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前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與夫人郭德潔乘坐飛機從海外歸來,順利抵達北京,等候多時的周恩來總理快步上前,緊緊握住他的手。
不久,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親切接見了李宗仁夫婦。二人聊著聊著,毛主席說了一句:“德鄰先生,這次回國你可上當了。”
眾人不解,陪同李宗仁的民主人士程思遠,立馬意識到毛主席其實是話里有話……
相信大家在許多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時常聽到“李宗仁”這個名字??陀^地說,李宗仁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云人物,有“北伐名將”“抗日功臣”等諸多贊譽。
解放戰爭爆發后,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代表人物卻堅決反共。以致在后來的國共談判中,妄圖以江南半壁江山當作與我黨談判的籌碼,實現“南北朝”的夢想。
解放戰爭結束后,李宗仁離開南京,先是回了一趟桂林,接著抵達香港,往后十余年旅居美國。
來到美國之后,李宗仁的生活從此平靜下來,他以“第三方”的角度審視自己過往的是是非非。
后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勝利,乃至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都對李宗仁感觸頗深。
在美國的李宗仁接受西方記者采訪時,主動談到了自己當年犯下的錯誤。
他認為美國政府當年沒有提供援助,反而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倘若當時得到美國的援助,甚至與中國共產黨劃江而治,全民族所受的創傷將會令他百死莫贖。
李宗仁思想與態度的改變,引起了中共中央與毛主席、周恩來的注意。
早在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周總理就臺灣問題發表聲明稱:臺灣自始至終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解放臺灣是中國內政問題,但我們會爭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臺灣。
李宗仁對此激動不已,他立即給老朋友程思遠寫信,表示出對周總理的欣賞。
1955年8月,李宗仁在美國發表聲明,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
周總理注意到李宗仁的聲明后,便秘密邀請程思遠來到北京。
談話中,周總理說道:“愛國一家,不分先后。李先生關于臺灣問題的立場十分正確,如果他方便有時間可以回國來看看,廣西人民都很想念他?!?/p>
程思遠把周總理的這番話如實反饋給了李宗仁,李宗仁聽后心情頗為激動。直到20世紀60年代,李宗仁就回國定居一事與中央達成協議。
周總理代表黨中央委托程思遠向李宗仁轉達四點意見:
一、李宗仁可以回國定居;二、回國之后也可以再去美國,來往自由;三、可以在歐洲暫住一個時期,再決定是否回國;四、回國之后可以住在任何一個省份。
就這樣,1965年7月17日,李宗仁夫婦克服重重困難乘坐專機,由巴基斯坦卡拉奇飛抵廣州。
1965年7月20日,李宗仁從廣州乘坐飛機順利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熱烈歡迎。
在機場大廳,李宗仁高聲朗讀了《歸國聲明》,他表示自己垂垂老矣,對個人政治已經無所追求。今后愿以民族的一分子,對祖國革命建設貢獻微不足道的力量和幫助,希望能在故土頤養天年。
這是李先生的由衷之言。
歸國之后的李宗仁由相關部門全程陪同,解決了住房、飲食等生活問題。不久,毛主席便在中南海懷仁堂親切接見了李宗仁、郭德潔夫婦。
二人談話時,毛主席突然提到:“德鄰先生,這次你回國可是上當了。”
眾人不解其意!此時,陪同李宗仁的民主人士程思遠說了這么一句話:“毛主席的意思是,當年蔣介石稱共產黨人為土匪,德鄰先生這次回國相當于上了賊船,用蔣介石的話說,那就是同流合污?!?/p>
李宗仁聽到好友這番話,一時無言,場面有些尷尬。不過,程思遠馬上又補充說了一句:“我們都十分慶幸和盼望早日搭上這條‘賊船’,因為只有這條‘賊船’才能承載我們到達遠方的彼岸?!?/strong>
程思遠這話一出,毛主席、李宗仁還有其他陪同的中央領導哈哈大笑。隨后,李宗仁與毛主席暢言國事,他將自己埋藏在心中多年未說的話,一股腦兒都吐露出來。
1965年10月1日國慶節,毛主席特意邀請李宗仁登上天安門,檢閱國慶游行隊伍,兩位老人家站在城樓上熱情地握手交談。
國慶閱兵結束后不久,李宗仁來了一趟南方之旅,還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桂林,受到家鄉人民與當地政府人員的熱情歡迎與招待。
1967年,李宗仁因身體不好,罹患多種惡性疾病。毛主席、周總理立即囑咐要給李先生最好的治療,使用最好的藥物。
但盡管如此,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還是因晚期直腸癌,與世長辭,享年78歲。
彌留之際,他立下遺囑,給毛主席、周總理寫下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簡單,李宗仁認為新中國的潛力是舉世無雙,前途是無限光明。他希望留在海外和臺灣的國民黨人與一切愛國知識分子,早日回到祖國懷抱,為解放臺灣貢獻力量。
李宗仁病逝后,經毛主席、周總理特批,他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周總理親自主持,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全國政協副主席傅作義共同參加告別儀式。
毛主席和李宗仁見面時說的那句話,其實也并無他意,他老人家說話辦事很有章法,走出一步,已經看到未來的三步。
毛主席只是通過這樣的一番話,想讓李宗仁感受到新中國的變化,也算是用開玩笑的方式打消了他與李宗仁之間看不見的隔閡。
正因如此,李宗仁回國后立馬就融入社會主義的大家庭里。
橫向比較之下,在李宗仁回國之后,他那位“結拜兄弟”蔣介石除了派臺灣特務跟蹤監視他外,還指使媒體對李宗仁的愛國言論進行圍攻。甚至還對白崇禧施加壓力,讓他公開指責李宗仁。
那誰是真性情,誰是假仗義?似乎已經高下立判了……
參考文獻:
[1]唐踔.周恩來情系李宗仁歸來[J].文史精華,2009(08):13-18+1.
[2]尹家民.李宗仁歸來幕后[J].黨史博覽,2002(12):40-4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