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孩子學齡前大把的時間利用起來學英語,是非常有性價比的選擇。這個選擇在八到十年前,優勢可能還沒那么大,因為英文原版讀物和原版練習冊的購買還極不方便,啟蒙英語門檻高,而且可利用的機會少。但現在,英語就是語言和工具,原版資源豐富,孩子在完成英語啟蒙后,可以用英語學數學、學科普,各科齊頭并進,什么都不耽誤。
七七數學的提高主要是在小小優趣看《數字積木》,做原版練習冊;故事書,由于英語讀物的音頻資源特別豐富,像《青蛙和蟾蜍》《柳林風聲》這種書,因為字數多,我中文都沒給七七講到,但他已經可以用原版音頻來聽故事了。
他從去年五月開始系統啟蒙,過程中狀態會有起伏反復,但這一年來,確實一天都沒完全拉下過英語,即使他跟我去日本,我一個人帶娃實在背不動書,也背著學習機在晚上讓他看15分鐘原版動畫,然后放著確定能理解的原版音頻他自己聽。
最初半年,是啟蒙最難的階段,也是我們堅持最好的階段,在《》那篇文章里,我分享了很多小七在我們啟蒙小群的每日打卡,細節到每個階段看什么書,看什么動畫,做什么游戲,想參考的朋友可以去那篇認真看看。
后面這半年,基本小七和我都處于很放飛的階段,雖然也會每天持續進行英語的輸入,但時間比最初少了很多。而且,由于他掌握了很多基礎詞匯量,拿到新書他可以直接自己聽音頻,不像早期時,他聽的每首SSS兒歌我都會,時不時要帶著他唱、帶著他玩。這種付出精力的狀態,經常讓我覺得我們不努力擺爛了。
直到上周六,在小小優趣進行飛行能力測試,從三歲半啟蒙到四歲半的小七測出了p23,而且不止是他,我們同步在群里啟蒙的六歲大七七,測試也是p23,小小優趣的工作人員說,p23的聽力詞匯應該在2000+。
說真的,讓七七的英語啟蒙,幾年一直保持前半年的節奏,我自己都會覺得特別恐怖。畢竟我們的生活有方方面面,不是只有英語,他要讀中文科普、要學鋼琴,要足量戶外運動,在前半年除了運動,都是給英語啟蒙讓步的。而且大人很累,因為孩子的已知區域很小,陪伴者是要很清楚學習進度,才能給予有效甚至高效的幫助。
可能大家會說,自己英語不行,不會說,不敢開口,怕把孩子口音帶歪。咱所有羅漢果都知道,說英語,一直是我最困難、極抵觸,一丁點兒都不擅長的事情。我和六爸一起出國時,永遠都是他跟外國人說話,我像啞巴一樣跟著,但我們倆測閱讀詞匯,我可以到他兩倍以上(我只有在必須自己溝通時,才會說話,比如在拉斯維加斯轉機時誤機了,我帶著六六辦完改簽,等待的時候還能打車帶她去海洋館之類的地方到處玩,再蹩腳的發音也得說,反正外國人也聽得懂)。六爸之前一直不讓我管火火英語,說我不會,說我發音不好,我一說英語他倆就笑我。所以,七七的英語,我原本也是完全不想自己帶的,會寄托于找課,找一對一資源,總想著能把具體的執行托管給英語很專業很厲害的人士。
為找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課,找靠譜老師,我對英語啟蒙路徑研究了三年,然后發現,最高效的原版路線,低齡孩子拉聽說能力,不費媽是不可能的。即使我找一對一老師一星期上兩三次課,一次45分鐘,孩子的進步依然要靠課后家長在家帶著進行的各種練習。畏難情緒,我也有。即使知道怎么做效果可能最好,但我依然邁不出那一步,甚至會對自己說,孩子有個我這樣特別討厭說英語的媽,是他的命,認命算了,反正他學不好我也不會怪他。
但也是七七運氣好,在他三歲半,我接受他一天看15分鐘動畫片后,我被一個英語渣媽媽朋友說動,決定適度引入一些動畫資源,摸索出一條可能效果和進度達不到最好,但比較好執行和堅持的方法和路徑。
