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寫了幾篇關于國央企各部門分析的文章,照例收獲了不少吐槽:
國央企工作,各有各的不易,特別是基層,干著最多的活,拿著最少的錢,背著最黑的鍋,沒有哪個崗位是好干的。
但結合網友的吐槽和身邊的實際情況,我認為:現在的國央企,最慘的,還是非業務部門莫屬。
——以下僅代表部分國央企,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扛指標、背業績,層層加碼,業務部門壓力山大
國央企再特殊也是企業,始終要講求效益。
而如何創收、如何把產品賣出去換回錢、如何回籠資金保障企業生存,具體的壓力就落在了業務部門頭上。
業務部門為業績而生,以隊友公司為例,每年集團下達指標給一級子公司,要求當年銷售多少金額、回籠多少金額,一級子公司會在這個基礎上加碼20%左右,再傳達給下面各個分子公司;
分子公司領命后,又加碼20%傳遞下去...
層層加碼,最后業務部門的任務指標就比最初設定的高了50%不止。
每天、每月,每年,業務部門就像拉磨的驢,被領導揮舞著業績指標的鞭子在后面抽打,拉完了一圈還有下一圈,沒有終點,永不停歇。
所以業務部門也是加班、出差最多的部門。
別的部門周末休息,業務部門不能休息,因為客戶也只有周末有時間接見;
別的部門能休假,業務部門從來沒有正常休過年假,因為要二十四小時等待客戶召喚。
業績完成得好,全公司都有份,人人多拿獎金;
業績完不成,卻都是業務部門的鍋,拉幾個人“祭天”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保合規、重風控,安全至上,業務部門風險巨大
如果說“完成業績”是業務部門的天職,在如今的國央企,履行這份“天職”可太不容易了。
首先是層出不窮的JJ、SJ要求。標準越來越嚴格、鉸鏈越收越緊,各個口沒有統一標準,拿今天的標準去套昨天的責任。
一件事情,干之前也按正規程序完成了審批,業績完成了,領導得到了位子、其他部門跟著一起得到了票子,惟有業務部門“哐當”一聲被扣上了“不合規”的大帽子。
其次是飄忽不定的風控要求。業務部門是與客戶、市場打交道最多的部門,當然也是各類突發事項最多、靈活性要求最大的部門。
有的事項,事前溝通的時候可以,干完了告訴你不行;
有的事項,流程都走完了,告訴你制度、規定發生了變化,干不了;
有的事項,今天還可以,明天要求又變了。
所以業務部門一邊要面對業績壓力,一邊要忙于自證清白,還時常要掏自己腰包、墊付公家費用,
評論區就有網友,兩年前的費用到現在還沒報下來。
最后是越來越冗長繁瑣的流程要求。為了保證絕對安全,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層層審批、集體決策,每做一件事情,沒有七八九十個流程,根本開始不了。
大量的時間,花在低效的溝通、流程、決策上,大量的市場機會,浪費在各層級審批人的七嘴八舌里。
外行指導內行,業務部門一個頭兩個大
“外行指導內行”,是很多國央企的特色?!巴庑兄笇刃小保嵌嗌賴肫笕说呢瑝?/p>
很多領導,向上管理很有一套,業務工作卻一竅不通,偏偏為了證明自己的英明決斷,還喜歡事無巨細管一管、“我是領導我說了算”。
同時外行領導雖然要靠業務部門出zheng績,卻只知向業務部門施壓、不給支持,選人用人、績效考核也全憑個人好惡,
又給業務部門的工作,增加了一重難度。
新形勢下,“戴著鐐銬跳舞”的業務部門
如今的業務部門,可謂是“戴著鐐銬跳舞”,在重重束縛之下,負重前行。
雖然如此,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是會選業務部門。
一是承擔企業核心業務的業務部門,對公司價值更大,如果真的是業務大牛,換領導也不會那么容易被邊緣化;
二是業務部門的工作更有市場價值,和外界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多,接觸的人脈、信息比較廣泛,對自己的個人發展有好處;
三是業務部門雖然工作難做,但多多少少還是能體會到一些價值感和成就感。
最后,如果你想進國央企的業務部門,又想過得好一點、地位高一點、還能有所發展,我的建議是:
進一家一把手是業務出身的國央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