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談判時期,正值中華民族經過艱苦的14年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作為國際反法西斯陣營中國政府代表、盟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的蔣介石,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的個人聲望,此時都達到了巔峰。
談判桌上,國共兩黨領袖的口袋里都裝著一個清單。
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政府軍事力量達到了歷史最高值,軍隊總人數達500余萬。
而主席口袋里的一個小本本上同樣也寫著一個數字,這是主席從延安赴渝談判前,少奇同志呈報給中央的一份紀要——
我各大戰略區、解放區、根據地,經過兩個月調研得出了一個確切數字,我軍的總員額為127萬。
500萬對127萬,戰力優勢毫無疑問地偏向了國民黨。
當時,重慶各界普遍認為,如果和談失敗,內戰爆發,以國共雙方的實力對比,中共是根本沒有機會打贏國民黨的。
從8月29日至10月10日,國共雙方在重慶經過43天談判,最終,國民政府將這期間雙方代表的歷次談判記錄整理成一個書面文件《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
——史稱“雙十協定”。
然而,“雙十協定”實質上僅僅只是把國共雙方各自的訴求寫在里面,其中不少事項雙方并未真正達成一致,另有很多雖經幾輪談判卻始終懸而未決的問題,更沒有在這份協定當中反映出來。
盡管如此,重慶談判仍然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和平、民主、團結的希望。
但是,就在“雙十協定”發布當晚,蔣介石輾轉難眠,在其日記里寫道:甚嘆共黨之不可與同群!
——其發動內戰的野心,昭然若揭!
果然,還在和談期間,蔣介石就委任熊式輝為東北行營主任(后改為行轅),主持東北接收及對蘇談判。同時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協助熊式輝接收東北。
杜聿明則在赴任前專門飛赴上海,拜會美軍第7艦隊司令官金凱德,請求美國海軍幫其從海路運兵至秦皇島。
同時,蔣介石命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以接受日軍投降及接收日偽物資為由,不斷進犯八路軍晉冀魯豫根據地,妄圖搶奪勝利果實。
1945年9月10日,晉綏軍第19軍軍長史澤波率領16000余人,分左右兩路進攻我晉冀魯豫軍區所控制的長治地區,率先打響了抗戰勝利后國共首戰的第一槍。
1945年11月16日,隨著杜聿明率部攻占由我軍據守的山海關,由此正式揭開了國共內戰的序幕。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軍由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率領的30萬兵力向我中原軍區司令部所在地宣化店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
——以此為標志,內戰全面爆發。
至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時,國民黨軍隊的80個軍在全國各大戰略區域的具體部署情況如下:
一、東北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東北地區部署有7個軍21個師,共計28萬兵力。
同時期的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林彪所部,總兵力為32.5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1:1.1
1、新編第1軍
新編第1軍軍長:孫立人
新編第1軍下轄:新編第30師、新編第38師、第50師。
2、新編6軍
新編第6軍軍長:廖耀湘
新編第6軍下轄:新編第22師、第14師、青年軍第207師。
3、第13軍
第13軍軍長:石覺
第13軍下轄:第4師、第54師、第89師。
4、第52軍
第52軍軍長:趙公武
