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前些天推送的理想MEGA(參數丨圖片)一樣,其實9代凱美瑞的首秀也是在去年的廣州車展,這兩款車也都是在三月初完成了正式上市的工作,其實你這么一比,好像合資品牌在新車引入的節奏上跟新勢力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這也跟具體車型的具體情況不無關系。
據說理想那邊是“回爐”修改了些東西,而凱美瑞這邊之所以進度能跟得上新勢力,就是因為……
對,這輛9代凱美瑞在車身架構上相比8代其實沒有大改,甚至動力系統、底盤,也都是基本沿用8代凱美瑞,或者是當前豐田其他車型上已有的東西。所以這輛9代凱美瑞要落地投產,工作量相對而言是沒那么大的,所以進度比較快。
慢著……
以上這一段是我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埋下的伏筆,我當時以為我應該很快就能看到9代凱美瑞的實車并且試駕到它,在它剛上市那幾天我走訪了三家廣汽豐田的經銷商,都只有墻上有9代凱美瑞的海報,實車到店則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只是沒想到,我一個月后才有機會從文件夾里翻出這個塵封的文檔把它接著寫下去。
當然我必須承認,店員小哥是3月29日就已經通知我可以試駕了,而我是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才去試駕的,這里面有一個星期是我自己耽誤的,畢竟俺事務繁忙,可以理解(手動狗頭)。
所以9代凱美瑞雖然在三月初已經發布上市,但它并不像理想Mega或者是小米SU7那么所見即所得。也許廣汽豐田有自己的節奏吧,其實合資品牌似乎大多是這樣的節奏,只是我們都被新勢力慣壞了,倒也未必,本人作為前阿特茲車主,當年在阿特茲上市前就已經試駕過阿特茲了,而且當時我也不是以媒體的身份。所以這些上市工作的節奏終究還是看具體品牌廠商的做法。
言歸正傳,我們來說車,9代凱美瑞還能打嗎?
“8代半”
眼前這輛9代凱美瑞,相比8代的變化確實不大,現如今我們已經很難看到改變幅度這么小的換代了,隔壁本田十一代雅閣變化也不大,但是跟9代凱美瑞相比,變化還是相對明顯一點點,我可以承認十一代雅閣是十一代雅閣,但9代凱美瑞,它真的就更像是8代半。
但無論是9代凱美瑞還是11代雅閣,如果你是持幣待購者,我相信你都不會介意去選擇8代凱美瑞或是10代雅閣的尾貨,這是這兩個日系B級車在這一輪換代過程中出現的大問題。
尤其是這倆車,新款看起來都不如老款,既然我們今天的主角是凱美瑞,就單拎凱美瑞來說,它的白車身幾乎就沒有改,肉眼可見處只有后門框在C柱的部分有一點點不同。外觀其他的變化就主要集中在頭尾燈、前后杠了。而且這前臉一改,我認為對于它的受眾群體來說是變得更難接受了的,這邊建議你選黑色外觀色來弱化這個厚額頭帶來的視覺沖擊感。
尾部的變化也是類似,總之我覺得這個8代半沒有8代那么精致了,而8代又以前期版本更顯高級。
不過移步內飾,我就會說這是一輛9代凱美瑞了,因為它的內飾真不錯,比起隔壁十一代雅閣好很多。我甚至以為我坐在了一輛雷克薩斯的車廂里,無論是設計、用料還是做工,我都覺得沒什么問題,看齊了五年前的阿特茲。
甚至你去留意以往豐田并不擅長的車機,你也會發現9代凱美瑞這車機,界面精致,反應迅速。你拖動屏幕里的那輛9代凱美瑞,它轉起來也是絲般順滑,你還可以給屏幕里這輛9代凱美瑞切換尊貴版或運動版的前臉,還可以換各種顏色,畢竟用上了8155芯片,你什么時候見過豐田把這種事拿出來大說特說了?
