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
計量是一個既古老又新鮮的話題,它在歷史上被稱為“度量衡”。隨著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從水表電表到國之重器,從農工商貿到尖端科技,計量守護著百姓生活,支撐著大國榮耀。2023年底,新質生產力被首次寫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國際單位制的重大變革帶來了測量技術全新的革命,如何在服務和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是每個計量人的重大課題。
“衡”字代表的重量計量,自人類社會誕生以來,一直伴隨生產生活形態的變化而進步。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將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定義為1千克,千克作為質量單位,也是唯一帶有詞頭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支撐全球貿易、科學技術、社會生活的發展。隨著量子物理的快速發展及其在計量領域的成功應用,基于常數的量子基準取代經典的實物基準,已經成為計量基準的發展趨勢。為進一步支撐量子化發展,2018年后千克改由常數定義。新技術的誕生離不開先進的測量技術,離不開技術標準的支撐和引領,讓我們一起回顧“千克”的演進歷史,聚焦量子技術,努力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中國測試》雜志社【制作】
【征文】系列
【期刊】系列
【科普】系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