去年五月,我寫了第一篇英語啟蒙的干貨,因為會每天用到小小優趣APP,所以在小小優趣618活動,價格很適合入手時,我把干貨寫成了團文的形式《》(這篇文里的價格不用看,去年底漲價了,今年618會在漲價后最后一次買一年送半年,她們隨著資源的增多,是真的一直在漲價)。
因為有動畫來幫助理解,再也不用我邊比劃邊唱跳來做啟蒙了,初始階段的難度真是一下降了好多。但再不難,語言學習就是需要時間的累計,在孩子詞匯量已知區域特別小的時候,家長還是相對累。我們啟蒙小群在討論啟蒙節奏時,做了一個每周任務的excel表格,我最前面的幾周,是會按照表格準備材料然后備課的(比如把要聽的SSS兒歌放收藏,來方便循環播放,相關主題的繪本盡量找出來,自己提前讀熟)。我會把可以當教案,在一些英語啟蒙渠道可能花錢才能拿到的資源,直接打包分享給大家,省下大家規劃整理的時間,但早期給孩子一些啟蒙的陪伴時間,是必然少不了的。
雖然這篇寫英語啟蒙干貨,但我不想制造焦慮,好像不學前啟蒙孩子就被耽誤了似的。羅羅嚴肅表明自己的態度:英語啟蒙不是必須一定要在家做的,如果孩子的目標就是各科跟上校內教學,安安穩穩考上高中,所有學科在入學后跟著學校好好學,都夠用。每個人做出選擇和決定,都要和自己的規劃結合。
就像為什么七七英語啟蒙的前半年我非常高強度的趕進度,那是因為半年后她們幼兒園要加外教,我認為上外教課時,需要有英語基礎才能更有收獲。而事實確實是這樣,幼兒園加入外教后,老師說話別的孩子聽不懂,他會幫忙翻譯,這種先發優勢,讓七七可以更順利的交到好朋友;而外教不會中文,跟其他小朋友交流會更為有限,雖然跟七七說話也不怎么多,但還是會發朋友圈,官方認證最好的朋友是Jacky。目標決定路徑,七七突擊啟蒙快速提升,節奏把握的剛剛好。
而后面,雖然外教要照顧其他小朋友們的英語水平,授課都是最簡單的那種詞匯,對七七詞匯量的提升很有限。但我們在家的啟蒙,即使節奏放緩也一天沒有停,我評估他就正常節奏按部就班的走,5歲左右加上讀寫的練習,小學考過PET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而且不需要大量占用他小學后可能拿來學數學,學科學的時間。
學好英語不是他的目標,英語水平夠用就好,現在學齡前,時間那么多,英語慢慢學著,也不耽誤其他的事情,細水長流的節奏才能持久。家長心里對孩子未來幾年的方向有譜,才能選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節奏和方法(孩子學齡后如果突然中高年級想爭上游初中擇校,硬趕學習進度時,真是極辛苦還極費錢)。
現在很多朋友,自己其實是完全沒想清楚的,就是看到別人家孩子啟蒙有效果時,甚至在看各種開團文時,各種焦慮。激情來了,或是買一堆分級繪本,或是買各種AI課、線上課;激情褪去,東西在躺灰,英語還是原地踏步。
前面我絮絮叨叨講了七七的啟蒙情況,以及明確說英語啟蒙不是必須,而我又帶七七做啟蒙的原因,就是希望幫大家梳理思路,以及克服焦慮情緒。如果確實想清楚了,覺得自己想帶孩子啟蒙,即使不追求最快的進度最好的效果,也希望進一步有一步的驚喜。那下面的文字咱就聊聊,孩子的英語啟蒙,除了激情消費之外,我們能做些什么。
啟蒙路上的重中之重
1. 行動
我自己英語不好能帶孩子啟蒙好嗎?
我孩子三年級了現在啟蒙還來得及嗎?
小小的幾個問題就足以讓人失去開始的勇氣。不要想等我時間充裕了再安排,等我研究透啟蒙路線再開始,等我自己先學學再來教孩子,這一等可能就是無限期。
大路小路,只有行動了才有出路,一次行動勝過一堆胡思亂想。有了想法不要等,立即動起來,陪著孩子一起聽一首兒歌,一起讀一本分級,這就是最好的開始,邁出第一步,才有后面的更多步!
