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面對孩子》中描寫過這樣一個畫面:以色列教堂門口一隊隊小學生穿著雪白的制服,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路唱著悅耳的圣詩前行。領隊的老師總是笑臉正對著孩子,自己則是倒著身子一步步后退,用背脊為孩子們開路。
這個畫面像束光,將教師的形象投影在游義莎老師的眼眸,此后也成了她教師生涯持之以恒的方向——“面對孩子,以退為進,指引他們用目光匯聚前進的方向”。
從教14年,陪伴川大附中新城分校4屆初三畢業生參加中考,同事、學生送她昵稱“畢業年級釘子戶”,游義莎用成績說明該昵稱是實力的象征。
用陪伴出成績
每年中考英語140+分不少于10人!
在川大附中新城分校工作生活5年,帶4屆畢業年級,每年中考所教學生都有英語140分以上的同學,班級平均分達125分。
連年帶初三,學校看重的不只是游義莎的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她那顆“媽媽般”滾燙的心。
她用溫暖做底色,把自己完全融入到班集體中,每天都是最晚離開教室關燈的那個人。“要培養什么樣的學生,自己就得先成為那樣的人。”即便有時候她要履行家里接孩子的任務,也一定會把孩子帶回新城,陪著自己加班,守著班里的孩子。
責任心、主動性、有韌勁、有毅力都是游義莎希望傳達給學子們的品格。而幫助他們激活內驅力,是她最為核心的教育心法。
每月初,她都會領著大家制定月目標,引導孩子們細化到每周、每日的具體安排。在周周有進步、日日有收獲的正向循環中,班集體總是散發出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氣息。
每周,她會督促學生們為家人做一道菜,通過一道菜增加親子互動,來表達愛,自然而然地提升學生生活能力。
每天,她都會和學生們體育打卡,帶領他們運動,在蹦跳呼吸間收獲健康活力。
此外,她會帶領學生課后開展各種實踐活動,讓學生“肆無忌憚”地張揚個性;和同學們歡度中國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帶領學生做志愿者,豐富人生體驗。
當已經畢業的學生重返校園來拜訪,當他們分享來一則則喜悅或表達思念的微信,游義莎無比幸福,“這就是當老師的成就感吧!”
帶著青年教師們一起沖
游義莎活成一顆“小太陽”
游老師的溫暖,不僅體現在對待學生;面對同事,她同樣是顆“小太陽”。
游義莎是一位典型的“穩扎穩打型”骨干教師,曾獲全國賽課三等獎、四川省賽課二等獎、四川省作業設計大賽二等獎,被評為武侯區“骨干教師”。歷盡千帆,游義莎沒有讓這些高光時刻定格在榮譽墻,而是反復梳理成“獨家秘籍”,共享給有需要的組內教師。
作為學校英語組教研組長,她盡可能助推青年教師發展,指導他們參加各級教學大賽。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團隊作戰下,2023年他們獲得了四川省作業設計二等獎、武侯區“課例式解讀課標”說課比賽一等獎。
為了促進初中整體英語教學實力提升,她踴躍站出,帶領組內老師不斷探索英語教學規律和方法,編寫校本教材,并持續迭代創新,現已推出“2.0版本”!
“小太陽”的能量不止于此,還溫暖到了500公里外的涼山州。
2023年,她曾代表成都初中英語學科參加四川省涼山州未摘帽縣片區學校“一對一”精準幫扶提升工程,為涼山州布拖縣同課異構獻課,并做專題講座,她的愛與用心就像和煦的陽光,悄無聲息卻生生不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