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互聯網實驗室的一份《互聯網研究調查報告》中提到,騰訊、百度和阿里巴巴三家公司在其各自領域位居互聯網壟斷企業前三名。
這是將這三家公司并列起來討論的開始。此后十多年間,BAT成為網絡熱詞,時至今日又漸漸被遺忘。
這三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仍然是互聯網重要的參與者,只不過早已分化,無法相提并論。
集體降速
BAT如今很少被提及的原因在于,這三家公司的壟斷地位正在動搖,并且相繼被新興公司超越。
三家公司在最近兩年已經集體降速。
按照季報測算,百度、阿里、在最近9個季度只有一個季度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騰訊稍好一些,有三個季度營收出現兩位數增長,但增速比之前也有明顯下降。
此消彼長,新興的互聯網平臺正在快速崛起并完成超越。根據此前的報道,有報道稱,字節跳動2023年全球營收1200億美元,按照人民幣測算,已經達到8600億,逼近阿里的自然年營收,超越騰訊。
除了字節,拼多多全年營收2476億、美團全年2767億,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已經全面超越百度,并且增速依然強勢,顯然BAT已經無法代表互聯網發展態勢。
最早讓BAT這個名號失去流傳度的是百度。
一直到2015年,三家公司依然可以用勢均力敵來形容。百度雖然營收規模最小,但增速并不差。然而,百度的產品生態在與另外兩家競爭中始終處于劣勢。2015年,面對如火如荼的O2O,李彥宏宣布要砸200億元到O2O。實際上,這一年的O2O“燒錢”已經接近尾聲,下半年大眾點評與美團合并,百度糯米最終宣告失敗。隨之而來的魏則西事件,百度口碑降至冰點。
從2016年開始,百度陷入了長達8年的緩慢增長,復合增長率為8.4%。對比另外兩家,騰訊為19%;阿里則高達26%。百度與另外兩家差距越來越大,從2014年相差不到200億,到如今只有阿里的不到五分之一。
騰訊在社交、視頻、音樂、文學、金融、游戲等方面保持競爭力,特別是游戲,憑借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騰訊在過去10年間有7年都是三家平臺中凈利潤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但國內游戲行業近幾年經歷了不小的波動,騰訊提速困難。騰訊通過投資,在眾多領域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如今互聯網巨頭中,美團、拼多多、京東、快手等都有騰訊的身影。從這個角度,騰訊依然是互聯網的最有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阿里是三家中增速最快的企業。過去十幾年,阿里憑借持續的模式創新,建立起了電商、金融、云服務、本地生活、文娛的生態帝國。2021年以前,阿里的增速幾乎是一條平滑向上的曲線,呈現了現象級業績表現。不過,當前阿里正在遭遇嚴峻的挑戰,生態中最核心的業務面臨嚴峻的形勢。雖然仍然是三家公司中營收最高、利潤亮眼的企業,面臨的形勢卻是最嚴峻的。
護城河告急
發展25年后,BAT的護城河正在面臨各自的“中年危機”。
2017年,在O2O上受挫的百度調整戰略,開始AllinAi,此后,百度財報的重點從搜索、營銷轉變為智能。2018年開始,Apollo、百度云服務、小度智能等業務成為財報提及的重點,一直延續至2023年。
百度的戰略方向是清晰的,可始終沒有找到新的增長業務,拆解百度的營收結構,最近三年,百度只公布百度核心和愛奇藝兩項業務。
根據2023年財報,百度核心主要包括在線營銷、云服務、智能設備、非營銷類的消費者服務、智能駕駛。其中,百度核心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在線營銷服務。包括按效果付費模式、信息流以及其他在線營銷服務。云服務包括企業和公共部門云以及個人云,收入主要來自前者,百度網盤貢獻的收入不多。
由此可以看出,百度目前的主要收入依然是在線營銷。2020年,百度曾披露過詳細的數據,其中,網絡營銷服務占比高達61%,云服務占比不足9%,而百度核心其他服務收入占比只有3%。百度搜索業務的收入增速基本見頂,最近三年,百度APP的月活用戶數從6.22億增加到6.67億,三年增加了4500萬人,增量用戶空間漸漸變小,只能盡可能挖掘存量的潛力,這在當前必定是艱難的。
其他業務進展太慢,過度依賴網絡營銷業務,導致營收很難提速,這是百度目前的顯著特點。
百度的搜索壁壘依然牢固,近幾年,360、搜狗、bing、夸克輪番上陣,但依然很難取代百度。穩坐中文搜索引擎的第一選擇,這是百度過往十年間保持穩步增長的關鍵。但隨著大模型的出現,搜索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百度最大的焦慮來源可能就是新技術變革帶來的不確定性。
騰訊最近十年幾乎沒有大的戰略調整。騰訊的收入可以概括為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廣告以及其他。騰訊在主要的賽道幾乎都保持著市場第一的地位。游戲擔當穩定現金牛,微信、QQ兩大社交應用作為根基,TME在音樂上保持領先、騰訊視頻在視頻網站保持競爭力,這使得騰訊成為三家營收結構最均衡、壁壘最牢固的企業。
