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臺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美稱,是佛教天臺宗發祥地,所以到天臺,必去千年古剎—國清寺。
剛高中畢業的時候去過國清寺,印象中只記得幾個年輕的喇嘛騎著自行車,從寺廟邊的公路上飛奔而來,那時候心中只有2個字:羨慕!至于寺廟己沒有記憶了,因為那時太小也不懂。但還記得去了一個地方,坐公交車翻山越嶺到一個水庫邊上,再坐船過去,到了一個集鎮,叫什么地名,那是一點都不知道了,也忘了是什么口返回的,但記得那個集鎮很繁華的。
這次受朋友之邀去天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國清寺,到寺廟門口,看到參天大樹和古老的寺門,好像又勾起了一些回憶,但還是模模糊糊的。
國清寺依山就勢,層層遞高,其建筑基本保留清朝形式,中線有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還有放生池、鐘鼓樓、聚賢堂、方丈樓、三圣殿、妙法堂(上為藏經樓)伽藍殿、羅漢堂、文物室等,大雄寶殿正中設明代銅鑄釋迦牟尼坐像。西軸線為安養堂、三圣殿、羅漢堂(文物室)、妙法堂(樓上為藏經閣)。東一軸線為聚賢堂(僧眾餐廳)、方丈樓、迎塔樓。東二軸線為里客堂、大徹堂和修竹軒。像背壁后,有以觀音像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兩側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羅漢坐像。山門外各建隋塔、寒拾亭、“教觀總持”照壁,豐干橋、“隋代古剎”照壁和國清寺山門,它們順地勢安排,沒有一個相互平行,也沒有互相垂直,自自然然地散落各處,卻顯得和諧協調。一進朝東的山門轉入正中甬道,甬道兩旁是僅高1.7米的黃色矮墻,矮墻后面是茂密的竹林。構成一個擁有2.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7.3萬平方米、8000余間房屋的古建筑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