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烏克蘭看著有多可憐,當初的選擇就有多可恨。烏克蘭從獨立以來幾十年,從一個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天之驕子,到被美國忽悠自廢武功,最終淪落到乞討為生的地步。
先回顧一下烏克蘭被自廢武功的歷史。上世界九十年代,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被美國忽悠一夜之間解體,各個加盟國興高采烈的宣布獨立,共同瓜分蘇聯遺產。這一時期的烏克蘭,實力空前強大。既享有“歐洲糧倉”的稱號,還從前蘇聯繼承眾多武器資源,烏克蘭的開局就堪稱富二代,足以傲視群雄。
這些遺產清單包括,5000枚核彈頭,核武庫規模繼美國俄羅斯之后排世界第三。13000多輛坦克與裝甲車,飛機超過上千架,軍艦350艘,還有未完工的航母瓦良格號。這些軍事力量,無疑讓烏克蘭在歐洲乃至全世界有很大的話語權。
然而,崽賣爺田心不疼,烏克蘭的領導人們并沒有珍惜這份家業。在美國忽悠下,他們接連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最終丟失了自己全部的倚仗,自廢武功,實力一下就跌落谷底,再不復昔日的強盛。
原因是剛剛分家獨立支門過日子的烏克蘭,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困境。龐大的軍事裝備成為了經濟增長的絆腳石,每年的維護費用就是一筆天文數字,正在發愁之際,“善良的”美國人遞給他一份武功秘籍,起手就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美國告訴烏克蘭,當前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恢復經濟。而軍事裝備對于烏克蘭而言就是發展經濟的最大阻礙,就是雞肋般的存在。為了幫助烏克蘭走出困境,美國提出了烏克蘭全部銷毀核武器,常規武器也是能賤賣就趕緊賣,正是這個自廢武功的建議,才使我們幸運的擁有了瓦良格號,以瓦良格艦體為基礎開創了中國航母新時代。
烏克蘭最后兩手空空,武功全廢。美國卻翻臉不認人,答應的承諾一個也沒有兌現。
烏克蘭的結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面對歷史轉折點時,需要英明偉大的領導人做出正確的抉擇,把握時代機遇,克服困難,才能帶領國家才能走向繁榮富強。
正是烏克蘭自廢武功,才有了如今乞討為生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