只看經營數據,微信和付費賬戶量還在持續增長,可騰訊過去十年最大的失誤是短視頻的機遇沒能抓住。從微視到視頻號,騰訊甚至沒能對抖音形成干擾。短視頻搶占了大量用戶時間,對騰訊的其他業務也帶來了壓力。Tik Tok的成功,又進一步把海外的增量打開,騰訊在社交領域的風頭被蓋過。
微信的價值仍然無與倫比,但進一步挖掘微信的商業化潛力是騰訊打開增速的重要方向。簡單對比微信和抖音,前者2023年月活用戶數13.43億,另根據QuestMobile數據,截止到2023年9月,抖音月活7.43億,雖然月活用戶數更低,但抖音實現的商業價值要遠高于微信。騰訊的顧慮很多,微信已經成為兼具工具屬性的社交平臺,商業化需要兼顧用戶體驗。
阿里是三家公司中增長最好的企業。2022年之前,阿里都是一條平滑的曲線。拆解業務,阿里雖然非常依賴電商,特別是國內電商,但阿里六大板塊組成的生態系統涵蓋了電商的全鏈條,并不斷向外延伸。通過生態體系,為商家和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是阿里的核心競爭力。
阿里同時也是形勢最危急的企業,如果說百度找不到像樣的對手、騰訊只有字節一個對手,那么阿里全是對手,而且一個比一個有威脅。國內電商有拼多多、抖音、快手蠶食;國際業務有Temu、Tik Tok、SHEIN競爭;物流有順豐、京東、極兔競爭;本地生活有美團壓制;阿里云的身后,騰訊云、華為云、中國電信云、百度云等虎視眈眈。阿里是毛利率下滑最嚴重的公司,最近10年,阿里的毛利率已經從75%一路降到39%,減少了36個百分點。
目前最危急的是大本營電商業務,國際業務已經非常明確會成為新的增長點,但速賣通的增速不如后來者亮眼。國內業務,低價的生態位被拼多多搶占,阿里正在失去“長尾”。
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BAT在過往積累的優勢都在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沖擊,需要給出足夠的應對。
角逐AI時代
AI依然是百度堅定不移的方向。
目前百度AI對貨幣化以及對多元業務的推動作用還不明朗。
百度從2017年就在強調智能駕駛的進展,截至2024年1月2日,Apollo Go在公共道路上提供的乘車服務總數剛超過500萬次。從百度披露的數據看,智能駕駛給營收帶來的貢獻非常有限。
百度的新業務在短期內可能很難迅速起到作用。但在新一輪的技術競爭中,百度的核心業務搜索也在面臨挑戰。Kimi大模型的火爆引起了長文本的競爭熱潮,在Kimi支持200萬字無損輸入后,阿里通義千問隨即免費開放1000萬字長文檔處理功能。業界普遍認為大模型有望顛覆搜索引擎,百度的大模型產品變得尤為關鍵。
在2023年財報中,李彥宏著重強調了文心一言,他表示,在推進文心大模型和文心一言產品取得重要進展,重塑了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并在貨幣化方面取得了突破。
最近兩年,李彥宏多次為文心大模型站臺,并語出驚人。本月,百度Create AI開發者大會李彥宏還將發表演講, 展示百度AI技術的前沿成果,并且將帶來文心大模型系列以及三大開發“神器”。
參考目前百度搜索提供的內容質量,以及文心一言3.5版本的體驗,目前的文心大模型還難言理想,大模型火爆的當下,百度雖然起點高,但優勢已經變得很不確定。
AI同樣也是騰訊和阿里的重點。
騰訊發布了混元大模型。在財報中,騰訊透露,AI對提升精準投放效果,增加廣告收入;增強企業微信和騰訊會議體驗具有積極作用。不過騰訊關注的側重點不同于百度,其更在意內容業務。在財報溝通會上,騰訊表示,混元模型的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在內容驅動的業務領域,如短視頻、長視頻和游戲。文本轉化為長視頻是我們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
短期內,內容仍然是騰訊的重中之重,視頻號將會是騰訊最關注的業務。在2023年財報的業績回顧與展望中,騰訊把視頻號放到了第一位,此前9年間,QQ、微信一直都是第一位,足以看出騰訊對于做大短視頻業務的決心和緊迫感。視頻號找到了騰訊短視頻戰略的落腳點,依托微信流量入口,又無需再花重金招募頭部作者,又不會妨礙用戶體驗。2023年,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翻番。
阿里的通義千問已經成為挑戰文心一言的重要力量。與騰訊相似,AI更多是為阿里的業務服務。短期內,回歸淘寶、強化電商基本盤是阿里的重中之重。
去年,馬云還為淘寶天貓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在最新一季財報溝通會上,更多話題都集中在淘天與阿里國際業務上。對于阿里來說,電商是一切的根基,沒有電商,支付與物流就會成為無根之木。
不過,面對抖音、拼多多的強勢擴張,騰訊和阿里并沒有太好的方式遏制,只能盡可能將原有優勢鞏固住,進而尋求新的突破口。
一直站在山頂是困難的,無數個攀登者都以他們為目標,試圖搶奪他們的市場。新平臺突圍需要探索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效率、更直接有效的打法,依然取得突破必定來勢洶洶、發展迅猛。此消彼長,BAT的沉寂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關鍵看這一次是喪失過去的一切積累,還是為下一個巨變時代準備的盤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