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市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義烏這塊土地上已有人類活動,新中國建立以后,合作鄉燕里村,華溪鄉里兆村和夏演鄉,佛堂鎮先后有新石器時代石碾石斧出土,1981年,平疇鄉木見山發掘的一座西周墓,出土文物有原始青瓷盉,缸,豆,碗,碟,盂,黑釉印紋陶缸,陶罍等,證明當時義烏已不再是蠻荒之地。
相傳夏五世主少康封庶子于會稽,號稱于越,義烏當時在于越境內,東周時屬越國,前339一前329年之間,越為楚所敗,浙江(錢塘江)以北被楚占,江以南也臣服于楚,古稱烏傷,浙江省轄縣級市,由金華市代管。
初涉義烏,打眼望去便見到了非常顯著的義烏精神高懸高樓大廈之上,雞毛換糖,義烏精神,雞毛換糖是指,在那個物資匱缺的年代,小商小販走南闖北走街串巷,以紅糖,草紙等低廉物品,換取居民家中的雞毛等廢品以獲取微利,最早的雞毛換糖,形成于我國的浙江省義烏地區,而最終,這一行為對地區經濟和發展的促進作用得到認可,并發揮出巨大的積極作用。
義烏精神換糖精神,這個概念轉換到古董收藏這個圈子里,其實對我而言感觸也是頗深,古玩市場上面現在許多人為何會去賣假古董,說白了還是指望用少許的糖來換牛馬,他們覺得用少有的糖去換雞毛利潤太薄了,而且在換取的過程中還要跋山涉水走街串巷,且不如守著個門店,用糖去換牛馬來的痛快。
這些好高騖遠的人,也許在初期能賺到會少許黑心錢,但是隨著黑心懶惰的人越來越多,糖換牛馬的模式越來越擁擠,市面上這種拙劣的手法越來越普及,慢慢這群黑心人也會走進自己挖掘的墳墓當中去,即使你想拉這群人走出墳墓,他們也會覺得雞毛換糖太辛苦,還是執意躺在墳墓里抱著糖,寄希望還有傻子拿牛馬來換。
而雞毛換糖則不然,雞毛換糖雖然需要跋山涉水,走街串巷而且其中利潤少的可憐,但是恰恰這份辛苦和微薄的利潤會篩選掉許多與你競爭的人,所以利潤薄與辛苦反而是雞毛換糖人的一種長遠保障,能吃苦又能夠忍受利潤率較低的回報,這才是長遠的利益,所有商業行為的核心競爭力,不是你在短期內賺多少錢,而是你的這種商業模式能走多遠,利雖薄,長遠則宏達。
進入義烏古董市場,就能明顯感覺到雞毛換糖與雞毛換牛馬人群的不同,義烏市場大約有四五百個門店攤位,想要雞毛換牛馬(賣假貨的)大約有三百多家,這三百多家基本都是賣仿品玉器,剩余一百多家幾乎都是搞錢幣收藏的,只有少許幾個古玉門店從事雞毛換糖(賣真貨的)少有的這幾家主要從事明清玉器。
很多同學可能聽到市場現在很多賣假貨基本都是古玉類就會膽怯,市場假貨已經泛濫到這樣的地步,不如我們去玩點別的種類算了,其實不然,首先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市場為什么會存在這樣多賣仿古玉器的,說明社會上存在非常龐大的群體喜歡古代玉器,有買才會有賣嘛,只不過真品玉器太稀少了,所以這些黑心商家的人才賣仿古玉器騙取利潤,而想買古玉的這個群體是真實存在的,這是他們真假不分罷了。
比如講個小故事,我身邊的一位好朋友,從事金融服務行業,這些年股票不景氣,就想著進入古董市場囤積獲利,他最開始接觸的是錢幣,投入資金一千多萬購買了大量咸豐大錢與袁世凱三八十年銀幣,但是后來去了大市場參觀了幾次大行們的庫房,看著別人堆積如山的銀元,回來以后果斷選擇了拋貨,原因是,市場真品的量太大了,他從金融的角度看,市場存在真品的量大其中分險系數就高,行情上漲說明有人在大量收購操盤,當操盤的莊家聯合拋貨的時候,小玩家們根本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就如同學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所有古玩市場都存在大量的銅錢銀元,而且這些存在基本都是真品,但是卻沒有漏可撿,也不會存在大的漲幅,前幾年有漲幅也是人為操盤,最近兩年莊家大量拋貨沖擊市場,現在許多高價銀元近乎腰斬,也如市場存在許多明清時期玉器簪子小花飾之類,這些器物的量也非常的大,所以許多造假者甚至都不愿去仿他們,因為真的太多了。
這個思維聽起來是不是很離譜,但是古董市場就是這樣,物以稀為貴,所有人玩古玉器的人都想買到珍稀的玉器,寧愿去地攤買假的賭一把也許是真品,也不愿去買市場上常見的,卻存世量非常大那些明清花片玉器,或者大量的真品錢幣,因為他們知道那些東西太多了,未來也不可能有什么增值優勢。
