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映的美國電影《內戰》,雖然遇到眾多其他同期上映電影的挑戰,還是衛冕了4月第二周的票房冠軍。這部電影目前還沒有在國內上映,但其中的片段在美國的華裔中已經引起了震動,在影院觀影的華裔群體中引起了強烈的不適。
《內戰》的劇情講述的是美國發生了內戰,一群美國記者想去采訪美國總統,然后鏡頭跟隨他們講述這一路發生的故事。在途中他們遇到一名香港記者同行,然后在繼續向前的路上他們遇到了一支正在掩埋屠殺痕跡軍隊,其中一名帶著紅色墨鏡的大兵將他們攔了下來一一進行盤問,在盤問到香港記者時發生了這樣一幕:
美國大兵:“你來自哪里?” 亞洲人:“香港” 美國大兵:“哦,中國” “砰”香港人被開槍擊斃。 另外三個被放過的白人一臉驚嚇。
IP顯示在美國的網友說,此刻影院里一陣歡聲笑語,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幽默的橋段,他環顧四周都是白人,當時就覺得很恐懼。
有個別華裔為了向自己所移民的歐美發達國家表示忠心,竭力的在當地的社交媒體或生活中發表抹黑中國的輿論,表現的比白人都仇恨中國。比如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楊安澤為了競選總統獲取白人認可,甚至稱以自己是亞裔而感到恥辱。這些人自認為高于母國華人一等,在他們眼里中國的一切都是負面的,對歐美的一些社會負面卻無限的寬容。
他們把自己中國的形象描述的不堪入目,可能成功的影響了很多的白人,讓當地人對自己母國的印象很差。殊不知他們這樣的做法,其實陷自己與最為危險的境地,最終承擔對中國人傷害的也是他們,因為那些被他們誤導的白人雖然討厭中國卻打不到中國人,只能揍他們看得到的身邊這些華裔。
換位思考,當你身邊有一個經常用等同自污的行為來討你喜歡,你會認可他和他所屬的群體嗎?
當這些發達國家遇到經濟危機等困難時,當政者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把矛盾轉移到外部:80年代的日本經濟一路狂飆,更是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被視為經濟威脅,接著就經歷了美國協議鐵拳,不同的是中國獨立自主的發展路線抗住了要挾。
特朗普上任四年一直強調“中國人搶走了美國制造業中的大部分工作崗位,造成美國的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拜登在任上更屢次提到中國威脅,不斷揮動制裁大棒、提升對華關稅,聲稱“中國等正吃掉美國的午餐”,中國大型企業在美寸步難行。
在美國領導和媒體長年累月的渲染下,在美華裔處境已經越來越危險,今年3月美國政府更是修訂族裔分類,將族裔再次細分。亞裔被分為:“華裔,印度裔,菲律賓裔....”,而拉丁裔和非裔并沒有被細分,這種對華裔精準定位的方式,其實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2021年美國多地出現傷害亞裔尤其是華裔的事件,引發不少反對侵害的游行,在隊伍中有不少華裔舉著這樣的牌子:上面用黃底紅字的中英文寫著“我很脆弱,不要攻擊我!”
其實這樣挺可笑的,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本質上還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美國海外軍事基地近400個,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停止過作戰,那些與美國作戰的國家哪個入侵了美國,與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相比哪個不是很脆弱,無不是因為自己的孱弱才被入侵。而稍微強大和團結的國家,即是綜合實力不如美國也會讓其忌憚三分,不敢直接發生正面沖突。
喊著自己很脆弱的華裔,一不互相團結,二不反抗不公,三不澄清涉華謬論,卻主動撿起李小龍打碎的“東亞病夫”舉在頭頂,宛如插標賣首,不收拾你收拾誰?
不盲從、看世界,從現在開始
珍愛老桃,順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