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錦江區成龍路街道華新社區華新美廬小區堅持黨建引領為主線,融合基層社區治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微網實格治理體系開展生活垃圾減量分類居民動員工作。2024年4月20日上午,社區通過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獎勵綠植的激勵模式,鼓勵近100名科學投放垃圾并正確回答分類問題的居民領取綠蘿、富貴竹等綠植,既可以美化居家環境,又促進碳中和。
華新美廬小區是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2017年在成龍路街道布點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之一,也是成都市首批“蓉城先鋒 暖心物管”示范小區。小區有垃圾亭6個,每天投放垃圾的高峰時段,一個個身穿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志愿者在垃圾箱桶旁堅守“看桶、守桶、護桶”職責,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監督指正居民錯誤投放行為。
小區微網格員彭棟生表示:“我住在小區里面,年齡大了事情少,就想利用空閑時間為小區做點兒實實在在的事,垃圾分類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雖然工作很瑣碎,但是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華新社區工作人員楊東廷介紹,自成都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社區第一時間就成立領導小組,配齊工作力量,組建多支志愿隊伍,定期開展培訓,學習新政策、新思想,多層次、全方位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監督”的氛圍。
垃圾分類工作看似民生小事,實為“國之大者”,是衡量基層社區治理水平、體現社會文明程度的試金石。華新美廬小區30名微網格員、黨員志愿者以微小的力量匯聚成廣大的隊伍,推動垃圾分類“關鍵小事”落細落實。同時,華新社區將持之以恒地全力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網格力量不斷開展理論學習、宣傳動員、分類指導,為加快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貢獻每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