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浙江省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活動在湖州市南潯區舉行。全省11個地市文旅部門代表、工業旅游企業代表、專家學者、行業協會、OTA平臺企業以及媒體記者等220余人參加會議。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偉剛,湖州市副市長石一婷等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舉行了國家級、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頒牌儀式,工業旅游領域專家進行了主旨演講。溫州礬礦發展集團作為浙江省旅游協會工業旅游分會的副會長單位,礬山鎮委書記、溫州礬礦發展集團第一書記林開新在大會上作了題為《世界礬都,非凡之路——礬山工業遺產保護及旅游開發》的交流發言。
交流中,林開新書記向與會者詳細介紹了礬山鎮如何依托豐富的明礬礦藏資源,從“文化立鎮、旅游興鎮”的戰略高度出發,探索出“申遺、融合、共富”三條工業旅游發展路徑。
以下是交流分享內容
一
申遺復興之路
政府舉旗“推動復興”。礬山鎮通過舉辦申遺專題講壇、邀請國際知名學者指導、推動浙閩皖三省聯合申遺等舉措,積極推動申遺工作的進程,礬山礬礦保護經驗列入國際棕地再生生態修復會議、全國工業文化發展大會典型案例,全國人大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為礬礦申遺發聲,礬山礬礦有望在今年被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匯聚民眾“傳承信念”。2012年,“溫州礬礦申報世界工業文化遺產研究促進會”的成立標志著民間力量的正式集結,至今已成功申報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并編纂了逾50萬字的詳盡文史資料,這些來自民間的力量,為礬山文化保護傳承做出了巨大貢獻。
守牢礦山“千年遺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保護風化池、堆料場等礦產遺產21座及核心區典型建筑80處,礬山礬礦遺址登刊歐洲權威工業遺產研究雜志《英國工業考古評論雜志》封面文章,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和探討,獲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
千年礬礦
二
文旅融合之路
打造沉浸式文旅新體驗。委托美國TLS事務所與香港戴德梁行公司開展礦山旅游開發總設計,以“原色礬山”為題、“一顆明礬的故事”為主線,投入近億元整治礦區環境,旅游化改造312平硐、廢棄鐵軌、生產車間等50余處節點,將“采礦、煅燒、風化、結晶”等生產全流程融入旅游環線,圍繞視覺、聽覺、觸覺打造了“礬都印象燈光夜景”“礦工列車”“平硐探索”等系列文旅體驗項目,賦予旅游體驗全新活力。
打造市場化運營新模式。引進開元美途、梵山里設計師酒店等高端酒店品牌落地,持續對接總投資30億元的那云工礦旅游綜合體開發項目。此外,盤活溫州礬礦老舊廠房打造BAC數字影像產業基地,引進33家頭部婚紗攝影機構及服裝租賃等上下游產業鏈,打造浙南閩北功能最齊全、服務最完善的“婚慶產業集聚區”。
打造山海聯動新路徑,堅持“內外”兩環線協同引領,在內線,著力打破景點間空間隔離,打通312平硐-360礦硐50米高差的地下空間,將礦工古村與礦硐、車間有機銜接,實現景區大幅擴容。在外線,與“東海岸1號公路”共建旅游聯盟,做到“客源共拓”“機遇共享”,共同譜寫山海聯動的協奏曲,景區承載力、聯動力大幅提升。
三
發展帶富之路
以文旅發展研學。展現礬山礦山井巷人創業足跡,發動每個在外項目部帶回各區典型礦石,建成國內品類最全的礦石展覽館,建設礬都化石館、地質公園博物館等博物館群,通過礬塑非遺技藝傳承為核心打造礬文化體驗中心,重現650年古法煉礬工藝。
以文旅帶動就業。過去一年,發布“世界礬都” “福德灣”等相關視頻超2000條、全網播放量突破5000萬。同時,深挖地方特色,放大“礬山肉燕”品牌影響力,持續推動生產規模化、銷售電商化,推動特色美食走向全國,獲央視《正大綜藝》《探索·發現》專欄推廣。據不完全統計,礬山肉燕年產值已超3億元,累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超千人。
以文旅建設城鎮。以“工礦+幸福”元素為主題,推動老舊街區改造提升,打造23處文旅地標,進一步使得工礦特征成為礬山城建的主旋律,礬山工礦城建辨識度越來越高,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文化標識培育項目”、首批“美麗城鎮樣板鎮”。
這次交流不僅展示了礬山鎮在工業旅游領域的獨特創新和成功實踐,同時為全省乃至全國的工業旅游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共同助力我省乃至全國工業旅游的高質量發展。
編輯:小礬
審核:鄭書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