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龍年春晚筆者還是看了一部分的——吃過年夜飯,孩子們都去指定地點放煙花去了,我將電視頻道換到了央視春晚,剛好趕上小品《那能一樣嗎》,看了幾分鐘,覺得太low,看不下去,又換成了地方臺看電視劇。
但筆者是抱著堅定的信念要看龍年春晚的,因為之前看過不少關于春晚的報道,都說這屆春晚會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雖然筆者知道他們擅長吹牛,但筆者以為他們再怎么吹,基本底線還是要的,畢竟是央視春晚嘛,說不定精彩節目就在后面呢?
所以,看了一會電視劇,忍不住又將頻道換回到央視春晚,當時正是劉謙的魔術《守歲共此時》,中間陜西分會場的《山河詩長安》、舞蹈《錦鯉》、歌曲《像你這樣的朋友》等節目都漏了。
因為對劉謙的魔術一直有好感,而且好多年他都沒上過春晚舞臺了,所以,很期待再次見證劉謙在春晚舞臺上創造的“奇跡”!結果劉謙表演還沒結束就框瓢(湖南方言:穿幫的意思)了。而且,劉謙的框瓢事先沒有預案,主持人不但沒有幫他圓場,撒貝寧還“現場開掛”:“小尼的撲克牌沒對上。”
這本來只是一次表演失誤,沒有什么笑點的,關鍵是尼格買提的牌沒對上,魔術穿幫了這個事劉謙當時并不知道,還在一本正經地按照既定的套路表演,背后的尼格買提又不好提醒,那個尷尬表情啊,看到的人都憋不住笑,妥妥地將魔術演成了小品。
而小品呢?那還真是《開不了口》,六個演員在臺上自嗨,全程沒有一個笑點,除了演員自己沒忍住笑了,觀眾沒有幾個笑的,好在今年的攝影很有自知之明,一般不給觀眾鏡頭,除非觀眾笑了才給個幾秒鐘的鏡頭,這樣化解了許多尷尬。
原以為沈騰、馬麗、艾倫的壓軸小品《寒舍不寒》會有些驚奇的,畢竟嘛都是老演員了,而且還玩過二人轉的,再說網絡上各種搞笑的梗多了去了,隨便抄幾個不就行了,比如當年的“不是天真,而是無鞋”不是很成功嘛。但這次,可能是準備不足吧,把《寒舍不寒》演成了鬧劇,平鋪直述,連往年調皮的表情都省略了。
不過,小品還不是最low的,最low的是相聲,岳云鵬、孫越的相聲《我要不一樣》,筆者沒看,不便評說,但有看過的網友評論說,岳云鵬連臺詞都懶得記了,直接在臺上“照本宣科”。筆者只看了由金霏、陳曦等9人合說的超級大型群口相聲(姑且稱之為相聲吧)《導演的“心事”》,該作品演員陣容之大,嘆為觀止,加上五顏六色的長衫穿著,乍一看應該是個“大手筆”,看了之后才發現,一群相聲演員在臺上表演一個內容空洞乏味、表情呆板做作的話劇!盡管演員們演出都很賣力,但任他們使盡渾身解數,就是逗不笑觀眾。
有網友評論說,春晚不招人待見,而且在觀眾中的反響一年不如一年,不是沒有好演員,也不是沒有好導演,而是沒有好作品。教育、醫療、住房、人口負增長,全社會不是內卷就是躺平,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兩年印錢56萬億都撬動不了經濟復蘇之類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題材多了去了,放著這些有意義的題材不去挖掘創作,年年都搞些虛頭巴腦的作品,大家活得緊緊張張的,哪個有心思去跟他們無聊咯!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屆春晚還是很有些創意的,把小品演成鬧劇,相聲說成話劇,魔術玩成小品,這些都是觀眾始料未及的,單從這一點上來說,龍年春晚應當算是近些年來比較成功的一屆春晚!給龍年春晚總導演于蕾點個贊!
各位老鐵對龍年春晚你有什么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刪,原創作品,謝絕抄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