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數字竟然也有仇恨!這是誰的發明?
項立剛:文人嘛,造個新詞,蠱惑人心,這是他們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他們也干不了別的。
《環球時報》發了篇文章《警惕數字仇恨成為流量密碼》,宣稱“打著愛國名義的仇外情緒在網絡空間潛滋暗長……形成了數字仇恨!”
這段話被項立剛看到了,一頓輸出,好不痛快!
項立剛最新發文對《環球時報》這篇“數字仇恨”予以有力的批判與回擊!
他發了一篇論文【沒有“數字仇恨”,只有人性的惡】,摘錄精彩內容如下:
這兩天“數字仇恨”這個話題很熱,這篇文章是個文人寫出來的,文人嘛,造個新詞,蠱惑人心,這是他們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他們也干不了別的。
項立剛反問:“數字只不過是一個信息編碼,用這種編碼來進行信息的記錄,數字本身何來仇恨?”
他總結道:
在中國的網絡上,中國知識分子的惡,那也是歷歷在目。
明明是中國人,也不是雜交出來的,把自己幻想成一個西人,見到中國的文化傳統,就咬牙切齒,一個藝人去天安門廣場拍張照片,就是全網狂吠。
胡錫進左右騎墻,狂寫“數字仇恨”!
眾所周知,胡錫進是《環球時報》原總編,這不免讓人聯想到此人是不是就是項立剛口中的“壞文人”!
回想起胡錫進的種種表現玉跡象,似乎很是吻合。那么胡錫進到底做了什么?寫了什么?說了什么?
“我常對環球時報的同事們說,咱們不能當魯迅。現在魯迅太多了,大家都想當。但中國只有魯迅不行。咱們得學著做蔡元培,做胡適。”
胡錫進談到了魚類的核輻射問題。他說,“低劑量核輻射會被魚類消化,然后轉移到人體。效果是緩慢的,所以我們不用太擔心。他認為,對于40歲以上不打算生育的人來說,適量食用魚類不會因核輻射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
但在對“蘇州事件”上,胡錫進態度截然不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竟然連發三篇文章說:“大家都應該站出來譴責那個行兇的人,要讓日本人看到咱們的態度。”
胡錫進于2021年退休!
1997年,《環球時報》正式創刊,胡錫進被任命為《環球時報》副總編輯,在胡錫進的帶領下,《環球時報》迅速做大,到2005年,《環球時報》已經成了有影響力的報紙。2005年,胡錫進被提拔為《環球時報》總編輯。2009年4月,《環球時報》創辦英文版,胡錫進兼任英文版總編輯。
從2005年算起,胡錫進已任環球時報總編輯16年!看來老年人搞“讀者”及“環球”有一套,只是這次搞“讀者”的吉西平涼了,搞“環球”的胡錫進依然左右騎墻騎得很歡!
留言區:評論波濤洶涌淹沒胡錫進!
評論最犀利的一條:“項總只是不點名罵胡錫進之類的人,罵的痛快有力!不知道老胡會不會看項總的文章讓他情何以堪?”
更有網友指名道姓:“怎么把項總的帖子轉發給胡錫進?”
不知道胡錫進看了項立剛這篇文章會不會如坐針氈!會不會從墻頭上跌落下來?@胡錫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