所以中古以上的玉器,市場上面稀少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有龐大的收藏家們想要買到中古以上真品玉器也是客觀存在的,仿品的出現嚴格來說是因為真品供不應求,有誰見過市場上面誰去賣仿品銅板,真品都賣不出去誰還會去賣仿品,而且中古以上真品玉器,只要進入雞毛換糖的人手里,許多人都基本不會再出手,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稀少的會越來越稀少,稀少便是價值也會增值是必然的。
今天義烏古董市場就深有體會,也遇見了幾個玩中高古以上玉器的高手,但是他們收到的東西最近兩三年都沒有出手的想法,因為都是同行所以他們也坦言,真正到代的中高古玉器,即使在整個義烏市場一年他們也才能買到三五件,每次買到都是具有非常大的運氣成分在里面,家里又不是揭不開鍋何必賣昵,即使想賣,他們也想賣五年后的價格,你說他們貪心嘛,貪心,你說他們能賣出去嘛,很奇怪的是,很多同行還搶著要,這個很多當中也包括我。
今天雖然同行之間沒有買到高古玉器,但是義烏市場還是頒給了一份安慰獎,閑逛錢幣玩家的門店里面挑出了一枚春秋玉獸面飾,雖然獸面有點殘缺,但是氣勢上保存還是很完整,賣家認為是明代玉帽花,所以終于價格上按照明代帽花價格成交,其實這是一枚標準的春秋楚式玉飾佩。
如上所見,首先我們玩中高古玉器,玩的是規格,研究的是當時社會的工業水平,這件器物入手即先看紋飾,單陰刻線鉤繪而成的祥云紋與獸面紋,其次再看工藝,工藝并非為砣所碾,而是采用石核類所刻,許多同學可能對刻的學問沒有深度理解,有不解之處可以參照一下現代刻刀刻石殘留刀痕,雖然石核刻痕沒有篆刀那么鋒利,但是小牛耕地的方式還是相同的,只不過現代的是牛拉一樣的動力,古代是人拉一樣的動力。
紋飾圖案與石核刻玉方式符合春秋時期工業水平特征,但是這里我還是要提醒各位同學,現在許多高古玉仿品,特別是一些復刻版高仿,紋樣與刻痕都是可以一比一仿制的,說白了也就是使用古代人使用的刻法與工具進行制作,如果同學們的鑒定水平只停留在這個階段,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因為很容易收藏高仿。
就像同行與我講的那樣,現在市面上許多人在兜售復刻版,復刻版說白了就是與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玉器的工痕上面看是一模一樣,因為他本身采用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工業手法刻制而成,如果你的眼力還停留在只能看紋樣與工痕,所以我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甚至你比完全不懂的人還是危險,因為你會認為你玩的是真品,其實你玩的不過是紋樣對工痕也對,但是年紀卻不對的現代復刻版工藝品,此類假貨專殺高手。
那么玉器的鑒定,特別是高古玉器的鑒定,紋樣,刀工鑒定都符合年代的情況下,同學們接下來還要進行刀口的磨損,腐蝕,風化,皮殼的磨損,沁鈣化是否存在改刀現象等綜合研究,只有幾項研究綜合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這樣的玉器才能作為到代玉器收藏,文章學習的同時建議同學們多看館藏玉器,我所說的多看館藏玉器不是看照片,而是多實地去看,因為角度的問題,每個人想要看到的角度和層面也是不同的。
如果有機會的情況下多上手真品,挑燈夜讀三千章,不如懷抱真品觀半晌,上手真品的同時要思考工痕細節,幾千年的時間,工痕邊角是否會產生變化,你看到的應該是非常嶄新清楚的工痕,還是一半磨損殆盡一半存在的工痕,幾千年時間,同學們,青銅都腐朽成馬蜂窩了,你手里的古玉難道工痕不應該有變化嘛。
有時候,工業殘留痕跡看的太太清楚未必就是老的,只能說工業痕跡清楚,只能說符合古代工藝特征,就像我們現在拿根釘子在地上劃了一道印子,看痕跡我們都知道是釘子劃的,但是如何辨別現代人與古代人之間,同樣工具,留下的相同痕跡,之間存在的不同差異,如果是三千年前劃的,該是什么樣的殘留痕跡,請記住各位同學,符合并不代表就是古代做的,多思考這個問題,到代玉器答案藏在其中。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