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在過去的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額大跌20%,中國也不再是美國第一大進口國地位,兩國貿易額持續下降。
到了2024年一季度,美國商務部再次公布最新數據,中國已經降為美國第四大進口國,地位被“取代”。
根據公布的數據,歐盟成為了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一季度從歐盟進口超1400億美元的商品,從墨西哥進口超1200億美元的商品,墨西哥是第二大進口國,隨后是加拿大和我國,分別進口1034億美元、1027億美元。
在中國之后,美國還從東盟進口了798億美元的商品,從日本、韓國分別進口超300億美元的商品,從印度進口超200億美元的商品。
把英國包括在內,今年一季度美國從歐洲進口了1600億美元的商品,再加上日韓的700億美元,美國從歐洲和日韓尋找中國制造的終端替代工業品。
在東盟、印度、墨西哥,美國試圖從這些地區進口替代中國的低端商品,在東盟十國中,美國進口力度最大的是越南,越南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正是美國。
但是,墨西哥、越南這些國家屬于來料加工再出口的出口型經濟體,在產業上游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畢竟中國具備全世界最齊全的產業鏈體系和工業部門,這種優勢是全球唯一。
墨西哥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是美國,而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是中國,2023年墨西哥從我國進口1141億美元,對我國出口僅91億美元,對美國出口高達4722億美元。
越南也比較相似,今年前5個月,越南從中國進口549億美元,越南依賴我國工業原材料,進口量一直較大,同期越南對美國出口440億美元。
所以,越南最大的進口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國是美國,墨西哥和越南幾乎都在扮演“中轉站”的角色。
但是,未來墨西哥和越南是否會在與我國的貿易過程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供應鏈體系,事實上沒有那么容易,畢竟全世界也只有我國做到了這一點,這需要強大的重化工業實力和基建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