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石家莊主會場活動在靈壽縣博物館隆重舉行。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本次活動由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石家莊市文物局)、靈壽縣人民政府主辦,靈壽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承辦,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指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以及靈壽縣委、縣政府等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主會場活動精彩紛呈,成果豐碩。
一是發布石家莊市域博物館主題精品研學線路。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緊緊圍繞“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活動主題,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積極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為廣大文博事業愛好者和青少年學生朋友現場發布了6條博物館主題精品研學線路,打造獨具魅力的石家莊研學產品,探尋石家莊歷史軌跡,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二是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簽訂《考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石家莊市考古事業的發展,提升文物保護和研究水平,在文物保護、修復、科研,特別是預防性保護和利用方面強化交流合作,為文物保護利用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加強在人才培育、環境提升、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全過程協作,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靈壽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與靈壽縣教育局簽訂了《館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不斷深化館校合作機制,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課堂”。
三是舉辦《千古探秘——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專題展》,這是靈壽縣依托西木佛考古發掘的文物資源舉辦的一個原創性展覽。展覽首次展出2022年西木佛商周遺址出土的文物141件。其中,“車馬坑”是河北省發現的首座晚商時期車馬坑,其發現為研究晚商時期車馬輿服制度補充了資料,也為探討晚商時期冀中南地區與王畿關系、交通往來等學術問題提供了依據。
四是舉辦中山學堂研學活動。
二、石家莊市“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緊扣主題,內容豐富。
一是全市各博物館積極行動,通過聯合辦展、交流展覽、巡回展覽等方式,策劃了一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展覽,市博物館推出《石家莊市博物館館藏清代扇面精品展》。展出扇面精品40余幅,有春山秋水、花鳥魚蟲、仕女高士、文人翰墨等,全面囊括當時的繪畫題材,為研究清代扇畫藝術提供實物資料。靈壽縣博物館舉辦《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專題展》。首次展出2022年西木佛商周遺址出土的玉器、陶器、骨器、銅器等141件文物。正定縣博物館舉辦《傳承與傳播—木版民間版畫展》。展覽分為“托物寄愿 祈吉納祥”“寓教于樂 教化育人”“烘托氣氛 裝點環境”四個部分。子元徽派古建博物館首次推出《雕梁繡戶—中國古建數字博物展》。從多角度對古建筑進行數據化復原,將古建筑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更為直觀地展現給公眾;《云窗霞戶—中國古代精品雕花展》。展品均為明清時期的精品木雕、窗雕,雕刻工藝精湛、惟妙惟肖、纖毫畢現、內容栩栩如生。長安區金寶硯雕博物館策劃推出《慷慨悲歌、硯源流長—5.18河北易硯暨中國四大名硯展》。槐園破老頭文化藝術博物館推出《“與梅并作十分春”—破老頭畫梅新作展》。莫心高茶博物館推出《心印—畦蘭精舍藏明繪菩提十葉展》。恒臻博物館推出《古代瓷器精品展》《傳統書畫藝術展》等特色展覽活動。
二是積極開展系列公益講座,深入實施博物館“五進”活動。(1)“故郡遺址與中山國”知識講座。主要以故郡遺址為基礎,通過時代背景、遺址概況、中山來源、三起中山、中山滅國以及中山文化等幾個方面為大家構筑中山國的基本形象,講述中山國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中的地位。(2)趙州歷史文化講座。趙縣博物館利用青少年研學基地,邀請歷史文化名人講述趙州歷史文化。(3)黨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三線文化博物館與石家莊醫學高等??茖W校、河北文理專修學院聯合開展黨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4)中國傳統技藝互動體驗活動。趙縣博物館邀請曹俊巧剪紙、趙州面人王、趙州泥哨泥繡球、大安花摸四位非遺傳統手工傳承人現場操作,傳承非遺文化、感受非遺魅力。子元徽派古建博物館推出《對花啜茶》傳統茶藝文化體驗活動。(5)開展小講解員體驗活動。正定博物館舉辦“燕趙文化,涵養最美少年—燕趙文化講解大賽”活動,趙縣博物館、石家莊市恒臻博物館組織“小小講解員”活動,邀請當地中小學生參與,通過培訓和實踐,讓他們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歷史背景。(6)集中開展“五進”活動。市博物館將《石家莊歷史文化陳列》做成移動展覽走進校園、社區、軍營、農村、企業;趙縣博物館開展進學校、社區、鄉村、企業進行展覽活動,以移動展板,移動的動博物館形式展示趙州傳統文化。(7)河北地質大學博物館、靈壽縣慈河谷三線文化博物館、燕娃動漫博物館于5月15日啟動“博物館進校園”社教巡回展活動,將博物館藏品送到學校、送到學生身邊,讓更多青少年學生了解感受博物館文化魅力。
三、石家莊市的博物館事業發展未來可期
石家莊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曹娜表示:近年來,石家莊市博物館事業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市縣博物館數質齊升,不斷取得新成績。2023年,新增市縣級備案登記博物館17個,同比增長50%,全市博物館數量已達72家;舉辦臨時展覽123場次,開展社教活動1624場次,觀眾達570余萬人次;正定縣博物館入選河北省“十佳博物館”培育單位;2024年3月石家莊市入選“河北省中小博物館提升試點市”。下一步,石家莊市文旅系統將緊扣主題、精準發力,采取市縣聯動、館校合作的方式,統籌推進不同層次、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不同屬性的博物館均衡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讓文化自信可感可知。
靈壽縣人民政府縣長胡萬程說:下一步靈壽縣將堅定文博事業的發展方向、持續挖掘文化潛力,不斷創新策展理念,圍繞文化發展建設大局傳播靈壽價值、發揮靈壽力量、做出靈壽貢獻。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黃信在致辭中表示,我省對西木佛墓地展開考古發掘工作,累計勘探約11萬平方米,搶救性發掘墓葬32座,其中25座確定為晚商至西周時期,另外還有隋唐至遼金時期墓葬7座。西木佛墓地的發掘,為學術界對太行山東麓晚商至西周時期考古學文化面貌的研究,提供了一批基礎材料,是對滹沱河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補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