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去瑞安市,尋寶之旅向浙江縱深挺進,先奪龍港市平陽縣,再取蒼南,最終停息文成縣,三個城市古玩城,各有不同風格,其中文成縣最為簡單,縣城僅有兩三家現代工藝品門店,門店較多的當屬平陽縣浙閩古玩城,所存門店大約近百余所,多經營古代中低端石器為主,古玩城石器數量堪稱浙江之翹楚。
三處古玩市場,規格最高的當屬蒼南古玩城,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城市,古玩市場規劃陳設卻是一流,市場雖說并不大,從業門店大約只有二三十余戶,但是令人震撼的是,每個門店從業者收藏的石器都是相當高的規格,高年份高尺寸石器更是隨處可見,市場質量堪稱浙江翹楚。
如有喜歡古代石雕同學們,建議抽個時間前往瞻仰一二,浙閩古玩城與蒼南古玩城,在古代石雕方面做的非常出色,兩處古玩城雖說石雕極多,但是尋覓半晌卻未見古代玉器的影子,不由懷疑,當地是否存在古玉收藏大鱷,捷足先登已經橫掃兩處古玩城所有古代玉器。
滿市場堆砌老石雕,卻不見柜臺半件老玉器,心中難免疑惑,尋覓古玉之時,見縫插針式打聽,當地古玩城是否存在古玉高手,答案卻與所想相去甚遠,許多門店老板告知,兩處古玩城因為所屬沿海城市,古代城市多半屬于鹽堿地,所以即使當地老行家們,運氣較好者,唐宋玉器十年能見一次,高古當地聞所未聞。
聽聞如此事實,內心自然也就做好了,顆粒無收的準備,但是奔波千里來到浙江沿海古玩城,轉念一想若真是一無所獲,那該是多憋屈的一件事兒,思想在屈服與不甘之間博弈,腳步也在見物隨緣與人定勝天中徘徊,所幸天道酬勤,浙閩古玩城終不負卿,遇見明代壽山彌勒佛。
遇見彌勒佛當屬機緣巧合,浙閩古玩城閑逛半晌正要離去之時,恰巧拐角處古玩門店老板鄉下收貨回來,遠遠只見車上鼓鼓囊囊,大罐小箱一股腦往地上卸貨,當時猶如心有靈犀一般,勸告當下自己,即使要走也不在意這一會功夫,停息一會兒去看看又何妨,如不見見該多遺憾。
如此想法,三兩步上前,滿車瓶罐瓷瓦青石并不入眼,只見后箱拐角處,紅色布包之上躺著一尊彌勒佛,石質細膩略帶雞血紅絲,佛像周身布滿原始刻刀推刻痕跡,粗曠中見不俗氣息,傳世原臟原舊的皮殼風化,見物呼吸逐漸沉重,這樣規格的明代晚期壽山石彌勒佛,沒想到會在這樣不經意間相遇,內心澎拜實難言喻。
雙手忍不住顫抖捧著珍寶,詢問老板價值幾何,老板自顧自收拾石雕,頭也不抬的說道,這件小石雕昨兒三百塊錢,農村拆遷人家收來的,你要的話給五百就行了,我這兒正忙著昵,新老你自己看吧,但是小伙子還價不賣,能看懂年代你就掃碼付款,看不懂就放那兒桌上就行了。
聞言,竊喜之余也理解老板,為何如此慢怠珍寶,老板雖說石雕玩的非常不錯,但是石雕紋飾屬于鑿刻痕跡表現特征,而這件器物,表面紋飾卻出現規則性橫線,與電動工具高速打磨拋光工藝相類似,結合老板的態度,他應該是把這件器物當作了一件近現代的工藝品。
其實不然,古代壽山石彌勒佛制作,即不是運用石雕的鑿擊法,也不是運用玉雕的砣碾法,而是運用了壽山特有的推刻法,也稱為刻章法,使用刻刀平推成型,面部輪廓身邊線條采用刻刀斜刻而成,粗曠外表反映了明代晚期社會的動蕩時局,與當時的社會民間篆刻工藝水平。
我們玩收藏,玩古代藝術品,首先第一要素器物要真,因為只有真器物,才能真實反應當時工業水平與社會現象,而不是先去探討美,因為器物即使再美,如果不真,就不能真實反映當時工業水平,更無法窺見當時的社會真實現象,希望各位同學永遠牢記,玩古代玉器,玩的是真品背后的文化,而不是用現代眼光,膚淺的去問器物美不美,因為還有一種美,古代稱之為拙。
方葉之
一線實戰收藏家
古玉收藏苦行僧
實戰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