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古稱為“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距今4200年的夏朝堇子國,被認為是寧波作為“邑城”的最早起源,春秋時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鄞、鄮、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取“海定則波寧”之義改稱寧波,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寧波轄海曙,江北,鎮海,北侖,鄞州,奉化六個區,寧海、象山兩個縣,慈溪、余姚兩個縣級市,因為清明節回鄉祭祖將近,尋寶之旅時間緊任務重,故今日選擇橫掃兩縣一市,寧海縣,慈溪縣,以及寧波市區古玩城,三處橫掃一路走來,可謂是滿眼辛酸苦辣,難為外人知。
兩縣一市古玩市場同行們,其中最具魄力的當屬,寧海縣古玩市場高人,寧海市場雖然不大,但是可謂是臥虎藏龍,別處古玩城見不到的燙手山芋,海寧古玩市場卻柜上展立,坦白講,有好些年沒有見到古董文玩收藏體系當中的朝圣之物,一紅二黑三百,所謂一紅,講的便是鶴頂紅,二黑,講的便是犀牛角,三白,講的便是象牙,其中又屬鶴頂紅堪稱榜首。
鶴頂紅,許多圈外人可能不太清楚他的存在,這里先講個真實案例,2018年,天津女子張某,通過古玩商購買4500元(盔犀鳥)鶴頂紅吊墜,又花費95000元購買白犀角吊墜,后被公安機關抓捕,最終定性收購瀕危野生物種,判刑十年,所以我們玩收藏的同學要引以為戒,古玩收藏市場有的東西可以玩,有的東西是不能玩的。
一個小小的吊墜就判了十年,寧海同行比較喪的是居然敢直接販賣整個鶴頂紅,坦白講,逛到這個店的時候,看到這件器物的時候,當時手心里不知不覺就出汗了,心想,這老板膽子也忒大了些,經多次善意勸說,老板終于同意抽個時間捐贈給當地文物部門,古董收藏有些器物可以玩,有些器物是絕對不可以碰的,希望今天這個小故事,各位同學也能引以為戒。
離去寧海縣,一無所獲,奔襲慈溪縣,慈溪縣古玩市場大多集中在慈溪古縣衙附近,慈溪古玩市場原本大約古玩門店十余家,經市場不斷洗牌淘汰,最終僅剩兩三家還在苦苦支撐,用當地老板們的話講,現在古玩市場已經不是人干的行業了,原來早些年還能收到一些老物件,縣城開店眼力也有限,即使有好東西因為自己看不懂,大多數都被專業玩的行家們挑走了。
最后屋里剩下的都是瓶瓶罐罐沒人要的一堆破爛,現在老物件也難收了,眼力好能出價的行家們,來逛三五次都見不到好物件,慢慢也就不來了,行家不來了,那就批發點仿品賣賣,總歸是要生活維持生計,剛開始仿品每月也能蒙一兩個,但是隨著后來大家伙都批發賣仿品,即使再傻的人,逛完三五個店,相同的品種每家都有,多看看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現在市場是仿品也賣不動了,沒有辦法只能畢業了。
畢業,是古玩行里比較自嘲的一句話,比如擺攤賣了兩個月,一件沒有賣出去,擺攤的自然也就不想賣了,不想賣了,那在擺攤這個行業,某某人也就擺攤畢業了,擺攤畢業以后,只能另謀出路,聽同行大爺講講現狀,再看看滿目凋零的古玩市場,只能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為何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許多同行在生意難做的時候,只要他們肯吃苦耐勞,多跑市場能夠堅持到底玩真品老貨,眼力貨品質量與接觸的收藏圈子都會慢慢提高,但是許多人選擇了隨波逐流,見別人賣仿品能掙著點小錢,大家伙就一窩蜂都去折騰仿品,最終小流匯成海,當海水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那必然是反撲。
陪大爺聊了半天,最后大爺也沒讓我空手走,小柜子里拿出來兩件,他早些年自己一線收來兩件瑞獸,據他講是農村大爺抽煙袋的墜子,但是細觀不是,器物雖皮殼渾厚,頗具傳世風格,但是傳世皮殼之下,依然殘存灰皮沁與土沁等綜合鈣化腐蝕,所以判斷應當是熟坑之物,不是傳世之物,小獸器物雖小,年份卻是極高,老大爺能給這件器物,多半也是看在,栽培晚輩的心胸上,因為要的價格是他當年收來的價格,最終,余心不忍,多給一百現金,表示感謝。
尋覓完寧海慈溪兩縣,重頭戲那不由分說,必然是寧波古玩城,寧波古玩城氣勢宏偉,古玩城具有門店二三百家,裝修風格古色古香,如果想要一次性逛完,那必然要三個多小時,為何時間能說的如此肯定,因為今天掐著時間剛逛完,逛完不由贊嘆,寧波的同行們,你們真的是太狠了,滿市場幾十萬件器物,愣是沒有見到一枚中古以上的玉器,甚至連殘片都沒有,你們真是太狠了,請注意不是沒有買到,而是根本沒有見到,這就是當今古玩市場古玉枯竭程度的真實情況。
同好道友盛情邀約寧波古玩城之前,也有講明寧波古玩城的真實情況,但是心里還是有些許半信半疑,畢竟市場幾百家門店,十幾萬件器物總該不可能一件到代的中古玉器都沒有,也許哪個犄角旮旯里,擺著道友沒有看懂的也說不好,但是今天,當兩個人重復逛完所有門店以后,我才理解道友講述的是對的,因為他還說過,市場現在只要來了新鮮貨兒,最起碼有十幾個高手輪流出價,只要送貨人不是抱著寶貝來古玩城探價,那寶貝基本不會離開古玩城。
真正到代的器物,白天到了古玩城,也許晚上就到了某某收藏家的保險柜里,所以甭說外行,外地人想分一杯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道友見余長途奔襲,空手而歸于心不忍,特賜贈心頭難舍之物,翠綠琉璃漢器砣碾刻紋鳴蟬一枚,觀之,甚是歡喜,器物材質,保存狀態,刻紋手法都極為少見,堪稱當時琉璃蟬翹楚,具有極高的學術與研究收藏價值,特攝細圖提點精要之處,供各位同好之友相學見長。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