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逆轉裁判
“小病區”穩定發揮
好無助,上網一不小心就會因《逆轉裁判》笑死又笑活。并不是ACGx笑點低,而是《逆轉裁判》粉絲整活能力太過強大。
作為CAPCOM旗下已經誕生二十多年的游戲系列,盡管已經很長時間未推出新作,國內互聯網環境中卻也可以感受到其影響力的不斷擴散。究其原因,一部分或許是因為前三部的官方中文版時不時打折、給更多玩家入坑機會,當然也離不開粉絲圈層近年來的高度活躍。如今《逆轉裁判》的二創內容仍能玩出許多新花樣,甚至還能與時俱進,和時下最炸裂的法治新聞、任意網絡梗完美融合。
鋪梗大王《逆轉裁判》
其實自《逆轉裁判》系列誕生以來,就處于不缺梗的狀態。
比如在國內要“扣錢”的諧音梗,是《逆轉裁判》中的常見元素。成步堂的名字讀法和“那路或多”差不多,所以有“原來如此君”的昵稱;其發小矢張政志的姓氏和“果然”諧音;王泥喜法介的姓氏發音近似于“吃驚”……可惜要懂得這些梗,需要一定語言基礎。
不過游戲嘛,最為重要的還是體驗過程,角色和劇情都具備造梗空間。《逆轉裁判》中,玩家操縱的主角既需要承擔部分偵探工作,勘察現場尋找證據,又要在法庭上擔任辯護律師,找準證人證詞中的漏洞予以反擊,直至真相浮現。別看推理辯論流程概括得如此正經,《逆轉裁判》卻因為形形色色的案件、反轉頻出的劇情、一本正經地吐槽、夸張的顏藝等細節,給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最為經典的前三部作品里,主角成步堂龍一身上的梗不要太多。
他留著一頭看起來可以做武器的發型,粉絲面對這類頭發能整出多少搞笑的活,請參考《名偵探柯南》的小蘭。有人用刺猬當作成步堂“代餐”,有人看到跳巖企鵝也會想起他,由于刺刺頭在人類范疇內還是太過罕見,成步堂的辨識度就此拉滿。
法庭對峙往往是《逆轉裁判》劇情高潮,也是玩家高度沉浸的環節。玩家操作成步堂拍桌、喊出“異議”“等等”進行反擊和追問,可能會讓原本不利于我方的事件發生轉機。因此相應環節成為了玩梗“重災區”。
像是最近“隨身異議”的網站在國內社交平臺傳播,只要打開頁面、把手機放平,通過敲擊桌面就能發出"異議"的音效,深度體驗成步堂拍桌的快感。聽多了容易脫口而出:“來個官司,我現在強得可怕。”
圖源B站:周小瑜SAMA
與臺詞相互搭配的,還有成步堂招牌姿勢,它會被官方用作LOGO,疫情期間被粉絲P到一盒難求的布洛芬包裝上,如今還被做成輸入法皮膚,為網絡聊天增添100分底氣。
實際在游戲里,成步堂每一句話并非十拿九穩。就像這張為玩家津津樂道的梗圖,成步堂喊出“我有證據”,驚訝的不只是游戲里的法官、控方,還有正在觀看劇情的玩家。
實在走投無路,玩家可以提交律師徽章作為證據,這種狀況想必大家很是熟悉——考場上發現一道題不會做,填上一個“解”字顯得信心十足。雖然提交律師徽章大概率沒什么用,還會被扣血,但好在游戲擁有“讀檔”這一偉大發明。
因此《逆轉裁判》玩家養成了四處搜證盤問、時刻存檔的好習慣。在法庭對峙過程中,“不知道有什么好問的但以防錯過什么信息”,也會果斷點擊追問,便會發現成步堂內心吐槽和玩家的忐忑內心不謀而合。
以至于表面上成步堂是個正義律師,卻自帶諧星buff。官方運營顯然自知埋梗給玩家帶來的快樂,在運營方面會加深歡樂的印象,官方周邊會包含大家經常玩梗的服裝紙巾盒,GSC成步堂粘土人有被潑咖啡的表情,IP和仕事貓的聯動商品也是魔性到讓人無法忽視。
加上粉絲二創表情包、視頻的傳播,其他作品的致敬,進一步讓人感慨“《逆轉裁判》笑話多”。人氣角色御劍憐侍臺詞“產生多余的感情”,成了同人女口中的“5A級景點”。同人谷的創意總能展現玩家的精神狀態,用裁判長胡子做擦手巾似乎也是一種極致還原。國內《破事精英》里出現的“成步堂 海星”,《崩壞:星穹鐵道》《無期迷途》中玩的《逆轉裁判》梗,或許也會讓“雙廚”會心一笑。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熱門梗可能比作品觸及的群體更多。哪怕沒有玩過游戲的人,都對作品的角色與笑點有所耳聞。
梗要如何緊跟時事?
