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在翻看小某書內容的時候,一個關于【烏合之眾】的評論,出現在了我的面前。
【烏合之眾】居然說女子是低級生命!
這一下子讓讀者無法接受了。
當然,和婦女并列的,還有野蠻人,還有孩子。
我第一眼看到的時候,自然覺得,烏合之眾的作者,有些武斷了。
雖然我對烏合之眾這本書還是比較喜歡的,其中的一些從眾心理和理論說的還不錯。
但是,終究是一本一百多年前的書,講解的也只是法國大革命,某種情況上來說,這本書還是有很大的時代局限性的。
因為他所寫的,大多數還是大革命之中所看到的,所聽到的。
我剛想說,這種結論可能存在武斷,看看就行了,畢竟是書嘛,人非圣賢,書是一百多年前的書了。
但是,評論區的一張圖,直接給我整不會了。
看到這張圖,我才明白,烏合之眾的作者只能說還是個小作者。
尼采,柏拉圖,蘇格拉底,叔本華,修昔底德,甚至還有我們的孔子,都說過對女性的一些話。
而讓人震驚的是,這些話十分的類似。
尤其是,孔子的那句話,幾乎是貫穿了中國文化歷史兩千多年。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為何如此多的智者,先賢,都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難道在古人的眼中,女子真的就是非常的不堪的嗎?
古代,性別歧視如此嚴重的嗎?
所以才會導致現在社會,女子這許多的行為嗎?
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這個網友就說了,尼采是搞骨科,被影響了。
叔本華的,對男女都適用。
她的解釋,似乎很有道理。
其實,我個人是不喜歡去以性別來定論的。
因為我認識的人之中,男女都有閃光的,也都有齷齪的。
人是一個很復雜的群體,任何一個標簽,都無法概括一個人。
先賢肯定是比一般的人會更有眼光,更有智慧,但是他們為什么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或許,他們所在的時代,在政治或者是某些特定的生活之中,他們遇到的,不講理的女性,比講理的女性,要多一些。
因此形成了這樣的認知。
比如我,在遇到了小某書女性,愛狗愛貓女性,大齡剩女女性之后,我的認知,也在漸漸的朝著一個固定的模式去定型——
小某書女性如何,愛狗愛貓女性要遠離之類的認知,也會在我的腦海之中成型。
至于為何?
見得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