2. 堅持
有句話說,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每天堅持的那么一點,長年累月下來的效果一定是不容小覷的。啟蒙階段,大人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的習慣更難養成。堅持了,才會引發更多興趣,進而收獲樂趣與進步。
啟蒙三階段
所謂的階段是針對我們一路堅持下來的經歷分為的大概三段,七七現在處于三階段。
第一階段
建立英語興趣,養成日常習慣,從0積累到1000聽力詞匯
使用的主要資源:sss兒歌,分級,單詞書,詞卡游戲和簡單教學動畫。
最省家長力氣的自然是視頻資源,推薦幾個具體的:
1. sss兒歌是早期積累詞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
這幾年火的英文兒歌不少,比如碰碰狐、超級寶貝JOJO、巴塔木等等,為什么我總是推薦剛啟蒙的孩子都用SSS兒歌呢?為什么學校和機構英語老師也都喜歡拿SSS來教學而不是其他兒歌呢?反正七七他班有外教后,分享的兒歌都是SSS兒歌。
那是因為只有SSS兒歌是為了教小朋友學英語而制作的,SSS的創始人Devon有近20年教非母語孩子英語的經歷,他在日本教小朋友英語發現經典英文兒歌有大量的連讀、吞音,不適合小孩學習。
比如說特別經典的head shouders knees and toes ,一般兒歌的唱法都是kneesandtoes連在一起唱,對于初學英語的孩子就會誤以為這是一個單詞,SSS是把knees and toes一個一個分開唱的。
七七學兒歌時,我是都提前學會,有些適合做動作互動的歌,我會手舞足蹈帶著他邊唱邊玩。如果你不想自己帶孩子玩,或者確實完全沒有時間,但又想加深些孩子對兒歌的理解,可以看《跟凱蒂學唱歌》。
凱蒂是一個笑容特別有感染力的女老師,她一邊教唱歌,一邊做動作,很容易吸引小朋友,尤其是投屏在電視上看,跟著大屏一邊唱一邊做動作,有點把外教請回家教娃唱歌的節奏。
大家別覺得兒歌特別幼稚,學齡后用不了,火火所在的外國語小學,1-3年級都在學SSS兒歌,在最新版的人教版三年級教材中,兒歌是作為課內內容出現的。
2. 《WOW English》
這是七七詞匯量過千后,我才拿到的視頻資源,然后就覺得挺寶藏的。七七看的時候內容雖然已經很簡單了,但他一直很喜歡。我最近在試用一個口語AI課,一級就是WOW English,七七應該上三級了,但讓他試課時,總是會點1級,為了看大叔。
我看反饋,有些孩子在啟蒙初期實在不喜歡SSS兒歌,可以試試這個。
3. 《Yakka Dee》
小小優趣里的《Yakka Dee》,也是不錯的教學動畫,適合詞匯量三五百的時候看。它是BBC出品,真人與動畫相結合,每集圍繞一個核心單詞,通過孩子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展開拓展,在劇集中不斷重復、強化、應用核心詞,鼓勵屏幕前的孩子大聲開口說。涉及到動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食物、水果……等等主題,都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見、最易于理解的詞匯。
看sss兒歌開始最初期的啟蒙時,相關主題的詞卡就可以用起來了。
詞卡不是必選項,如果有時間帶著孩子玩,英語內化的效果更好學得更快,實在沒有時間精力帶著玩游戲,就堅持每天看SSS兒歌動畫,聽音頻,也是有效果的,只是不會那么快。
七七一天的視頻時間是極少的,早期每天全部加起來不到20分鐘,所以,超級沒有游戲力的我,硬著頭皮帶他玩。玩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是很容易自然而然產生互動形成輸出的,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玩起來。
分享9個詞卡游戲的小點子,當拋磚引玉吧。