第52軍下轄:第2師、第25師、第195師。
5、第60軍
第60軍軍長:曾澤生
第60軍下轄:暫編第21師、第182師、第184師。
6、第71軍
第71軍軍長:陳明仁
第71軍下轄:第87師、第88師、第91師。
7、第93軍
第93軍軍長:盧浚泉
第93軍下轄:暫編第18師、暫編第20師、暫編第22師。
二、晉察冀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晉察冀地區部署有6個軍及東北挺進軍指揮部,共計22個師,約24萬兵力。
同時期的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所部,總兵力為24.7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1:1
1、第3軍
第3軍軍長:羅歷戎
第3軍下轄:第7師、第32師。
2、第16軍
第16軍軍長:李正光
第16軍下轄:第22師、第71師、第94師。
3、第53軍
第53軍軍長:周福成
第53軍下轄:榮譽第2師、第116師、第130師。
4、第62軍
第62軍軍長:黃濤
第62軍下轄:第95師、第151師、第157師。
5、第92軍
第92軍軍長:侯鏡如
第92軍下轄:第21師、第56師、第142師。
6、第94軍
第94軍軍長:牟延芳
第94軍下轄:第5師、第43師、第121師。
7、東北挺進軍指揮部
東北挺進軍總指揮:馬占山
東北挺進軍指揮部下轄:新編騎兵第4師、新編騎兵第5師、新編騎兵第6師、暫編第38師、青年軍第208師。
三、晉綏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晉綏地區部署有8個軍20個師,因其暫編師缺員較多,故兵力合計只有18萬人。
同時期的晉綏軍區司令員賀龍所部,總兵力為5.6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3.2:1
1、暫編第3軍
暫編第3軍軍長:袁慶榮
暫編第3軍下轄:暫編第11師、暫編第17師。
2、第19軍
第19軍軍長:楊愛源
第19軍下轄:暫編第37師、新編第40師、第68師。
3、第43軍
第43軍軍長:楚溪春
第43軍下轄:第70師、第139師、第149師。
4、第33軍
第33軍軍長:趙承綬
第33軍下轄:暫編第46師、第71師。
5、第34軍
第34軍軍長:孫楚
第34軍下轄:暫編第44師、暫編第45師、第73師。
6、第35軍
第35軍軍長:魯英麟
第35軍下轄: 新編第31師、新編第32師、第101師。
7、第61軍
第61軍軍長:王靖國
第61軍下轄:第66師、第69師、第72師。
8、第67軍
第67軍軍長:何文鼎
第67軍下轄:新編第26師
注:第67軍原本下轄新編第26師和騎兵第7師,1945年11月騎兵第7師改隸第8戰區后,第67軍僅轄新編第26師。
四、中原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中原地區部署有4個軍12個師,共約15萬兵力。
同時期的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所部,總兵力為6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2.5:1
1、第15軍
第15軍軍長:武延麟
第15軍下轄:第64師、第102師、第135師、第174師。
2、第66軍
第66軍軍長:宋瑞珂
第66軍下轄: 第13師、第185師、第199師。
3、第72軍
第72軍軍長:傅翼
第72軍下轄:新編第13師、新編第15師、第34師。
4、第75軍
第75軍軍長:柳際明
第75軍下轄:第6師、第16師。
五、晉冀魯豫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晉冀魯豫地區部署有14個軍36個師,共約45萬兵力。
同時期的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所部,總兵力為32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1.4:1
1、第1軍
第1軍軍長:羅列
第1軍下轄:第78師、第167師。
注:第1軍第1師調陜甘寧及川陜地區駐防,因而第1軍部署于晉冀魯豫地區時僅有第78師和第167師。