大概是由于《逆轉裁判》各種角色的性格尤為突出,法律題材劇情又可能與現實相符,其人物、臺詞的泛用性,堪比前幾年的表情包頂流羅翔老師。
《逆轉裁判》玩家玩起網絡梗,可謂來者不拒。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都能見到《逆轉裁判》的身影。
原本調侃互聯網博取關注的“玉玉癥”一詞,被玩家改為“我有異議癥”。
圖源微博:地獄笑廁廁廁廁
不要以為粉絲拿之前大火的“原神啟動”梗沒辦法,《逆轉裁判》有自己的“院審啟動”。
原作里總被扣工資的糸鋸警官,搭配“我的臀部現在已經翹到可以頂一屁股債”的文字毫無違和感,腦內還能自動轉換原梗的臺灣腔閱讀出聲。
近期微博有人轉發“夢里看太多GV被判800年有期徒刑”的韓網翻譯帖,原本應該和所有互聯網笑話一樣“笑一下算了”,直到熱評出現了《逆轉裁判》的CP粉。
圖源微博:李雄鷹
只要呆在《逆轉裁判》圈里,就能接觸到時下最流行的網絡梗或網絡事件。難怪有網友感慨:“逆轉裁判是網絡梗的盡頭”。
一旦網絡梗的現實屬性變多,非玩家也能從中獲得些許快樂。
非名人的瓜有什么好吃的?但是將事情來龍去脈做成《逆轉裁判》圖文版,硬控網友10分鐘不成問題。
圖源微博:施逸商
昔日高校貼吧卷起一股換頭像的熱潮,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將各自頭像換成了《逆轉裁判》中的成步堂和御劍,中國政法大學見狀換上了審判長頭像。
本月土耳其一位律師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起婚內出軌案件,因為客戶家的鸚鵡不斷重復“我老公不在家,快來”,客戶才發覺自己被妻子背叛,團隊決定將鸚鵡的話在法庭上提交。這樣看來,《逆轉裁判》里成步堂傳喚鸚鵡上證人席又怎么不算寫實呢。
同樣是本月,我國吉林一起民事糾紛案的庭審錄像火爆互聯網。起因是農戶家的母牛生產不順“一尸兩命”,和負責接生的獸醫在法庭上產生爭執,就“接生應該拽幾條腿”這件事吵得不可開交,引得大伙感慨“東北人打官司都自帶喜感”。或許是“庭審”觸發了《逆轉裁判》玩家的玩梗雷達,不僅有畫手火速產出同人圖,還有剪刀手迅速產出添加文字、BGM和音效的《逆轉裁判東北相聲版》。
圖源微博:超正經東叔
不知你是否感受到《逆轉裁判》圈的二創玩梗是沒有瓶頸的。
如若普通人因此對《逆轉裁判》產生了一些些好奇,那么請務必小心,一旦深入了解并體驗過作品,容易加入玩家的玩梗狂歡。
眾所周知人類本質是“復讀機”,卻是喜新厭舊的“復讀機”。一般來講,網絡梗傳播迅速、生命周期有限。但像《逆轉裁判》這樣玩二十幾年梗都不會膩的IP,我們不得不承認作品人物塑造和故事情節的厲害之處,粉絲黏性才會持續高漲。
加上如今處于大數據精準推送時代,微博這邊保存一個泛用表情包,B站首頁推送神金二創視頻,抖音看別人玩“自動異議”網頁,小紅書刷到主題沙雕表盤分享……雖然并非所有人都接受“圈子里互聯網梗大亂燉”的狀態,但的確有不少網友點進《逆轉裁判》Tag就很難再出來,畢竟大部分圖文視頻都在借角色之口,展現年輕人此時此刻的所見所聞與精神狀態。
《逆轉裁判》錯過一個梗是會被送上被告席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