但,這車機也沒有那么好,比如它的菜單邏輯就挺難懂的。比如小哥跟我說這車選裝了64色氛圍燈,我問在哪調。這仿佛戳到了他的知識盲區,研究了半天都沒找到在哪個菜單里設置,我也運用我閱遍百車的經驗和常識試著摸索了一下,無果。最終還是小哥更了解他要賣的這輛車,他發現要點一下屏幕里那輛凱美瑞,就可以進入一些設置菜單了。Good job。
這個車廂還有一個bug,你一抬頭就會看到面積巨大,“屏占比”巨大的全景天幕,在雨紛紛的清明時節看起來確實挺爽朗的,它也為后排爭取了一點頭部空間,但代價就是,沒有遮陽簾。這真是一輛豐田嗎?我不清楚你的隔熱效能好不好,但這么劍走偏鋒的事情,不應該是豐田做的,這樣會嚇跑它原本的受眾群體。
既然車身架構沒有改,9代凱美瑞的空間乃至坐姿,也跟8代沒什么差異。這意味著作為一款B級車,凱美瑞的后排乘坐空間是比較普通的,算不上寬裕,只是有時候B級車大得像個C級車一樣好像也哪里怪怪的。
好開但難評
豐田的車很難不好開,凱美瑞作為豐田家族的中流砥柱更是把這一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這車開下來沒有任何奇怪的地方。
混動系統的動力響應很快,畢竟有電機參與驅動,它的響應甚至比一些自作聰明的電車還好,而且加速踏板和加速力道之間的比例感也很好。我覺得這才是混動,或者說電驅應該呈現的效果,我們國內現在也有各種各樣的混動系統,但你要說體驗好的,還得是豐田這套更加爐火純青。
盡管9代凱美瑞的混動版發動機從之前的2.5L換成了2.0L,電機功率和整個動力系統的綜合功率都有所下降,但這并未直接對動力體驗帶來明顯的下降,跑起來仍然很輕快,我會很愿意開著這車在市區跑。
美中不足的是,我感覺它的全液晶儀表板,左側動力表的響應似乎有點延遲,動力很跟腳,指針不跟腳,這倒是跟某些用屏幕算法“騙”換擋速度的車恰恰相反,我也看了下,這次9代凱美瑞全系都沒有機械指針的儀表盤了,遺憾。
至于底盤轉向,這曾經是8代凱美瑞搭上TNGA這趟車之后改觀最大的一個方面,但來到9代,它跟8代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好開是好開,順手是順手,但是你說高級感,好像沒有。我甚至覺得濾振稍差,可能跟試駕的頂配車型采用了19寸大輪轂有關系,8代最多也就用到18寸。
隔音方面的表現,我認為跟底盤的濾振質感表現類似,沒有進步,但是可以從車輪配置上找原因。如果你買的是配置低一點的版本,這些方面的表現反而可能會更好。
所以動態上的表現也是如此,新款車型相比老款,都別說什么質的飛躍,都沒什么進步,幾乎就是持平的表現,所以在這新老款交接的時候,你很難不去選打折清倉的老款尾貨。我打聽的是,老款2.5L混動豪華版有4萬左右的優惠,聽著還可以。
那么新款新在哪里了呢?我試車的時候就這么直白地問了小哥,他有點面露難色,于是迅速翻出了腦海里此前培訓的內容:新款的TSS升級到了3.0版本,車機用了8155芯片,有了無線充電板……balabala的,我記不全,畢竟我不是賣車的,但歸根結底,我說了一句:“這些東西都不是很重要的吧?!?/p>
翻看配置表,我發現9代凱美瑞全系標配Carplay,對于某些日系品牌來說,在中國市場給Carplay多少有那么點卑躬屈膝的感覺,到了不得已的時候才給,其實已經晚了。我說的顯然不是馬自達,馬自達可是最早就毫不保留給Carplay的日系品牌。
你可以看得出,我對于9代凱美瑞,整體上是不算滿意的,它當然有優點,但那些是它本該做到的,你沒期望它做到的那些,它確實沒做,這年頭,這樣的態度就有點茍。幸運的是,它還有一些同伴跟它一起茍,也算是車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了。
不過,當你想不到買什么車的時候,買凱美瑞,好像依然是行得通的,畢竟它也沒怎么犯錯,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吧。即便你說那個屏占比很大的全景天窗有錯,那你買個低配一點的,就沒這個問題了,反正買凱美瑞的大多數都不會買太高配置。
但是要買混動
目前上市的動力有2.0L純汽油版和2.0L混動版,不久后2.5L混動也會回歸,但是我覺得如果是單純的動力不同,其實沒什么必要上2.5L混動。但在2.0L汽油版和2.0L混動版之間,我認為直接買混動就行了,完全不用考慮汽油版。
8代那時候,2.5L混動版比同配置的2.5L汽油版貴2萬,現在2.0L混動版比同配置的2.0L汽油版只貴了8000元。假設汽油版油耗8L/100km,混動版5L/100km,以92號汽油8元/升來計算,你只需要3萬多公里就能把這差價省回來,而且在動力體驗上,混動版肯定更好。
我只是在想,在2024年,我們對于像凱美瑞這樣的合資品牌中型車應該有什么樣的期待?這兩年整個汽車行業發展節奏奇快,日新月異,我們都進入了這種節奏,對所有的新車都有很高的期待,一旦看到像凱美瑞這樣的車,不免會覺得忒沒意思。
▲ 買凱美瑞會期待什么?總不會是這款泛濫的“賽博灰”車漆吧?什么?賽博凱美瑞?
但真正要買它的人,也許并不會對凱美瑞有什么期待,他們要的只是一輛凱美瑞。
總第2062期
作者:陳厚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