進行詞卡游戲時,一開始只要掌握this is……that is……it's a……這三個最簡單句型,就可以和孩子進行簡單的整句輸出了,難度并不比說單個單詞大,卻比單個詞更容易擺脫中式思維。這些都是在進行理解性輸入,孩子天性愛玩,我們這樣結合自己日常生活場景、孩子感興趣的點隨意發揮,不貪多,時間不夠,一天玩個三五分鐘也很好。不用擔心大人口音不好、語法不對、說不了完整句子,孩子不開口不會讀等等問題,啟蒙階段重點是積累聽力詞匯,孩子聽懂理解就是成功。大人的口音、語法問題在后續的大量音頻輸入面前,不堪一擊。
書單:
01
《Era Picture Dictionary艾華圖解字典》
02
《1000 Useful Words》
我們家這兩本單詞書利用率特別高,可能也是啟蒙初期比較奇葩的情況。這書沒趣味性,但七七就會抱著書一個個的點,這兩本書都是一定程度的按主題劃分,所以我們學相關主題兒歌時,也會把單詞書里的詞過一遍。不會要求他必須都記住,他自己有興趣,能記多少就記多少。
03
《Jam English果醬英語》
果醬英語咱之前團過,一套30本,在自己的系統內難度分級。我覺得它很適合拿來給孩子做最基礎的啟蒙。其他像《甜心英語》《baby all》《baby 101》《peekapoo》系列等原版書也不錯,但難度比果醬大一些。果醬的前幾本,小七兩歲多就開始看,三歲左右開始啟蒙英語的時候也直接用上了。
04
《Babyall英語科啟蒙玩具書》
整套玩具書35本,和果醬的區別就在于,它是一套機關書,主題更貼近低幼寶寶的生活,都是顏色、形狀、動物、玩具等等。
因為是機關書,所以就會特別吸引小朋友,七七有一陣就很喜歡里面的機關,前陣子自己還時不時的拿出來翻翻。
05
《Sing Along彩虹兔》
小小優趣的SSS童謠和這套Sing Along,是七七啟蒙期間聽最多的英文童謠,但這套書的選歌會比較難一些,所以不要最開始就引入,聽一段SSS兒歌后引入,習慣快語速后,就比較容易掌握了。
這套書有兩輯,每輯只有六首歌,兩輯12首。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可以把每句話都拆分開,用角色對話、角色表演的形式來展示,點讀音頻做的很精致。
0
6
《Brown Bear 》
0
7
《From Head to Toe》
0
8
《The Very Busy Spider》
0
9
《Red Light Green Light》
10
《Peekaboo》
我家的這種低齡書特別多,但說真的,有些書他只看過一遍,有些還沒顧上看,這個階段就過去了,發出圖片的都是七七翻來覆去看很多遍,我自己也認為比較有入手價值的。
在第一階段,如果家長口語特別好,像爬帥那樣,生活中英語對話隨口就來,分級繪本的低級別,是可用可不用的。 因為都是簡單句子,有時候一兩個詞就是一頁,過的特別快,七七早期看分級,一天能幾十本。
我用分級,是因為我口語極差,而讀書是我的舒適區。所以,培生、海尼曼、RAZ,紅火箭這種典型分級,我都是全套。這些書里,早期積累詞匯階段,七七最喜歡的是《培生幼兒英語基礎詞匯》,每本都看過很多遍。
這套書最大特點是圖多字少,故事編排的趣味性比海尼曼之類的分級要高一些,而且點讀筆還有些音效,孩子就會覺得比較有意思。
海尼曼、RAZ和紅火箭,就是中規中矩練句型,這三套分級,說真的,很難說誰比誰好,哪個能堅持用起來都好。尤其最低級別,三選一有一套就足夠了,家里有什么用什么,配合EXCEL表格主題,讓詞匯出現在簡單句式里多次重復。
第一階段進行方式:可參考Excel表格內容,按主題進行。excel表格文末會通過網盤分享,方便大家參考。
這個階段我們要著手創造一個每天有一點英語的環境,慢慢養成每天聽一點英語的習慣,最終完成1000聽力詞匯的積累。想啟蒙又不知如何下手的,可以按照我們整理的表格進行,表格內容是結合小小優趣里SSS兒歌大概分類的,一個主題用一到兩個星期進行,每天一到兩首兒歌,第一次和孩子一起看一遍視頻,其他時間一起聽一聽相應的音頻,熟悉后可嘗試結合日常生活場景一起唱一唱,演一演。
分級一天進行2-3本,類似中文的親子閱讀,一起讀一讀內容,指一指圖片。 初期階段,進行的內容不難,更多的是需要大人花些時間精力陪玩,引發孩子興趣,玩詞卡、日常生活場景里互動等等,實現玩中學,互動中理解掌握。
剛開始以兒歌、分級、互動游戲為主,聽力詞匯量積累三五百后,可逐漸搭配上教學動畫。 一天一集或者兩集,建議大人一起陪看,這樣孩子有問題時能及時給予幫助,大人對當天輸入的內容有所了解,也給我們提供些日常生活里的互動思路。
