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一個長文,我稱之為相親經濟學。
這兩天好幾個小伙伴讓我聊相親區的瓜,為什么不論是微博上的大二,還是B站上的二狗青年,這幾個相親賬號社區現在都高度偏向女用戶,對男用戶極端不友好呢?
為什么同樣是年薪二十萬,女生就是優秀獨立,男生就是低收入普信男呢。
有的認為是社會風氣影響,有的認為是戾氣變大,還有的人干脆認為是賬號運營是隨大流“打拳”。
其實沒那么復雜,各個平臺的相親賬號都偏向女性,這還真就是自由市場經濟的結果。
我相信你們都聽過飛機彈片統計的故事,二戰時美軍委托哥倫比亞大學一位教授研究飛機安全問題。
很快統計發現,返航的飛機多為機翼受損,機身受損輕微。
于是軍方得出結論,既然受損部位集中在機翼,那么我們毫無疑問應該加強機翼部分裝甲。
但大學教授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理由是數據統計里沒有機身受損的樣本,說明這些地方一旦中彈就回不來了。
統計表里密密麻麻的機翼受損數據,反而意味著這個部位是沒那么重要的。
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結論是正確的。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商學院經典案例——幸存者效應。
年少的時候,我讀到這個故事其實是比較詫異的,不是因為這個案例多精妙,而是我覺得從難度來說,幸存者效應的理論并不復雜,稍微想一下就能想到,美國軍方那么多聰明人,難道都沒發現嗎?
后來我才理解,在復雜的現實世界里,想從無數案例,海量的信息流中抽絲剝繭的找出邏輯線,其實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大部分人往往下意識的隨波逐流,很少去思考水面下的真正答案。
當前的相親市場,本質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幸存者效應。
為什么結婚這事,前兩年大二評論區還是五五開,認為男的女的只要年紀大了都著急,
現在幾乎一面倒的認為,結婚就是男的在著急,女的都不著急結婚?
因為男性們真的更急了?可這符合舔狗經濟崩塌等現象嗎?
顯然不符合
——真正的答案是,因為男性真的不關心了,男性真的大量離場,導致相親市場剩下的用戶都是女性了。
相親市場活躍用戶以女性為主,那社區當然全是女性愛聽的聲音。
這也是為什么一說彩禮全是支持的聲音,為什么約會AA會被罵狗血淋頭,
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其實全是同一個,當前相親市場女性呈壓倒性比例。
相親社區對男性不友好,對男性更挑剔,認為男方更需要婚姻,反而意味著當前相親市場全是女性,所以喊出的都是對女性希望聽到的聲音。
只有這個結論,才能和百合等相親平臺的數據對得上,
百合等平臺數據顯示,部分城市相親市場男女比例已經達到1:40級別~~
也只有這個結論,也才能和之前體制內相親會全是女的,男的不夠要去拉壯丁湊人頭的情況對得上。
這還解釋了一個疑問,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么網上都說男的多,一到線下相親會,男性居然要四處湊人頭,線上線上為什么會如此割裂,其實不割裂,線上話題存在反向發聲的幸存者效應,要反著看。這樣線上線下其實是一致的。
理解這個,你就理解,為什么大二等相親賬號社區高度偏向女性,
如果你把大二等相親賬號視為一個普通自媒體賬號去看,那么這就是一個女性粉絲占比70%甚至更高的賬號。
自媒體內容偏向目標受眾,是非常合理的行為,非常符合市場經濟。
美妝博主女性粉絲多偏向女性大家都理解,相親博主女性粉絲也多,所以也偏向女性,你怎么就轉不過彎來呢?
但如果只到這里,我覺得這點內容是不夠稱為一個經濟課的。
如果有人視野廣泛,可能會發現另一件事,幾乎就在這兩年,幾乎就在同一時間,
在相親博主們偏向女性的時候,紅娘博主們,則開始一面倒的偏向男性。
WHY,為什么?相親市場不是女性多嗎?為什么紅娘們卻能頂著女性受眾壓力幫男性說話?
這是不是違背了商業邏輯?
——因為紅娘的商業模式是結算機制。
不論是大二還是二狗,抑或各個大學墻表白墻,這些相親賬號都是流量機制,也就是不管是否有人結成對,只要有人投稿有人看,有流量賬號就能盈利。
這個商業模式更接近內容自媒體,那自然是受眾群體決定了內容偏向。
而紅娘們是結算機制,也就是不管你線上聲音再響,她就看成了幾對,成一對新人,她才能收錢。
那么,在1比40的男女比例下,如何更快實現成交呢?
拉升男用戶比例,對嗎?
在女性數量壓倒性溢出的情況下,誰有更多男會員,誰更快圍繞男用戶成交,誰就能更快出單。
這就是為什么紅娘們敢直接拒收35歲以上女性簡歷
因為這種情況下,真的是你不干有的是帕魯干。
甚至,這還解釋了為什么紅娘們不但拒收大齡剩女,還要做成視頻掛出來。
因為這其實提升了她們的工作效率,聽起來很殘酷,但事實就是
你投簡介我還要花時間挑出來扔掉,那干嘛不直說超過35的我這邊不收呢?
如果你覺得無法接受,巧了,我過濾的剛好就是你這樣玻璃心的群體,雙喜臨門。
商業領域不存在無效操作,這么多紅娘都這么干,必然是有其原因的。
這也和線下婚介所,這兩年拒收35歲以上女性的邏輯一致。
因為線下婚介所,也是結算機制。
甚至線下更殘酷,比如你看2019年那個報道,女方交錢沒成告婚介的案例。
女方詢問男方為什么見面后沒后續了,結果男方告訴他自己行程很滿,婚介一天給他安排了三個女的見面,忙著趕場子。女方大怒狀告婚介所~
這還解釋了,很多女性為吐槽的,為什么紅娘都偏向男性勸女性放寬標準,就不能讓男性放寬標準嗎?
在1比40的供需關系下,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你不干后面還有39個人排隊呢,我直接把你飛了換下一個就行,吃飽了撐著去讓買方放寬標準?
事實上,1比2的供需關系,賣方就已經完全沒有議價權可言了~
類似剛剛1:3的案例,女方不但要額外交錢,男方這邊見完不滿意的連聊都懶得聊。
而到1比10,1比20這種比例,已經連議價過程都是浪費時間了,相比勸你,我直接換人是更快的。
這和之前女性博主那邊,投稿吐槽男生相親態度過于強硬的內容也互相印證了
也解釋了為什么哪怕杭州王阿姨這樣知名的公益紅娘,也選擇了拒收87年之前女生,因為收了也沒人配,干脆不收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商業模式決定了社區形態
所有你覺得難以理解的現象,從經濟角度來看,邏輯往往都非常清晰。
相親賬號校園墻是流量導向,不需要管你能不能成,只要賬號有人看就行,那必然是偏向數量更多的女方,
紅娘是結算導向 ,成一對才能賺一單,女多男少的情況下,必然偏向供需緊缺的男方。
沒錯,這就是我總結的相親經濟學理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