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在乾清宮前舉行隆重的開院典禮,曾經的皇家禁地自此向公眾敞開大門。您或許不知道,北京從一個封建都城向近代化城市的轉身中,高大巍峨的城樓也曾改弦更張,一度成為北京人游覽的場所。
最早被“相中”的是紫禁城內的午門、端門城樓。1918年,蔡元培草創、魯迅選址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博前身)已經籌備了6年,因原館址國子監“地處偏僻,屋舍狹隘”,籌備處遷入了故宮的午門、端門一帶。午門城樓被辟為陳列室,端門城樓貯存重大文物,端門作為博物館正門,兩座門之間的區域則變為封閉院落。
時逢亂世,財政窘迫,魯迅等人在午門又埋首苦干了8年。直到1926年10月10日,高據城樓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終于正式開館。據說,區區1萬元開館經費,還是司徒雷登牽線,美國霍爾基金會贊助的。
博物館初次開門迎客,開放了10個陳列室,展期僅有短暫的一個月,但總計接待觀眾達185714人次,日平均參觀人數達6404人次,相當于每10個北京人,就有一個去觀展。
與午門、端門相比,正陽門箭樓的重新利用就曲折多了。1928年,新上任的北平國貨陳列館館長吳大業躊躇滿志,計劃把陳列館從廣安門內遷到正陽門箭樓。
提議一出,就有市民反對,“恐日久天長游人愈多”,“灰泥松動,難免不發生意外危險”。正陽門歷來被看作“國門”,民國以后城防作用雖日漸減退,作為制高點的城樓上仍常年駐有守樓兵士。箭樓剛開始“搭架興工”,公安、市政部門就火速“派員調查”。吳大業焦頭爛額,一邊給工務局解釋,一邊請南京國民政府工商部部長孔祥熙與北平市長何其鞏溝通,這才僥幸過關。
箭樓施工歷時2個月,為了增加室內光亮,將門樓北面的3樘實木大門,改成了雙扇玻璃窗門,又在北墻上增加玻璃鐵窗。這就是正陽門箭樓開北窗之始。
1928年11月,正陽門北平國貨陳列館首次對公眾開放。到了20世紀30年代初,一層大廳還開設了電影院,時人稱為“國貨陳列館電影院”或“前門箭樓電影院”。從老照片中可以看到,當時的箭樓兩側高懸“電影”二字,極為醒目。時人回憶:“1937年2月15日,前門箭樓電影院放映《塞北風光》和《百靈廟大戰》,場場爆滿……上述電影放映時,影片里的一個愛國口號、一個打鬼子的特寫鏡頭,觀眾都認為是喊出了民族的呼聲?!?/p>
1930年代從西南角向上仰拍的正陽門箭樓冬景。箭樓上“國貨陳列館”及“影”等字樣清晰可見。
位于正陽門箭樓的北平國貨陳列館陳列室
這個電影院與設在鐘樓的通俗教育館電影院一南一北,遙相呼應。說起來,鐘鼓樓的開放比正陽門箭樓還早了幾年。1924年,京兆尹薛篤弼為使民眾不忘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恥,將鼓樓易名為“明恥樓”,展出大量照片和實物,一面被八國聯軍刺破的大鼓也在內。
1930年前后的鐘樓上,可以看到“北平通俗電影”的字樣,鐘樓下的廣場是民眾商場。
薛篤弼曾是北平通俗教育會成員,他深感“京兆號稱文化之城卻文盲眾多”,1925年親自募捐、申請經費,最后以15000元大洋修葺鐘鼓樓,大舉興辦了“京兆通俗教育館”。這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個民眾教育館。
據《京兆通俗教育館紀實》記載,館內“兩壁滿張通俗教育畫、地圖、節儉圖、世界教育家像、各國名勝畫片等百數十幅。”每周六晚上,或請館員或邀名人前來講演,講演部座位可容600余人。此外,游藝部附設電影場,圖書部分設普通閱覽處、報志閱覽處、婦女閱覽處及兒童閱覽處等。開館后每到節假日,“座無虛席,百頭攢動”。
京兆通俗教育館后來更名為“北平市第一社會教育區民眾教育館”。
開放的城樓還是少數。世居北京、研究北京文化多年的趙振華老先生告訴記者,民國時期,大部分城樓都沒有被重新利用,長期上鎖?!靶r候聽老人說,‘燕子李三’等飛賊都住在城樓子上,既不花錢,又便于逃跑。”“燕子李三”的傳說很多,不過,北平解放前夕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的汪曾祺,在《午門憶舊》中有類似的說法:“據歷史博物館的老工友說,建館后,曾經修繕過一次,從城樓的天花板上掃出了一些燒雞骨頭、荔枝殼和桂圓殼。他們說,這是‘飛賊’留下來的。北京的‘飛賊’做了案,就到五鳳樓天花板上藏著,誰也找不著……”
城樓內部照片極少見,圖為1930年代一名年輕人站在安定門城樓內的二層樓梯口。
安定門城樓二層,從東北向西南拍攝,可見樓梯口和西面的門扇。
民國時期大部分城樓長期空置,圖為1930年代的安定門箭樓內部。
動蕩時局下,城樓的開放注定是短暫的。九一八事變后,“國立歷史博物館”的萬余件珍品,與故宮國寶一起踏上了南遷之路;“提倡國貨,講求實業”的國貨陳列館,遷至北海先蠶壇,淪為供日本人參觀游覽的工藝品陳列商店;京兆通俗教育館更名為“北平市第一社會教育區民眾教育館”,七七事變后被迫閉館。
文 | 楊麗娟
圖 | 頤和吳老等
編輯 | 楊麗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