所有視頻內容建議看一遍,不用反復看,再利用些碎片時間回聽已看內容音頻,音頻孩子樂意的話可以反復聽,剩下的就是結合分級閱讀、日常互動輔助孩子理解詞匯意思,多方式不斷重復輸入,詞匯量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積累起來。
注意:聽的習慣同樣是循序漸進地引導,剛開始分級內容都比較簡單,孩子對分級音頻可能興趣不大,可以以兒歌和教學動畫音頻為主,分級聽一兩、遍或者不聽都沒太大問題,聽的目標也不要定太高,從5分鐘、10分鐘開始都是好的。
第二階段
廣泛閱讀,拉大聽力量
使用的主要資源:分級、繪本、簡單橋梁書、初階動畫。
這個階段值得分享的繪本是特別多的,這幾個月,書是對七七幫助最大的工具。書我放在后面講,先分享一下動畫資源吧,如果家長實在沒時間帶娃讀書,看些原版動畫,也是會有幫助的,而且不僅僅是對英語。
比如《數字積木》,對孩子數學的幫助會非常明顯,小七在做新加坡數學時計算能力明顯提升,而且他算題必須說英文。小周老師建議初期做數學題時給孩子輔助積木或者小棒,但是小七根本不用,做7+3就是seven,eight,nine,ten,Equals ten。
英語啟蒙群里的大七七媽媽也反饋:看了數字積木后再做數學題,一眼掃過去,孩子瞬間知道圖形代表的是19,問他為什么這么快,不用數一數嗎?他說,這個是長方形啊,四個五是20,又少了一個,所以是19啊!老母親特別驚訝 ,竟然還可以這樣算!關鍵是,周圍只要看數字積木的孩子,都有這樣的思維。
小七還特別喜歡《丹尼爾小老虎》,這部曾經得過美國父母選擇獎金獎、艾美獎最佳學齡前動畫,里面有大量實用的生活場景對話,并且非常注重引導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更好的處理情緒。
《貝貝生活日記》(藍色小考拉)動畫里有大量生活化的故事,家長可以參考節目,圍繞類似的生活場景在家和孩子多對話、多練習,很多簡單的詞匯和句子都很實用。
數字積木是小小優趣的獨家資源,反正這片子對七七數學的幫助,就讓我認為會員入的很劃算了。但如果有朋友實在不想入手小小優趣,這個階段也可以看little fox分級系列里的1、2級里動畫。
因為小小優趣打開動畫太方便了,動畫本身就有分級,所以這個FOX系列,七七只在百度網盤看了3級的《柳林風聲》。
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人問,
1)閱讀遇到生詞我要不要給孩子中文解釋?
2)每天看的動畫,孩子真的都看懂了嗎,遇到難句要不要給孩子翻譯?
這類情況,個人建議以孩子感受為準, 孩子提出問題了,我們可以嘗試指一指畫面,動作演示出來,或者列舉簡單易懂的例句,讓孩子在語境中去理解比赤裸的中文解釋要好。
沒有主動提問的,我們盡量不要憑自己感覺逐個詞給他翻譯解釋,一個單詞詞義很多,單個詞和它在不同語境語句里表達的意思有時候千差萬別,要相信孩子,很多時候她結合畫面、前后故事情節是可以理解得更好的。
朋友分享過一個例子,她帶孩子聽故事時聽到了一句I am a breeze at this thing。如果讓她解釋breeze,她第一反應肯定說是微風的意思,但孩子當時跟她說這句話是想說小主角在這方面很厲害,很擅長做這類事情,這里的breeze完全沒有讓孩子產生疑惑。后面她自己查了下字典,breeze作為名詞,可指輕而易舉的事,小朋友完全通過前后故事情節就理解到了這層意思,而大人硬翻譯的話反而不一定就能準確地表達出來。
另外一點是, 不要要求孩子看一遍、聽一遍就全懂了,一個內容第一次接觸孩子能懂70%就很好了,感興趣的內容孩子可能會反復聽,他們會在這種反復中一步步加深理解,而不同內容的持續輸入也會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這同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一兩遍一蹴而就的。
