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深夜,老胡發表了《把烏戰與抗日戰爭相提并論,是昏了頭!》的雄文,文中稱,今天一些人把烏克蘭戰爭與中國抗日戰爭相提并論,這是昏了頭……我們的北方始終得是一個對中國友好的政權,而不能出現一個敵對中國的政權。
看完老胡的結論,發現不是有些人昏了頭,而是老胡自己昏了頭。
當然,老胡是不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涂、奉Z發聲,這里姑且不論,就權當是他的真實想法吧。
這里僅問老胡一句:同樣作為被侵略者,昔日的中國和今日的烏克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老胡在文中也承認俄羅斯侵占了烏克蘭的國土,但他認為,俄羅斯不是“侵略”,而是“有些魯莽”“太激進”——
雖然承認俄羅斯“有些魯莽”地吞并烏克蘭的國土,但老胡話鋒一轉,又說明了必須力挺俄羅斯的理由——
按老胡的說法,為了北方“一個對中國友好的政權”,就不用考慮東方、南方、西方是否對中國友好,這不是典型的因小失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而且,這個所謂的“友好政權”,它從古至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鄰居,又“友好”過幾天呢?海蘭泡的斑斑血淚,海參崴的累累白骨,珍寶島的隆隆炮聲……老胡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選擇性失明嗎?
而且,為了這個“友好政權”,就不用考慮烏克蘭百姓的感受嗎?就不用考慮世界上140多個聲援烏克蘭的國家的感受嗎?畢竟,而國與國之間,除了利益,還有道義。
而且,這個“友好政權”,能對這邊一直友好嗎?設想一下,它如果最終無法在烏克蘭取得勝利(可能性極大),勢必會倒向西方,因為歐洲才是它的戰略重心,重返歐洲才是它的“基本國策”。
所以,它暫時與這邊交好,純屬被圍堵之下的權宜之計,當它再一次倒向西方時,這邊必然是它“背刺”的對象,也是它最好的“投名狀”,到那時,恐怕老胡們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但這邊已經付出的代價,已足夠沉重。
在這篇雄文中,老胡言必稱“利益”,這些一些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口頭禪如出一轍,但這句話若是放在以前弱肉強食、以攻城略地為目標的時代,還勉強說得通,放在如今這個以AI、星鏈為榮時代,已明顯落伍,因為如今國與國之間比拼的,不再是國土面積大小,而是科技是否進步,國民是否幸福。
況且,如今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多地以價值觀是否一致,作為交往的前提。那種因權宜之計和自身利益臨時拼湊出的“友誼”,明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中國的古人早就說過:“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愿我們與各國以心相交、廣交朋友,永遠站在正義一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