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淡水魚中有某一種能媲美海里紡錘形身材拉力超強的魚這非黃尾莫屬!之前聽釣友說:一斤鯪魚三斤草,意思就是說一斤重的鯪魚拉力堪比三斤的草魚。但要蓑笠哥野釣實踐來講的話:相同體型的“拉力比”(拉力/體重)淡水魚能打得過黃尾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尤其是體型大的的黃尾,切線鉤拉直那真是家常便飯。
幸運的是:馬上就要到了釣大黃尾的黃金季節,一年中就只有春季尤其是早春后期、仲春前期野釣的黃尾個頭最大,一斤左右的最為普遍,兩斤左右的并不鮮見,運氣好的話四五斤的黃尾也時常出沒。真實體驗:釣起來兩斤重的黃尾,那拉力真的和七八斤的鯉魚有的一拼,釣到四五斤的話真的有釣巨物的感覺。
黃尾拉著很過癮
不過有一點蓑笠哥到現在也沒有鬧明白,查資料也不太詳實,如果有了解的釣友可以在評論區討論一下:有部分釣友說黃尾有兩個品種,有一種就是長不大有一種就是比較大,什么細鱗黃尾和黃尾鲴的區別,但我曾經仔細觀察過,沒有大的和小的沒有明顯的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野釣大黃尾的攻略,畢竟如果你不抽鰱鳙的話,每年第一次讓我們體驗遛過癮的魚就是黃尾了。因為大黃尾釣過之后,緊接著鰱鳙、胡子鯰、鳊魚、鯉魚、草魚陸續出沒,雖然這些魚拉力比比不上大黃尾,但它們體型也大啊——有了新歡誰還會去死磕舊愛,根據季節變化更換目標魚才是野釣明智之選!
在此之前有必要說明一點:很多釣友 說黃尾不太好吃且土腥味很重,事實上也是如此!但如果你更換了烹飪方法的話基本上沒有土腥味且味道也很棒!這就是:黃尾釣回家之后清理干凈然后打上花刀撒鹽之后放在陽臺背陽的地方陰半干,然后香煎再炒料稍微悶一下,味道雖然比起干煎翹嘴稍微差一點點但也不會太多,最重要一點就是——大黃尾宰殺要背開。
黃尾需要烹飪技術才好吃
春季野釣大黃尾的餌料和窩料
黃尾的食性怎么說呢,也算是雜食性吧,它在自然界中食物鏈應該屬于比較底層的那種,喜歡啃食絲狀藻、巖石上附著的硅藻什么的,有時候也會吃一些腐殖質較多的泥土以及一些植物碎屑??雌饋砻菜剖浅运氐膶Σ粚??但事實上至少春季食性比較偏腥,用蚯蚓就很好釣,沒有用紅蟲釣過黃尾所以不太清楚??傊C子里面有素餌、濃腥餌料、蚯蚓的情況下它肯定優先挑選蚯蚓,然后才是濃腥餌料。
一般來講918添加點兒拉絲粉就很好釣,要是再添加第二赤尾青的話那效果就更棒,不太建議添加紅蟲粉什么(我也沒有專門試過)。當然蓑笠哥一般釣黃尾都是四季通殺配方:918、全能腥、千里香、赤尾青各一份,然后添加適量的拉絲粉能拉花生米大小球狀就可以了(大概也是一份,每次都是憑感覺添加,這里面的每一種多點兒少點兒無所謂但赤尾青最好不要少)。建議你不要買那種專門釣黃尾的餌料,多次實驗還不如918單開而且比918貴沒有必要。
當然小魚不多黃尾個體比較大的情況下釣大黃尾可以掛蚯蚓:一次掛一整條大的或者掛兩條小的,保持活性且用掛鉤的方式而不是穿鉤的方式。我個人喜歡用拉餌釣黃尾,但時常用蚯蚓釣船釘子的時候釣到大黃尾。但有一說一:用拉餌釣的時候很容易錨到黃尾,但是用蚯蚓基本上都是正口。
至于窩料就沒有那么講究了:糠餅、花生枯就很棒,然后小雞飼料也挺不錯,PK的紅蟲蚯蚓或者其他大廠的紅蟲蚯蚓都挺好。但是最好的還是:用剩飯煮點兒稀飯,然后用這個稀飯混合鰱鳙餌料(任何鰱鳙餌料都可以,草莓香味的稍微強一點點)捏成團打出去。然后你覺得麻煩的話可以在釣黃尾的地方挖一點兒帶綠色那種表層泥土,混合鰱鳙餌料打下去效果挺不錯(買那種很便宜的鰱鳙餌料,七八塊錢一斤的)。但黃尾活躍,你能誘來不代表能留窩,所以最好打混合窩料,有一部分霧化緩慢比較留魚的才行,比如糠餅、花生餅、方塊料什么的(壓縮餅干也不錯,還可以充饑)。也不要去買什么黃尾專門的顆粒,并不是說沒有效果而是比較貴沒有性價比而已。
拉餌釣黃尾
春季野釣大黃尾的釣位選擇
這一點很重要:這幾年釣起來的大黃尾基本上都是在2.5-4米之間,超過這個深度只有錨到過黃尾的記錄沒有釣到過(還是夏天,估計溫度高了它會去深水),低于這個深度的只釣起來過1斤左右的,超過兩斤的基本上都是在這個深度釣起來的。不過有一點可能是我誤判,也可能是別的原因影響:大黃尾一般極少能連續釣幾條的,一般釣起來一條要等至少半小小時以上(也可能資源問題)。