2、第10軍
第10軍軍長:趙錫田
第10軍下轄:第3師、第20師。
注:第10軍新編第1師調陜甘寧及川陜地區駐防,因而第10軍部署于晉冀魯豫地區時僅有第3師和第20師。
3、第18軍
第18軍軍長:胡璉
第18軍下轄:第11師、第18師、第118師。
4、第27軍
第27軍軍長:王應遵
第27軍下轄:第31師、第47師、第49師。
5、第30軍
第30軍軍長:魯崇義
第30軍下轄:第27師、第30師、第67師。
6、第32軍
第32軍軍長:唐永良
第32軍下轄:第139師、第141師。
7、第38軍
第38軍軍長:張耀明
第38軍下轄:第17師、第53師、第55師、第177師。
8、第40軍
第40軍軍長:李正清
第40軍下轄:第39師、第106師。
9、第41軍
第41軍軍長:陳宗進
第41軍下轄:第104師、第122師、第124師。
10、第47軍
第47軍軍長:陳鼎勛
第47軍下轄:第125師、第127師。
11、第55軍
第55軍軍長:曹福林
第55軍下轄:第29師、第74師、第181師。
12、第68軍
第68軍軍長:劉汝珍
第68軍下轄:第81師、第119師、第149師。
13、第85軍
第85軍軍長:吳紹周
第85軍下轄:第23師、第110師。
14、第88軍
第88軍軍長:方先覺
第88軍下轄:新編第21師、第62師。
六、華中、華東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華中、華東地區部署有26個軍69個師,共約85萬兵力。
同時期的山東軍區、華中軍區陳毅、張鼎丞、粟裕所部,總兵力約為37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2.3:1
注:另有史家撰文稱:37萬這個數字僅為山東軍區及山東野戰軍部隊,未包含華中軍區及華中野戰軍部隊。
1、第5軍
第5軍軍長:邱清泉
第5軍下轄:第45師、第96師、第200師。
2、第7軍
第7軍軍長:鐘紀
第7軍下轄:第171師、第172師。
3、第8軍
第8軍軍長:李彌
第8軍下轄:第103師、第166師、榮譽第1師。
4、第12軍
第12軍軍長:霍守義
第12軍下轄:新編第36師、第111師、第112師。
5、第14軍
第14軍軍長:羅廣文
第14軍下轄:第10師、第83師。
6、第17軍 (由第67軍軍長何文鼎調任)
第17軍軍長:何文鼎
第17軍下轄:第12師、第48師、第84師。
7、第21軍
第21軍軍長:劉雨卿
第21軍下轄:新編第7師、第145師、第146師。
8、第22軍
第22軍軍長:左世允
第22軍下轄:新編第11師、第86師。
9、第25軍
第25軍軍長:陳士章
第25軍下轄:第40師、第108師、第148師。
10、第26軍
第26軍軍長:馬勵武
第26軍下轄:第41師、第44師、第169師。
11、第28軍
第28軍軍長:李良榮
第28軍下轄:第52師、第80師、第192師。
12、第48軍
第48軍軍長:蘇祖馨
第48軍下轄:第138師、第176師。
13、第49軍
第49軍軍長:王鐵漢
第49軍下轄:第26師、第75師、第105師。
14、第51軍
第51軍軍長:周毓英
第51軍下轄:第113師、第114師。
15、第54軍
第54軍軍長:闕漢騫
第54軍下轄:第8師、第36師、第198師。
16、第58軍
第58軍軍長:魯道源
第58軍下轄:新編第10師、新編第11師、第183師。
17、第59軍
第59軍軍長:劉振三
第59軍下轄:第38師、第180師。
18、第65軍
第65軍軍長:李振
第65軍下轄:第154師、第160師、第187師。
19、第73軍
第73軍軍長:韓浚
第73軍下轄:第15師、第77師、第193師。
20、第74軍
第74軍軍長:張靈甫
第74軍下轄:第51師、第57師、第58師。
21、第77軍
第77軍軍長:王長海
第77軍下轄:第37師、第132師。
22、第96軍
第96軍軍長:陳金城
第96軍下轄:暫編第14師、暫編第15師。
23、第97軍
第97軍軍長:王毓文
第97軍下轄:新編第29師、第33師、第82師。
24、第98軍
第98軍軍長:段霖茂
第98軍下轄:預備第10師、預備第30師、第117師。
25、第99軍
第99軍軍長:梁漢民
第99軍下轄:第60師、第92師、第99師。
26、第100軍
第100軍軍長:李天霞
第100軍下轄:第19師、第63師。
七、陜甘寧及川陜地區
國民黨軍隊在陜甘寧及川陜地區部署有5個軍以及配屬部隊共計16個師,因其暫編師和騎兵師較多,兵力總計約15萬人。
