鐘
這樣的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男孩也告訴大家:
“媽媽喜歡讀書,我也喜歡讀書,她每天早上6:00就起床,那我肯定也不能賴床了”
這就是家庭氛圍下的松弛感,逼孩子自律,也不如陪著孩子一起自律
那些年,你沒有完成的事情孩子完成了,孩子畏懼的事情你們又共同克服過來了,這些都是很多年回想起來依然受用的帶動感
02
看重死記硬背
不會就不停抄寫硬背
沒有孩子生來就自律,也沒有孩子遇到困難就能立馬解決
大家都是喜歡追求安逸的,孩子也不例外
如果真的有那種自律自學的孩子,那也一定是有個聰慧的父母在身后引導、影響著
看過一個紀錄片,講的是一個女孩如何勤奮學習
她每天能學習到凌晨1、2點鐘,早上也是不到6:00就起床了
為了把一天時間利用的恰如其分,她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大大小小的目標
有穿衣服、吃飯、上廁所、上下學走路的時間限制,也有每天要讀多少書、寫多少作業的強制性任務
為了把學習學好,女孩也是拼盡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一個單詞記不住,那就抄寫10遍、20遍、50遍,直到能記熟為止
大冬天時,因為手太僵硬,寫不好字,她就用綁頭發的皮筋把筆綁在手上
可惜的是,盡管女孩對學習做到如此上心、刻苦,她在高考的頭一次模擬測試中,還是考了倒數名次
看著努力那么久,卻依然考不上高分的成績,她崩潰了,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內耗中
她不停地質問自己:
“為什么考不了高分”
“為什么我那么差勁”
“難道我真的不是學習的料嗎”
就這樣,無盡的精力消耗,讓女孩再也支撐不下去了
她開始自我放棄、也開始擺爛不學習了
這也是“過度學”的低水平勤奮,孩子看起來好像每一天都在認真地努力,可低效率學習根本就沒有辦法活躍思維
如果孩子只是完成任務地死記硬背、思維卻跟不上,那學到的東西記不進大腦,自然也就無法發揮學識了
所以,死記硬背一直都不是高水平勤奮
在孩子學習這條路上,我們也要明白缺乏自制力、對學習感到艱苦,這才是常態
特別是當孩子在學習方面感到焦躁、功利性強時,就要幫他們營造輕松而愉悅的成長環境
比如,孩子背不出單詞,那就把單詞做成標簽貼在對應物品上,如果沒有對應的物品可貼,也可以做成卡牌抽簽記憶
你抽一張大聲讀出來,孩子也抽一張大聲讀出來
在這種輕松又有趣的學習氣氛下,不僅能起到好的學習帶動性,孩子的思維會跟著活躍,大腦記憶力也會跟著發揮作用
03
焦慮下的熬夜
把刷題補習看得太重
高水平勤奮,是幫助孩子消化知識
低效率勤奮,是消耗孩子的內心力量
如果您發現孩子的學習效率不是很高,切記不要把原因歸咎在孩子沒有努力上
周末晚上十點左右,路過鄰居家發現他們家里還燈火通明
鄰居也透過窗戶看到回家的我,隨后打招呼時才看到,她的孩子還在熬夜寫作業
我好奇地問:“明天孩子不是不上學嗎?今天晚上就沒必要那么著急,明天早點起床再寫作業也是一樣的”
沒想到,鄰居嘆著氣說:“就快要到期末考試了,我怕孩子平時沒掌握學習,現在每天都要做一科試卷,每一科至少2張試卷
如此任務量,每天晚上必定會寫作業到很晚才能休息
不知道這樣的勤奮到期末考試的時候能不能一馬當先,沖出個一、二、三名次
可如果孩子都沒辦法休息好,那考試的時候又如何發揮實力,創造下一個高分記錄呢
我還見過一個特別有自律性的男孩
他每天回家根本不用父母提醒,就主動放下書包去寫作業
作業完成之后,每天還會堅持練習、閱讀和朗誦
如果某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即便是到了吃飯、睡覺時間也根本喊不動
別人都是“等會就寫作業”,男孩卻是“等我把學習都完成了,再吃飯睡覺”
如此自律,不服都不行
也許有很多人會說,天賦這東西是學不會的,學習好的人看待學習,就跟玩一樣簡單
事實上,每一個自覺自律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父母的管教和約束
但這份管教約束一定是有方法的口服心服,不是逼孩子自律,也不是過度強調死記硬背的重要性
很顯然,男孩的媽媽就不是一個普通家長
她從孩子三歲開始,就定制了卡通形式的家庭學習計劃表、和家規家訓
家規家訓為:養成好的習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獨立
·不能浪費任何東西,別人浪費時也要提醒-節儉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堅強
·為人處事要誠實守信,做錯事也要及時止損-誠實
·遇到熟人主動打招呼,不熟的人可以微笑面對-禮儀
·有趣的東西可以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氣
·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任何困難都會被解決-反思
.遇到問題時不要害怕,大膽按照你的想法嘗試-認知
計劃表為:學習的三個三
三個不
1、學習不要東張西望
2、寫作業時不吃東西
3、規定好時間不超時
三個到
學習的時候要看書本,眼到
讀書的時候要小聲讀,口到
寫作業的時候要思考,心到
三遍練
背課文:先大聲朗讀三遍
寫錯字:改錯后再寫三遍
做錯題:同類型舉一反三
看吧,這就是高水平勤勞和低水平勤勞的區別
一個有自律意識的孩子,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會成為潛意識習慣,是從小就形成的成長習慣
可見,孩子自律這件事是急不來的,就像是吃飯一樣,不是非要肚子餓了才吃,而是要形成固定的一日三餐時間
當孩子習慣了一日三餐的生活習性,這種自律就自然而然融進了生命
可見,自律就是讓某些事情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從小建立、從父母做起,然后再形成良好的自律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