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游戲綜藝,規則比觀眾的命還長。規則小片播了10分鐘,玩家手上的游戲規則,密密麻麻寫滿了8張A4紙……
芒果的新綜藝《魔方新世界》顯然在燒腦這件事上做到了極致。
節目邀請了18位高智玩家,每期1個游戲,共完成12場沉浸式的腦力對決,每場游戲都在不同程度地考量玩家判斷、情報、戰略、觀察、計算、談判等六大能力。
如果看過芒果TV的實景博弈推理綜藝《森林進化論》,或許對這樣節目節奏并不陌生。但對更廣大的普通觀眾而言,這樣的“強度”,顯然和市面上一眾或爆笑整蠱、或溫馨治愈的內容截然不同。
為什么芒果敢把綜藝做到這個難度?復雜腦綜內容會不會勸退泛推理受眾?只給真正的硬核觀眾看,他們撐得起一檔頭部節目的體量嗎?
冷眼今天就想聊一下芒果這次推理賽道的又一次嘗試。
普通觀眾是真的看不懂
“看不懂”是冷眼在首次觀看《魔方新世界》時,大部分時間的狀態。
讓人懵圈的,首先是復雜的游戲規則。
復雜的游戲規則能給場上創造千變萬化的局面,給玩家談判博弈和逆風涅槃更多可能,但也給觀眾理解帶來了極高的門檻。
幾乎每個游戲,光是念一遍規則都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規則會針對不同玩家或陣營,設定不同的屬性、各自有不同的獲勝條件,還會介紹每回合游戲的流程、每個階段的PK規則、不同行動卡牌的功能、行動卡牌PK時多種結算的可能,除此以外更有特殊身份、特殊技能、特殊情況等種種附加規則。
玩家聽完規則后的一臉懵,1:1還原了大部分觀眾初見的真實情緒。
偏巧第一期還是最“抽象”、理解門檻最高的一期。
在第一期超前聚會中容納了三個規則、類型、人數完全不同的游戲。第一個藏寶游戲側重考驗玩家的情報能力和談判能力,第二個圖形游戲側重考驗玩家的判斷能力和觀察能力,第三個數字卡牌博弈游戲則側重考驗玩家的計算能力和戰略能力。
彼此各自獨立,沒有內在關聯,加上每個游戲沒有代入的場景設定,對于普通觀眾而言,往往游戲進程過半,好不容易理解了游戲規則,看出了點樂趣,節目已經進行到了下一個全新規則的游戲。
反倒是第二期開始,每期擁有一個熟悉IP衍生出的游戲時空作為大的劇情背景,讓觀眾更容易進入,如第二期《流浪地球》+《饑餓游戲》設定的“禁閉逃殺”、第三期點燃國人骨子里宮斗之魂的“妙手之爭”,第四期《冰與火之歌》歐洲宮廷+《封神》東方質子的“冰與火之舞”。行動卡牌與故事背景貼合,也相應降低了觀眾的理解門檻。
但冷眼始終覺得,把最抽象、游戲密度最高的一期放在片頭,還是會勸退很多不明真相、心理預期不足的路人觀眾。
同時,即使是對于很多推理綜藝的泛愛好者,《魔方新世界》也很難懂。畢竟,泛推理愛好者從節目消費的更多是故事劇情、話題討論和藝人綜藝感這些娛樂性內容,而這些幾乎都從《魔方新世界》中被剔除。
《大偵探》最擅長的直擊社會議題的故事劇情,并沒有出現在《魔方新世界》中。《魔方新世界》的故事只是作為博弈的情境搭建,方便觀眾代入劇情。社會議題也抽象成寓言哲理,如敵對的吳越兩國面對船難危機化敵為友,或是盲人和瘸子各取所長、各補所短,讓博弈中的智慧和日常的生活哲學和人生道理有所鏈接。
但從某種程度來看,放棄了娛樂化、弱化故事性,這種“反套路”的綜藝創作,未嘗不是推理腦綜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同樣是推理綜藝,《萌探探探案》和《盒子里的貓》中的游戲大多是衍生自傳統游戲綜藝,如潑水、你畫我猜等,藝人賣萌耍寶為短視頻傳播創造素材。推理更多是點綴,為節目效果讓路。
誠然,在推理綜藝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故事性和綜藝感是節目拓圈和影響力擴散的一個重要抓手,讓更多對硬核本格推理本身興趣不大的觀眾,能從不斷反轉的故事中尋找到不需要門檻的觀看樂趣。
但當《大偵探》都一再被網友質疑淪為“故事會”的時候,“劇情+綜藝感+推理”的設定還是否能作為推理腦綜的必備三要素?純粹博弈,讓冷眼直呼看不懂的《魔方新世界》究竟在接收端表現如何?
推理腦綜是否應該跳出創作“舒適區”,脫去這層“感性外衣”,回歸腦力為王的內核,這引發了冷眼進一步的思考。
誰給的晏吉底氣?
選擇走這樣一條路,勢必會勸退很多泛推理內容的普通觀眾受眾。同類博弈題材的《決勝21天》和《超機智青年大會》在把腦力博弈做到極致的同時,都是很明顯的圈層綜藝。
但《魔方新世界》依然敢不顧死活地給觀眾“上強度”,究竟誰給了晏吉這樣的底氣?