同時期的陜甘寧晉綏聯防軍代司令員王世泰所部2.9萬余人,以及延安總部直屬隊5000余人,總兵力約為3.4萬人。
敵我兵力對比 4.4:1
1、第11軍
第11軍軍長:馬敦靜
第11軍下轄:暫編第9師、暫編第31師、第168師。
2、第36軍
第36軍軍長:鐘松
第36軍下轄:第28師、第123師、第165師。
3、第76軍
第76軍軍長:廖昂
第76軍下轄:第24師、第144師。
4、第81軍
第81軍軍長:馬鴻賓
第81軍下轄: 暫編第60師、第35師。
5、第90軍
第90軍軍長:嚴明
第90軍下轄:第61師。
注:第90軍原本下轄第53師和第61師,1946年5月第53師改隸第38軍后,第90軍僅轄第61師。
以下為配屬部隊——
6、第1軍 第1師
7、第10軍 新編第1師
8、青年軍 第206師
9、西北行營 騎兵第7師
10、西北行營 騎兵第9師
八、華南地區
因中共軍隊在華南地區僅有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海南瓊崖縱隊總計不足2萬人,因而國民黨軍隊在華南地區只派駐了3個軍9個師,共計10萬兵力。
敵我兵力對比 5:1
1、第46軍
第46軍軍長:韓練成
第46軍下轄:新編第19師、第175師、第188師。
2、第63軍
第63軍軍長:張端貴
第63軍下轄:第152師、第153師、第186師。
3、第64軍
第64軍軍長:張池
第64軍下轄:第131師、第154師、第156師。
——綜上所述,至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已經投入了80個軍240余萬部隊(陸軍),占其500萬總兵力的一半。
這還不包括海軍、空軍、各總部機關,以及后方勤務保障部隊。再除去城市、邊疆、海防駐軍,國民黨軍隊幾乎已經用盡了全部的機動兵力投入了內戰。
在東北、華北(晉察冀、晉綏)、中原、晉冀魯豫、華中、華東、陜甘寧等各大主要戰略區,我軍以150余萬兵力抗擊著240余萬進犯解放區的國民黨軍隊,其英勇和頑強彪炳千秋!
尤其是華中、華東地區的陳毅、粟裕所部,更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以37萬人馬與85萬敵軍苦苦周旋之際,竟還以3萬兵力對敵12萬之眾,以少勝多打出了蘇中七戰七捷的驕人戰績。
其登峰造極的指揮藝術,以及部隊的強悍戰力在同時期的我軍各部隊中,這是絕無僅有的載入史冊的光輝戰例。
東北戰場上,10余萬初出關外的東北民主聯軍,面對“無黨、無群眾、無政權、無糧、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的“七無”嚴峻局面時,雖然前期遭受到嚴重的挫折和困難,卻也在萬難中穩住了局面,部隊發展壯大至32萬余人。
盡管1946年6月北退松花江,卻通過土改、擴軍、剿匪、練兵而鞏固了北滿根據地,從而徹底站穩了腳根,為其后的遼沈大決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誠然,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的各大戰略區由于在兵力上處于絕對的劣勢,也遭受過一些挫折和損失,譬如中原軍區6萬人馬在30萬敵軍的圍追堵截下夾縫求生,艱難突圍。
又如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在綏遠戰役、大同集寧戰役、張家口保衛戰,三戰連續失利的極端困難形勢下,通過整軍運動強化了黨的絕對領導,從而凝聚了思想,統一了認識,使得部隊很快就從失利中走出陰霾,恢復了戰斗力。
這才有了后來的解放石家莊,直至與東北野戰軍一起贏得了平津戰役的勝利,笑到了最后!
一部解放戰爭史,說不完的驚心動魄,講不盡的蕩氣回腸!
本文資料引自——
《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戰爭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 注:本文凡涉及國民黨軍隊部署,皆引自書中第五章第二節《解放戰爭第一年度國民黨軍兵力部署分布表》,截止1946年6月?。其中,凡整編師仍按原軍級建制列明其戰斗序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