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丁。
由近期廣州擬大幅上漲水價,及對應價格聽證會上17名代表均表示理解和支持水價調整所引發的輿論爭議,目前仍有樹欲靜而風不止的意味。
先簡單進行一下回顧。媒體報道顯示,這場廣州市中心城區自來水價格改革方案聽證會于5月9日下午舉行,盡管會上提出兩套自來水價格調整方案供聽證,但這兩套方案全部為水價調漲方案,區別不過是居民和非居民對上漲的分擔程度有所不同。且此次廣州自來水價格漲幅可不算小,光是平均供水價格一項的漲幅就超過了34%。
讓人有些錯愕,并認為有悖于人性和生活常識的是,參加聽證會的17位代表竟一致同意上調廣州水價——9位贊成方案一,7位贊成方案二,1人贊成水價改革但不傾向于任何一個方案。尤其是這17位代表中的9位普通居民消費者,也“均表示支持本次調價方案”,9人中還有1人是低收入居民消費者代表。
當時間到了今天早上,一則關于一個名叫廣州市荔灣區親臨食府的餐館,在“美團”、“大眾點評”等App上遭遇大量差評的消息,在一些平臺上傳播開來。從一些留下差評的網民的語言風格看,他們應當就是廣東甚至廣州當地的民眾。在其中一個叫做“網友推薦菜”的區域里,竟出現眾多讓人哭笑不得的“菜名”。另外,一個IP顯示為廣東的網民今天下午在微博上說,自己通過“美團”在該餐館點了個白粥,“之后差評”。
為何這家餐館會近乎被“網暴”呢?這是由于根據廣州市發改委官網此前公布的17位代表名單及相關個人信息,一位名叫黃志輝的非居民消費者代表,正是出自該餐館。早前的媒體報道指,黃志輝在聽證會上支持水價上漲(傾向方案一),并發言說水電氣作為經營的重要支出,每個月的水費支出為700到800元,“水價漲幅不要太大,單價最好控制在4元以內,不要給企業增加太多負擔”。
或許是太多的差評以及“惡意購買”,以至大大影響了餐館的正常經營,在今晚6點前后,親臨食府在“美團”、“大眾點評”上的店鋪已被下架。“企查查”上的資料顯示,這家親臨食府成立于2017年4月,顯示的經營者為劉瑞淼。
在老丁看來,此次眾多網民蜂擁對親臨食府予以差評的舉動,應被看作是一種民意的表達:這其中既有對廣州水價擬大幅上漲的不滿,也有對17名聽證代表莫名“代表”千萬廣州市民一致同意漲水價的憤怒。但讓一家餐館就此接下了網民這么多的怒火,多少也讓人感到五味雜陳、一言難盡。試想,在聽證會長期幾乎形同“聽漲會”的“傳統”下,又能指望一位需要打點好方方面面的餐館業者,在其中說些什么呢?當然您也可以說,這位黃先生、黃代表可以選擇不參加的呀。只不過這更實質的原因,或許還是大家伙兒正當表達訴求的渠道較受局限。
老丁注意到,目前已有一些大V呼吁,不要再去“網暴”這家餐館。
順帶再說一下這場廣州聽證會代表的產生過程。廣州市發改委4月3日發布的相關公告指,12名消費者參加人(普通居民消費者8名、低收入居民消費者1名、非居民消費者3名,低收入代表并入普通居民代表不單獨列出)采取自愿報名、隨機選取和消費者組織等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其余5名代表由廣州市發改委按規定委托推薦產生或聘請。從公告附件給出的參加人報名表來看,表中所需填列的不過是一些有意參加者的基本信息,并不存在多少參與門檻。
到了4月17日,廣州市發改委再發公告,公布了這17位參加人的名單及他們的產生過程,表示“本次聽證會的普通居民消費者參加人、非居民消費者參加人經自愿報名,在新聞媒體現場參與和監督下隨機抽簽產生”。
讓老丁頗感有趣的是,不知是報名人數太少,還是概率過于“正點”,名單中有兩位同為普通居民消費者代表、同樣姓張的男子,都來自“廣州市白云區石井街張村經濟聯合社”這個地方。另據媒體的報道,這兩位張姓男子屬意的方案南轅北轍:一位傾向方案二,“因為對于普通居民而言漲幅會更小一點”;另一位則傾向方案一,“方案一每個月水費增加25元左右,但可以幫助招商引資,吸引更多商戶到村里”。這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所謂“雙贏”呢?
總而言之,對于這次由一場聽證會引發的輿論風波,有網友說,都網絡時代了,還搞什么線下聽證會,直接讓廣州老百姓線上實名刷臉投票不就清楚了;也有人說,奉勸大家理性一點,畢竟廣州還走了個過程,有些地方可是連過程都省了……
您對此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