晏吉最強的底氣,應該就來源于芒果從《明星大偵探》開始,用8年養成的一大批推理和腦綜賽道的核心用戶。
2016年,當演播室答題類傳統腦力競技綜藝初現疲態的時候,《明星大偵探》橫空出世。新穎的“劇本殺”玩法,實景化的搜證、腦洞大開的劇情、雙北CP的強強聯合,立刻吸引了大批玩家入坑。隨后的芒果在推理賽道上乘勝追擊,專攻沉浸式機關解密的《密室大逃脫》、衍生版《名偵探學院》《密室大逃脫·大神版》、兼顧女性賽道的《女子推理社》《漂亮的推理》、卡牌博弈《森林進化論》等節目接連上線,形成了一整套頭部綜藝+高能垂類、明星版+大神版、Q1-Q4全年無休的完整矩陣。
以《名偵探學院》為代表的養成系內容,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極具粉絲黏性的用戶。面對“看不懂節目”的質疑,他們可以力挺《魔方新世界》的內容:“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觀眾都不讀書”。
早期的內容吹起了國內推理文化的潮流風口,而這批芒果8年“養”出來的最具有黏性的用戶,又構成了《魔方新世界》堅不可摧的基本盤。
要知道,冷眼雖然自己看不下去,但是網上有大量真正的核心用戶,會拿著筆記本逐幀進行復盤和分析。
在每期游戲空間提前解鎖的時候,這批用戶會開始“預習”,根據游戲規則,對不同陣營、不同技能自帶的優勢和劣勢、游戲前后期博弈的籌碼不同,甚至不同玩家可能采用的策略、選擇的隊友進行一波預判。
節目放送后,又會圍繞玩家在節目中的策略進行復盤,如第二期游戲后被熱議的何炅魏大勛聯盟,為什么能“雙向奔赴”牢不可破?當王勉拿到火箭筒后,如何把這樣一個王牌武器變成有力的對談判籌碼?第三期播出后,又幫火樹開腦洞,怎么做才能解開第四局的“死局”。
甚至當火樹在先導片中大秀計算能力,用納什均衡制定策略的時候,眼尖的網友已經從他草稿中發現了公式的錯誤,給到普通觀眾深深的震撼。
在核心的粉絲受眾之外,常年推理賽道的深耕,也為芒果積累了能夠支撐起節目內容的藝人陣容。
推理和腦綜需要藝人愛玩、會玩,即使像沈騰、陳赫這樣的“綜藝萬金油”,在這種垂類綜藝中,也未必游刃有余。
而芒果8年深耕,早已經積累了很多成熟的腦綜藝人。在《魔方新世界》18人的常駐陣容中,“院人”占據8席,他們在經歷了同類型的《森林進化論》磨合后,展現了相當高的玩家成熟度,能夠把控場上局面、靈活調整游戲策略、適當公開情報。
除此以外,何炅和魏大勛則是《明星大偵探》元老級玩家,周筆暢、白舉綱、劉昊然、吳昕、陳哲遠都以飛行嘉賓的身份參加過芒果推理綜藝的錄制。
明偵+蜜桃+院人構成了《魔方新世界》超過半數的核心玩家群體,也撐起了整個游戲的基本框架。
而與此同時,衍生節目《魔方新世界訓練營版》又承擔起了孵化新一批“院人”的使命,鄭方一從文韜手中接過了北大才子的接力棒,齊思鈞之后中傳又派出主持專業的莊宇光,何運晨之后職場節目出身的孟羽童、林鷹谷也加盟節目,無疑為芒果建設下一梯隊“院人”,搭建練兵場和實驗場。
而更關鍵的則是內容制作層面的積累。
無論在場景設置還是游戲設計上,《魔方新世界》都堪稱芒果推理賽道的“集大成”者。
《森林進化論》為《魔方新世界》完成了前期的試水,一些游戲中能感受到《森林進化論》的影子,如“妙手之爭”設定的同一陣營3名玩家各有不同的技能和弱點,需要彼此配合才能獲勝,就頗有“領地之爭”的影子。文韜游戲開局尋找陣營隊友時,對劉昊然無條件的相信,讓人夢回領地之爭開場,文韜對齊思鈞的信任。
但與此同時,《魔方新世界》又根據玩家的不同,適當調整了游戲的難度設計。如通過擲色子增加游戲中運氣的成分,從而稍稍拉平不同能力選手之間的實力差距,強化游戲的娛樂性,也增加了戲劇和反轉。游戲故事背景設定,則進一步增強了觀眾的代入感和可看性。
可以說,《魔方新世界》能有如今的成績,和芒果在推理賽道上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2016年,《明星大偵探》開播時不被看好,但卻成功在內娛開辟了推理綜藝的賽道。密室題材也曾被多家平臺相中,但終究都在大手筆做實景機關的成本焦慮面前猶豫不前,最終又被芒果先聲奪人。
這種探索精神,延續了芒果對推理賽道一貫以來的信心和押注。
冷眼還記得,在《魔方新世界》的首映儀式上,晏吉曾經被問到,是否擔心觀眾會看不懂或者放棄?
在看到了《魔方新世界》幾期過后的表現后,冷眼想說,如果真的有人能把純腦力綜藝推向國民級,那大概率是芒果。
平臺有膽量去突破,粉絲群體有足夠的參與性與包容度,內容創作者和觀眾構成完美良性循環。
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在推理腦綜賽道上,芒果真的沒有對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