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國】泰國公主來訪!有一種恐龍以她命名
2024年4月初,一批外國政要先后訪問中國,其中就包括了泰國的詩琳通公主,她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和好朋友,因為公主殿下先后51次訪華并且在促進中泰兩國友誼上做出了突出貢獻!
圖注:2024年4月6日訪問北京大學的詩琳通公主,圖片來自網絡
瑪哈·扎克里·詩琳通(英文:Maha Chakri Sirindhorn,泰文:???????????????),泰國公主,1955年4月2日出生,泰國前任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次女,詩麗吉·吉滴耶功王后的第3個孩子。詩琳通公主愛好文學,音樂和繪畫,同時也非常關心泰國的古生物研究,泰國的多家恐龍博物館都是在她的努力下建立起來的。為了感謝公主對古生物研究提供了支持,古生物學家將一種在泰國發現的恐龍命名為詩琳通龍(Sirindhorna)。
圖注:年輕時的詩琳通公主,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詩琳通公主在恐龍發掘現場考察,圖片來自網絡
詩琳通龍的發現還得從一次國際合作開始講起,在泰國西北部的呵叻府蘇蘭拉里區有一片富含化石的白堊紀地層,其地質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1.25億至1.12億年前的在白堊世時期,剛好與日本福井縣的白堊紀地層時代相同。于是在2005年,泰國政府與包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在內的日本科學機構簽署了一項長期的合作協議,合作名為日本-泰國恐龍計劃(Japan-Thailand Dinosaur Project)。
圖注:蘇蘭拉里區恐龍化石發現地,圖片來自論文
圖注:日本古生物學家野田芳和在辨別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經過挖掘和研究,日本-泰國恐龍計劃可謂是碩果累累,發現了超過30000塊化石,先后命名了屬于禽龍類的暹羅齒龍(Siamodon)和呵叻龍(Ratchasimasaurus)等,同時也發現了編號為NRRU3001-166的一組化石標本,其特征表明屬于原始的鴨嘴龍類。
圖注:古生物學家正在向媒體介紹發現的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化石屬于原始鴨嘴龍類,圖片來自網絡
2015年12月,古生物學家發表了一篇名為《來自泰國西北呵叻府闊瓜組早白堊世一基干鴨嘴龍類》(A New Basal Hadrosauroid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KhokKruat Formation in Nakhon Ratchasima Province, Northeastern Thailand)的論文,將這種恐龍正式命名為詩琳通龍(Sirindhorna),屬名獻給泰國公主詩琳通,以感謝她對泰國恐龍研究的支持和幫助,模式種名為呵叻 詩琳通龍(Sirindhorna khoratensis),種名代表發現化石的呵叻府。盡管詩琳通龍是日本-泰國恐龍計劃的成果,但是在研究和命名過程中,中國古生物學家尤海魯研究員也參與其中。
圖注:尤海魯研究員,圖片來自網絡
詩琳通龍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鴨嘴龍類恐龍,體長約6米,臀高2米,體重2~3噸,比一輛越野車大不了多少。作為一種鴨嘴龍類恐龍,詩琳通龍也長著扁平的嘴巴、強壯的身體及粗長的尾巴。詩琳通龍的四肢長而健壯,所以它既能夠以四肢站立行走,也能夠以后肢站立行走。詩琳通龍性情溫順,成群活動,它們會以各種植物為食,當遭遇危險的時候就會迅速離開。
圖注:詩琳通龍復原,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詩琳通龍骨架,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詩琳通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頭骨線圖與復原,圖片來自論文
詩琳通龍的化石產自呵叻群(Khorat Group)的闊瓜組(Khok Kruat Formation),屬于早白堊世,在當地還有一座呵叻化石博物館(Khorat Fossil Museum),展示了當地發現的古生物化石以及相關的研究。至于詩琳通龍的化石則保存于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之中。
圖注: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中的詩琳通龍正模標本,圖片來自網絡
最后祝愿詩琳通公主健康長壽,中泰友誼長存!
PS:就在十年前的2014年4月,詩琳通公主訪問過煙臺,作為接待方的工作人員,我還見過這位多才多藝又樸實無華的泰國公主。
圖注:訪問煙臺期間留下墨寶的詩琳通公主
參考文獻:
1.A New Basal Hadrosauroid Dinosaur fromthe Lower Cretaceous Khok Kruat Formation in Nakhon Ratchasima Province,Northeastern Thailand. - PLoS ONE 10 (12). - Masateru Shibata, PratuengJintasakul, Yoichi Azuma & Hai-Lu You - 2015.
2.Eric Buffetaut and VaravudhSuteethorn(2011). "A new iguanodontian dinosaur from the Khok KruatFormation (EarlyCretaceous, Aptian) of northeastern Thailand". AnnalesdePaléontologie 97 (1-2): 51–62. doi:10.1016/j.annpal.2011.08.001.
文字編輯:江氏小盜龍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