黃尾喜歡流水、喜歡砂石底、喜歡岸邊有絲苔的地方,所以水庫一般建議你選擇大壩、二道坎、入水口老河道砂石底的地方,江河釣位沒有什么固定的,就我所釣過的江河基本上符合深度區間的都有,但不向陽的地方基本上很少。春季出太陽的時候它喜歡到淺灘且這個淺灘底部不是淤泥而是比較硬或者石頭多的地方活躍。
所以江河釣黃尾就選擇釣位比較舒服的地方,反正絕多數地方都會有,小河流不用考慮里面大黃尾極少,只有在清澈的大江河里面才比較多。水庫里面是會有黃尾的,尤其是腐殖質多的水庫黃尾是又大又多,但出魚的地方也就上面說到的地方,水庫里面釣黃尾對釣位要求比較高。
春季的黃尾會打水,尾巴翹起來打一個水花,黃色的尾巴很好分辨,而且打水的地方會比較頻繁,出現在向陽有草的灣子居多。但這種打水的情況一般都是在上午,但上午很難釣得到到了下午就狂口了。黃尾進窩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魚星,魚多的話像煮粥一樣,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錨到魚。
砂石底掉黃尾
春季野釣大黃尾的裝備選擇
魚竿;其他季節可以用4.5就很好,但是春季釣大黃尾建議5.4起步,然后7.2止步,因為超過7.2就沒辦法抓口了,低于5.4大黃尾可能不會那么靠邊,當然也有可能會有,但概率上低一些,除非位置很棒你剛好坐在水深合適的坎上面且坎下面全部都是砂石(挖過沙的地方有這種釣點)。
魚線;推薦采用2+0.2PE的搭配或者3+0.4PE的搭配,主要看你調靈還是調鈍,靈主線稍微細一點但是遇到3+的黃尾很難搞的起來,頓主線可以稍微粗一點兒遇到大黃尾可以不慌。尼龍線不太合適,因為黃尾是下口魚,你用尼龍線調靈且春季水溫不高線比較硬是可能會擋口的,用太細的線組不擋口但是切線概率會變高,PE子線最適合釣這種下口魚(鯪魚類似)。
浮漂;黃尾吃口的時候動作不大但是死口之后動作很大,所以這取決于你調靈還是調鈍,調靈抓口其實不太建議,很容易切線。推薦你使用吃鉛1.8g左右的加粗尾浮漂,調的好一樣釣靈抓口,用長竿看得也很清晰。
調漂;推薦采用調低釣高的釣法,只要子線躺在水底其實怎么調區別不是很大,曾經在流水里面大跑鉛一樣釣黃尾。但最好的調漂方法還是:不帶鉤調平水釣兩目,也就是梅州釣法,持續頂、斜漂、緩慢黑漂都是死口中魚漂相。
抓口;調靈抓口也是可以的,尤其是沒有來大黃尾小黃尾居多的時候,推薦調八釣二或者帶餌調一目釣兩目,吃口反應就是緩慢的上升然后一個幅度很小的頓口(大黃尾可能直接就是一個點頓之后一個稍微大點兒的頓口)。細碎的動作有很多,但正兒八經的口基本上都是緩慢上升過程中一個小頓口,這個頓口有多大取決于溫度和黃尾的大小。
曾經看過一個釣友的釣法中魚率很高,但不提倡這種釣法:PE通線強力的竿子,三本鉤帶一個浮漂帶鉤調平水釣兩目,打窩之后把三本鉤蘸水然后放到面粉里面攪和一下或者捏點兒鰱鳙餌料再鉤子上面,拋投下去之后看到浮漂有動作就打——沒有正口,全部是錨起來的,所以用PE主線通線。
小鉤細線哦!
春季野釣大黃尾的天氣
連續晴天第三天以上是最好的天氣,春季黃尾在這種升溫天氣會到岸邊覓食繁衍,選擇向陽水底硬朗的大灣子、大面積水深在2米左右 的砂石底淺灘、旁邊有淺灘的二道坎這些地方表現會很好,但要留意的是:稍微要有點兒流水,沒有流水的地方大黃尾很少呆得住。另外暖陰天效果也不錯但比不上連續晴天,下雨也可以釣得到黃尾但個體不大。
大幅降溫、連續雨天就不要出去釣黃尾的,很難釣得到,氣壓很低的天氣也不要出釣,黃尾嘴巴本身就很小也不怎么耐低氧,氣壓低它是不怎么活躍覓食的。
陰天出釣
春季野釣大黃尾注意事項
經常補窩;除了底窩一去就打下去之外,其他的顆粒、鰱鳙餌料窩料什么的隔一段時間打一小團比較好,一次性打下去不可取。黃尾就是那種釣著釣著就沒有了的魚,你不補窩或者不抽窩后面就不會來了。
失手繩很有必要;釣黃尾很容易錨魚,拉力還會增大幾倍,所以感覺錨魚控不住的瞬間失手繩就得丟,這樣可以確保上鉤了的大黃尾能上岸,要不然錨到的不容易上岸。
保持安靜;黃尾膽子挺小的,所以盡量不要弄出太大動靜,但一般正常說話沒有關系。不過它在打水的時候看到你這個無所謂,它還不能理解這些事情,它只是對地面震動、水面震動很敏感。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