在帶七七的過程中,我是不太擔心選的資源七七聽不懂的,首先他大概水平我知道,其次聽不懂的內容,他自己就不會再要求看了。但看大家反饋多了,我發現真的會有一些孩子,聽不懂也會看屏幕猜著往下看熱鬧。尤其是數字積木,甚至有零基礎的孩子,看很久很久之后也跟著掌握了加減法甚至乘法(來自微博評論),因為方塊分合和數字結合,實在太直觀了(小周老師認為如果英語0基礎數學也0基礎,這種情況不太可能,但有一些數學基礎,即使屏蔽聲音,跟著那么直觀的動畫,掌握更多數學知識,也有可能)。那樣硬看,如果是數字積木這種硬核片子,即使慢,多少學點兒可能也行。但像小豬佩奇那樣的片子,如果完全聽不懂,就真別讓孩子浪費時間了。
孩子看完動畫后,確實想了解孩子懂了沒,那可以偶爾跟孩子討論些動畫里的情節,挑一些有趣的畫面或者孩子印象深刻的情節說一說,通過交流來了解。
書單:
01
《Oxford Reading牛津樹學校版》
02
《海貍分級》
其他的分級,我都給寫到了第一階段,因為主要是第一階段在用一下,到了第二階段,可選擇的經典繪本和故事太多了,海尼曼RAZ紅火箭那三套分級,我們都沒怎么看。都留著,是要等到五歲左右,開始學習自然拼讀,進入讀寫階段再拿出來用。
在第二階段,發揮重大作用的是牛津樹。牛津樹是從第一階段開始就使用的,但我把它放在了第二階段。因為它最低級別的書,就是極簡單對話,從趣味性來講,比培生都沒什么優勢。而且我們是按主題學習的,牛津樹的內容不好分主題,所以最早期階段,我們牛津樹用的很少。完成幾百基礎詞匯的積累后,牛津樹故事的系統性和趣味性就顯現出來了(像連續劇),小七在天不好不能戶外時,可以看著書放著音頻,一聽就兩三個小時。而且,一遍一遍又一遍,熟到很多臺詞脫口而出。之前去武漢時,他平衡車卡洞里了,他說:“I stuck in the hole”,爬帥聽到了說:“這STUCK用的,一聽就是個牛津樹寶寶”。
而海貍分級被我和牛津樹列一起,是因為我們也是第二個階段開始用它,且一直用到現在。海貍在內容上和RAZ有些像,有虛構和非虛構內容,且都是螺旋上升。只是海貍一個級別本數太少了,啟蒙階段,只買一套RAZ2000多本,如果孩子不嫌枯燥,應該是夠用的。而海貍,只買一套它,是不夠用的。我肯定不會讓孩子只讀一套書,虛構和非虛構都是在書海里擇優錄取,所以海貍的本數少這個缺點,我可以接受。
而且 它有一個巨大的優點,就是帶真人講解,帶互動,相當于大人來拓展著內容講,是我接觸到的分級中,最省媽,又不需要電子屏幕的。 前三個級別我們沒有用,我直接給退了回去,是因為第一階段,大人自己帶效果會更好,那些很簡單的故事本身不太吸引人,再用點讀筆來聽講解和互動,小朋友比較容易覺得無聊。而到了四級之后,孩子經過最初的階段,可以聽更有意思的故事,聽講解和參與互動,都會更有熱情。我們不想自己給他講和拓展的時候,他拿點讀筆當平替,大人能偷個懶。所以海貍屬于,七七沒那么喜歡,但也愿意讀愿意聽,而我們沒時間帶他時就很喜歡這種。
但海貍分級可能和其他分級繪本一樣,有些選題孩子未必會喜歡,不像牛津樹校園版,我們啟蒙小群的幾乎所有用的孩子都喜歡,尤其5級引入魔法鑰匙之后。但牛津樹真是太貴了,海貍帶講解,相當于帶課程,一級別36本書帶課程,才一百五左右。
下面這些故事書,都是七七比較喜歡看的,在不同階段會愛上其中的一套,要求讀一遍一遍又一遍。因為這些基本都有音頻,所以到第二階段,就相對很輕松了,所有的書基本我都只需要讀一遍或者兩遍,確保里面的詞匯他都是理解的,然后放音頻就可以了。我自己讀那一兩遍的口音,在大量原版音頻的覆蓋下,對他口音完全沒影響。
0
3
《小豬小象》
0
4
《鱷魚系列》
0
5
《Fun with Mouse& Friends如果你給老鼠吃餅干系列》
0
6
《Biscuit餅干狗》
0
7
《Pete the Cat皮特貓》
0
8
《I Can Read!系列》
mitten這個,七七不是特別愛看,講也聽,但不會主動要求,但reya就很喜歡,所以繪本選擇,還是要看孩子個人的興趣。
09
《學樂分級》
10
《Mini Rabbit》
11
《Dr.Seuss Reading Ladder蘇斯博士》
12
《學樂國際大獎英文繪本》
13
《Highlights》
14
《Pip and Posy》
15
《Fly Guy》
16
《Froggy 青蛙小吉》
上面那些書是很省勁的,因為有適合聽的音頻來解放媽。
但下面這些科普,是屬于我認為有必要,而七七也很喜歡的,就是講起來可累,要不要入,大家自己評估,因為孩子不會像故事書那樣普遍喜歡。七七是對科普有偏好,他這一年,中文閱讀幾乎全部都是科普和數學類。
17
《Hello World》
18
