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眾收藏里最出圈的就是龍鈔,塑料紀念鈔發行并非首次,但能夠引起這么多圈外人關注的,卻是第一次。
經過幾次大的價格波動,龍鈔的價格已經穩定在65元左右,未來價格走向如何還要看人氣熱度,不過按照以往黑馬藏品的經驗,大概率會穩步下降。
龍鈔發行的2024年,距第一套紀念鈔發行已經過去二十多年,除2008年奧運鈔、2000年世紀龍鈔、1999建國鈔等幾個少數品種漲幅驚人外,其余絕大多數都只有很少的溢價。
不過紀念鈔發行到今日,越來越像九十年代郵票走過的老路,似乎又要開啟另一場瘋狂交易的盛宴。
郵票的火,是建立在上世紀通信大量使用的基礎之上,有了早期全國用戶這個基礎,才有了后期爆發性的發展。
郵票哪個郵局都有出售,如何能讓自己的郵票脫穎而出,民間便有高手開發出了“三俗”這個概念。
所謂郵票“三俗”,是指郵票在整版空白邊紙上印刷的廠銘、版號和色標,這些原是印刷廠的一種功能性標志,因為整版郵票中只有少量郵票可以連帶這些標志,所以帶三俗的郵票要比同套不帶三俗的郵票價值要高。
當然,對于集郵者而言,三俗是研究郵票印刷和版式的重要素材,但時至今日,真正愿意去研究郵票印刷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
龍鈔的發行量在眾多的紀念鈔中并不算少,如此暴漲的原因還是題材受歡迎,吸引了大量圈外人的涌入。
可是隨著熱度消退,龍鈔的價格也開始逐漸回落,于是相同的套路再次上演,各種名稱的號碼變體開始大量出現。
以前常說的生日號、豹子號如果說可以理解,那么現在加入的朦朧號、圓圈號、雷達號就開始牽強附會了。
龍鈔的降價是大勢所趨,號碼和版式的開發則是最后的掙扎,就像以前郵票的三俗一樣,竭盡所能被賦予稀缺性概念,只要有人認同,那么價格就會比普通的貴,這也是號碼能夠帶給龍鈔最后的價值。
不過毀掉郵票的不是炒作者,而是郵政超過市場承受的驚天發行量,一年二三十套加上每套上億的規模,如此巨額的面值需要同等數量的貨幣來消化,紀念鈔也是同樣的道理。
近些年紀念鈔幣的發行套數越來越多,題材也逐漸偏離紀念性,大有當年特種郵票出現的感覺。
看似一片火熱的市場,不知是否會激發巨量發行的再現,如果發行方和郵政走一樣的套路,那市場只會再次成為擊鼓傳花的秀場,烈火烹油之后一定是盛宴必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