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評閱讀書籍分享:取其精華(4)《曾國潘傳》張宏杰
天津教案的導火線,是天津的一個專門收納棄嬰的教堂,名字叫仁慈堂,這個教堂由法國的五名修女開辦,本來收養棄嬰是積德的好事,但是由于中國的傳統觀念與當時的國外文化沖突,大到清政府,小到平民百姓,對國外都懷著排外心態,以至于對國外的“上帝”信仰,和天主教,都一律針鋒相對。
地方官員沒有理智處理百姓與洋人的關系,一個勁地和稀泥,任由人們捏造天主教“吃人挖心”的謠言,百姓們聽聞謠言遂對國外教堂聲討抵制,喊出將外國人趕出中國的口號。由于清政府始終未積極面對和處理與國外的關系,導致中外沖突日益增長。
1870年,仁慈堂爆發了一場傳染病,三十四名嬰兒接連死亡,修女們雇人將死去的嬰兒埋葬,怎料受雇者只是草草埋葬,尸體被野狗和鳥啄食,于是百姓們對天主教堂挖眼剜心的傳說更加篤定,而當地政府稀里糊涂地僅憑幾個“人販子”的供詞,發出了拐賣兒童的告示,且暗示他們的行為是受人指示,于是矛頭一下子指向了天主教會。
天津官員本來是想帶著“人販子”到天主教指認主犯,調查無果,此時激奮的群眾仍不罷休,法國領事館和天主教堂都受到了爆亂和打砸,紛亂之中打死了二十名外國人(其中包含法國人13、比利時2、俄國人3、意大利和英國人各1),眼看著事情鬧大了,只得上報給朝廷,慈禧命令曾國潘馬上前往天津處理。
曾國潘這時候正在休病假,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但意識到天津教案的嚴重性,只得帶病前往,并在出發之前寫下了遺囑。
曾國潘到達天津后,受到了天津民眾的強勢壓力,他頂著壓力裁辦了當地幾個沒有處理好謠言的官員,悄悄給了他們安撫費,并懸賞尋知情者,結果沒有一個人能證實有小孩被拐,也沒有人證實謠言所傳的天主教會的惡行,把教堂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任何挖眼掏心的證據。
經過多日調查,曾國潘客觀地總結了關于謠言的種種疑點,基本上是為洋人證明了清白,接下來他又列出了5條教堂往日在中國所行為的不妥之處,并解釋了民眾對教堂產生抵抗情緒的原因。總的來說,曾國潘給朝廷的這個奏折是相當中肯的,既澄清了謠言,又為民眾的暴亂給了理由。
但由于慈禧并未認識到國內與國外的局勢,以婦人之見,對挖眼掏心之事深信不疑,并且企圖以這個事情抓住洋人的把柄,借這個機會將洋人永遠趕出中國。
她命內閣抄發曾國潘的奏折的時候,刪掉了他為中國人說話的五條,于是天下人看到的就只有曾國潘為洋人說話的部分。因為這個“只幫洋人說話”的奏折,曾國藩一下子變成了人民公敵,甚至掀起了“反曾運動”。此次天津教案導致曾國藩精神受到極大打擊,他也清醒地認識到,這個王朝已經不可挽救,郁郁而終。
本文作者:尚鈺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