BBC出的《Do You Know》
19
《Baby 101》
20
《My First Discoveries》
列出了一些經典繪本的藍思值,大家可以參考著給孩子選擇合適難度讀物。
進行方式:每天保證一定時間的親子閱讀,動畫1-2集,碎片時間聽。
有了1000詞基礎,孩子能嘗試的內容更多了,繪本、動畫內容有故事情節,對孩子來說會更有吸引力, 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重點是觀察了解孩子興趣和能力,適時提供合適的資源,保證每天的音頻和閱讀時間,實現聽力能力及詞匯量的進階。
閱讀方面,依然要持續一起親子閱讀,讀的書本不要限定在某一個套系里一級一級刷, 只讀牛津樹或者只讀RAZ不可取,可以同難度級別的不同套系摻雜著一起讀,不同套系間的側重點不同,虛構類(故事類)和非虛構類(科普類)搭配著來,接觸廣泛,可避免走極端,難度提升時孩子也更易接受,一直只讀一個套系可能會出現比如牛津樹5級能懂,換成RAZ F就聽不懂。
現在很多英語讀物,都會有對應的Quiz題,或者一些引導的問題,那些都可以拿來和孩子隨機討論,看孩子回答情況判斷掌握程度。而不是干巴巴地問你聽得懂嗎?你說說剛剛那句話什么意思?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諸如此類的考問只會打擊孩子興趣,并無幫助。謹記這些都是我們大人間接了解孩子情況的方式,但不是必做項,讓孩子享受書和動畫里的好故事是最重要的,好故事會去驅動孩子主動學英語,這就真的“上道”了,媽媽會越來越省心。
動畫方面,還是先看一遍視頻,其他時間回聽音頻, 比如早上起床到出門前,上下學路上,晚上洗漱時,利用上其中一個,10~30分鐘的聽力時間就達成了,并不一定要孩子端正坐在書桌前聽才算有效,這些碎片時間的量積累下來也是很可觀的。
第三階段
進入初章,接受常速音頻,進一步提升詞匯量及聽力能力
一路堅持下來,相信大家也能發現,我們輸入的資源內容與當初已完全不同,分級、繪本里的文字比之前要長不少,橋梁書圖片變少,到初章更甚,大篇幅的文字,偶有插圖。對于文盲的小朋友們來說,純看書本的興趣可能會變小,大人如果每一本都給講的話,那是嗓子冒煙的節奏,所以這個階段的大部分時間是靠孩子自主聽音頻輸入習得。
教學動畫到初階里的一些動畫,語速都是偏慢的,這個階段會從慢速過渡到常速,難度一步步提升,動畫方面還是可以保持先看視頻,再聽音頻,逐步過渡到看幾集大概了解故事人物形象,然后嘗試直接聽音頻看看,也就是很多人經常說的裸聽,最后進入純裸聽。 不同階段難度提升明顯,大人對進階一定不要操之過急,給予孩子充分的適應時間,有時候慢就是快。
這個階段動畫選擇就非常多了,孩子的英語聽力能力上來了,大多數動畫片都能看懂聽懂了,可以說孩子看動畫片也是特別愉悅的,基本上擁有了英文動畫自由,就和看中文動畫差不多,是很開心的享受故事,不會太受語言的限制。 小七現在就是剛摸到第三階段得邊,雖然能看小小優趣L4里的動畫,但僅限于故事動畫,有很多生僻詞匯的科普和紀錄片,還是看不了,達不到拿英語去自由學習的狀態。
七七最近看得比較多得是《安迪和動物寶寶》,而牛娃媽媽們會特別推薦人體大揭秘、奧趣多、神奇校車、Blippi。反正現在小小優趣L4里面的動畫,我讓他根據自己喜好隨意選擇了,反正都不會出錯。他動畫時間至今一天都不超過20分鐘,自然他選感興趣的,開心就好。
書單:
01
《藍胖龍》
02
《Step into Reading》
03
《Frog and Toad 青蛙與蟾蜍》
04
《咕嚕牛繪本集》
05
《女巫溫妮》
06
《Hendy and Mudge》
07
《Monkey Me》
08
《方塊兔》
09
《My First Reading Library》
第三階段,七七就是剛摸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也還在探索階段,還有很多書沒有買,買過的后三套還一遍也沒看。下面這些書是我的必買書單,列上藍思值給大家參考。
經過這么久的積累,孩子的能力不知不覺中可能都超過了我們,這個階段主要靠孩子自主聽輸入,所以無論是書還是動畫選擇方面我們謹記盡量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他感興趣才能持久,沒有哪一套書或者哪一個動畫是孩子必須聽的,明顯排斥那就換一個,資源那么多,不愁沒得聽。
