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眾所周知,新石器時代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結束時間距今四千多年左右,這是一個由考古學家設定的時間區段,標志著人類使用磨制石器,發展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等重要的文化和技術變革。
在這個時期,人類學會了將石材打琢成適當形狀后再進行研磨加工,制作出比舊石器時代更為精致的石器工具,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的食物來源更加穩定豐富,從而出現了長期居住的房屋以及村落,許多地方的人類由此開始定居繁衍。
新石器時代,也是中華文字誕生雛形時代,最初象形字與甲骨文的誕生也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那么當新石器時代的打磨石器遇見中華古老的雛形文字,他們之間又會碰撞出什么樣知識的火花昵,各位同學,請靜心慢慢觀聽。
如下圖所見,石器切割打磨規整,風化磨損地道,具備非常明顯的新石器時期時代特征,雖然殘缺,但是依然肉眼可見的為石錛殘器,新石器時代,石錛石箭頭與石鉞具備相同的社會功能,用于狩獵或者抵御其它部落入侵,具備高度的攻擊性行為,所以可以統稱為武器。
新石器時代石錛武器表面刻十,十可見標準石核鑿刻而成,皮殼渾厚地道,肉眼可見新石器時期原刻,那么古人刻十又代表著什么,如下圖所見,遠古時代的十,并非我們今天所能理解的七八九十的十,遠古時代的十代表的是甲,甲字的雛形便是一橫一豎的十,十有框成田,田字延伸下來一豎,便是我們今天所見的簡化字,甲,這也是象形字向甲骨文向簡漢字變化的過程,非常的生動有趣。
甲字誕生的意義,當今學術界爭議較大,大部分學者認為,甲字的誕生應該是與盾牌有關系,因為甲字的形態,根據象形字原理,甲字的形象與盾牌非常相似,非常像古人抵御外敵使用的藤牌,但是如上圖所見,根據這件石錛器刻十的解讀,由此可以推斷,甲字的雛形為武器更具說服力,因為甲字雛形是十,十遇見石錛的方體,合二為一變成了田,田字下延伸成甲。
故有此可見,十字,誕生之初,應該是部落兵卒的記數之用,十人為一隊,一隊為一甲,刻十字于石錛之上,代表著領兵者的身份或者是人數之用,古籍左傳里也常引用,敵人來犯,伏甲將攻之,那么這里的甲,也是統稱為兵卒的意思,所以甲字的雛形,我認為并非是手持盾牌防御的意思,而是更具攻擊性的手持石錛的意思。
那么當甲骨文遇見更高級代表著部落時代至高無上王權石鉞的時候,他們之間又會隱含著怎樣的故事昵,如下圖所見,石鉞打磨精致,體積非常碩大,具有普通石鉞兩三倍之大,正面刻大鳳圖騰部落信仰崇拜,背面刻一字,刻字與圖騰手法都是標準的石核刻鑿,距今幾千年時間,保存依然非常的完整,從體積,打磨工藝,刻紋,刻字,保存狀態,使用痕跡,綜合判斷,這是一件非常標準的心事器時期部落時代,代表著至高無上權利的禮器。
那么問題又來了,在這樣高規格高等級的鉞器之上,為何正面會出現,一道非常規整的一字橫線,難道是古人隨意為之,我想這種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么即不是隨意為之,這樣規格器物之上,出現一道不合時宜的一條橫線,又隱藏著怎樣的淵源昵,他與石鉞之間又存在什么關聯。
一字,象形字到甲骨文到簡化文幾乎沒有變化,就是一條橫線,那么代表王權的鉞器之上出現一,那么這個一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一二三四當中一的意思,談到鉞器,就必然要談到兵,因為鉞器自古就是王者統領兵權的象征。
談到兵這個問題,就極其容易聯想到文韜武略,文韜武略出自姜子牙的六韜,六韜當中的文韜兵道第一句話便是,武王問姜子牙,兵道如何,姜子牙說,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當年黃帝也說,一者,階于道,幾于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武王問姜子牙,用兵之道先生有什么要教我,姜子牙說,用兵之道之精要在于一,萬千兵卒能合為一體,操同戈,令同出,鼓聲所向,萬千惟一,無人能擋,萬千兵卒如一人,獨來獨往,并講到,當年黃帝也曾說過,用兵最高境界,一支軍隊能夠統一號令行動,這樣的軍隊已經可以達到道的境界,能夠操持一支軍隊如一人,那么這樣得軍隊就可以堪稱出神入化。
所以,如此高規格高等級代表王權的大鳳圖騰石鉞之上出現刻一,并非是古代部落隨意為之,而是敬意為之,一者,階于道,幾于神,收藏古代玉器,探討一件器物能值多少錢,永遠難脫離小商小販之流,收藏古代玉器的真正意義,在于研究探索反復論證與汲取古籍形成當今通俗易懂學術,聞者喜之,反復不厭,見文樂道,相學見長,此道可長,撰文流遠,堪稱大善。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