關于孩子對資源的排斥,可能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是孩子能力還沒達到,語速過快、生詞太多聽不懂而排斥,
還有一種是年齡小認知沒達到,對所聽故事無感而排斥。
如果是能力沒達到,那在上一階段范圍內繼續鞏固一段時間再嘗試這個階段的內容;如果是單純對這個故事無感,那就換同級別其他資源嘗試,或許過段時間他又感興趣了。
爬帥就分享過滾滾的經歷:去年嘗試哈利波特,聽了一點說不喜歡,不想聽。大概半年后,有一天突然跟我說想聽哈利波特,說學校老師給他們看了一點這個電影,所以想聽后續故事。聽與不聽,有時候需要一點契機,興趣也是流動的,我們輕松心態應對它就行。
堅持到這個階段,小朋友們的聽力詞匯大概有2000~3000了,英語中的聽說讀寫,聽這一基礎關我們基本成功邁過了,后面繼續每天保持一定的音頻時間,慢慢積累一步步跨入中章、高章。有了這個詞匯量,再給孩子引入自然拼讀就會輕松很多。我們現在還沒開始自然拼讀,但我準備了下面這些圖書和練習冊,下半年根據狀態,隨時開始讀寫練習了。
拉聽力,基本就是文中所講述的路徑和節奏,那是孩子不管幾歲啟蒙,都可以采取的方法。
小寶寶時間充裕,但學習能力也相對差,所以可以靠拉長時間打扎實基礎;學齡后孩子時間相對緊張,但學習能力隨著年齡增長也強很多,如果能擠出時間堅持進行,會進度更快更高效。我見過最牛的孩子是四年級開始原版路線拉聽力,一天三個小時左右的英語輸入,把吃飯,坐車等各種時間都用上,到六年級時,聽力基本進入第三階段中期了,而且讀寫能力同步提升,英語水平在PET-FCE之間。
所以學齡前,以及一二年級時間相對充裕的孩子,跟著文中的節奏走就可以;三年級以上應考需求更明確的孩子,只走習得路線就不行了,需要加上學得路線,甚至學得為主。 首先跟著學校的教材把必須學的知識先掌握,課外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閱讀能力, 挑選文中對應難度的讀物,拓展閱讀和大量聽相結合,積累更多聽力詞匯量,對應付各種考試都會很有幫助。
而且,是否報班都不是決定原版啟蒙路線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而是在家的執行力。
聽說讀寫四個能力,聽力詞匯是基礎中的基礎,也有很成熟,幾乎不挑年齡,適合所有人的路徑可執行,但說、讀、寫各方面,需要看各自家庭訴求和目標情況,去衡量是否需要選擇專業老師引導繼續深入學習。
但不管后面要咋弄,先把聽力拉起來肯定不是彎路。既然路徑和方法對了,堅持就一定會有收獲,不怕千萬難,擼起袖子加油干!
文中提到的資源,原創EXCEL每周規劃表,一些不涉及版權糾紛的音頻等,我都打了個包,后臺回復“英語啟蒙”即能得到(這個文件夾也會持續不斷豐富和優化)。 但視頻資源很多有版權,比如《柳林風聲》之類的分級動畫,比如wow等等,羅羅不能分享。但咱們學習群的督導,她們作為個人,是可以在學習群給大家分享一些有價值內容的分級動畫,教學動畫,以及各種繪本的PDF文件、音頻、視頻等資源的。 如果不在學習群的朋友,微信私信我進咱們的群吧,群里督導會給大家發。最后還是那句話,資源只有用起來才有價值哦。
已經說了一萬二千多字了,導致本來想給大家介紹那些對七七英語功夫作用非常大的原版練習冊,都因為文章不能再長了,只放了張圖。所以,我也不啰嗦什么了,發三個截圖。
一個是我前天發的微博,因為我朋友給孩子選的動畫片孩子基本看不懂,無效輸入導致這段時間的啟蒙效果不太好。我們在群里給她提意見后,我也把這個可能是共性的問題發微博提醒了大家。
第二張圖,是她昨天發到群里,自己根據我們意見做的調整和總結。
說真的,她的反饋,讓前天我們群每個積極給她提建議的人都感受到了被尊重,未來她需要任何幫助的時候,大家會繼續非常有熱情幫助她。
寫一萬多字,是我把這一年來大家問我的各種問題,都融入到了文章里。有些之前在《》《》里寫過的內容沒有重復,但把這三篇完全讀懂后,對啟蒙怎么做,就會非常有數了。
Read More
育兒干貨I好物分享I誠意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