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管心學院
200 萬管心師的從業指南
你好,這里是家庭管心學院。
家庭管心學院是國內專業的學生厭學癥心理健康服務平臺,一直致力于更好地服務廣大的家庭和學生,幫助大家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為更好地服務廣大的心理從業者,我們創設了【創始人說】欄目,邀請心理行業內知名的大咖,分享自己的從業經歷與心得,希望能對廣大讀者有所幫助。
本期【創始人說】,我們邀請到了中國敘事療法奠基人李明老師,一起來談談什么是好的心理咨詢師。
以下文字節選自專訪內容:
01
最厲害的管心師長什么樣?
我理解的最厲害的管心師的狀態,大概有這么三四個特點吧:
第一個,就是他得有這么一個場域,得讓來做咨詢的人和他待在一起不會戰戰兢兢,不會覺得不舒服。
不管多么高級別的管心師,不能顯得高不可攀,要讓別人跟他坐在一起喝個茶、聊個天,會感覺心里很舒服。
要達到那個狀態,還挺不容易的。因為心理學的很多訓練,是讓咨詢師學習如何讓人“不舒服”的,他好像總處在一個對別人做審視的一個視角下,他的專業訓練讓他會不由自主地去想:這大概是什么問題、什么問題。就像你學過變態心理學,你眼睛里全是變態的人,你看別人就是:他是哪一種變態?別人肯定覺得不舒服。
這是我們需要克服的。
那些特別迫切地想去幫人的咨詢師,也會讓人不舒服。
因為幫助別人和打擾別人的邊界,有時候很模糊。
如果不是對方的訴求,咨詢師很刻意地去幫助人,可能就會打擾到別人。
好的咨詢師應該讓人覺得他隨時都在,隨時準備幫助你,但他不會迫切、刻意地去幫。
第二個,資深的咨詢師,一定要很穩定。包括他的情緒、行為,都要很穩定,老成一點,不要蹦蹦噠噠的那種,特別不穩重的一定不是很好的咨詢師。
當然有一些療法,比如舞動療法,它需要活躍。但是,它那個活躍里頭,其實有一種穩定在,它才具有療愈作用,它不是單純的活躍。它的眼神、動作、神態、氣場,它傳遞出來的東西,都是很穩定的。
管心師就要給人一種很穩定的感覺,當你靠近他,跟他待在一起,你就覺得越踏實,看到他就像山一樣,穩定地在那里,你那個躁動的心就會自然地沉靜下來。
不管東方心理學還是西方心理學,都有一種共識:特別躁動的心,不太可能看清方向。
而心理咨詢的求助者,很多就是迷失了方向,他可能不見得缺乏資源、手段之類的,甚至不缺乏朋友,但他缺乏人生的方向。
這時候,他就需要能夠“借定慧”——好的咨詢師應該能讓來訪者定下來,定能生慧。
第三個特點,就是特別頂級的心理咨詢師看問題、看人性,都特別通透。
通透的意思大概就是,他可以比較一針見血地回應——他不會賣弄自己的知識和學問,但是他有很多知識和學問;他不會很隨意地去戳破別人的謊言,但是他知道別人在撒謊。
有一些時候,說出真相不見得能夠療愈。
比如說你的小孩撒了一個謊,你能看清楚他撒了謊,還知道他為什么撒謊,然后你去呵護他那個小小的小面子,這個用心對他的成長是有利的。如果他好不容易編了一個謊言,把自己保護起來,你卻很精準地給他破壞掉了,那么這就不是愛了。
所以,如果我們的來訪者他選擇了——有意或無意地,把自己保護在一個小小的謊言里邊,咨詢師要寬容他,陪伴他走出那個階段。
好的咨詢師不僅要能精準地回應,還要有這種呵護的本領。這就像一個武林高手,不能光是刀快,他還要能夠停在他想停的地方。
第四個,頂級的心理咨詢師,會有那種“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深情。
他見過各種各樣的爛事,但是他依然不舍對于普通的人生的那種珍惜;他見過各種心理的波折,但是他還是會為當事人的那一點點哪怕看上去很小的傷心事而傷心。
當來訪來求助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生活經歷、閱歷、知識、格局、資源等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可能就是覺得這個事過不去了。但咨詢師他有自己的一些資源、一些經歷,他覺得這都不算個事,我早就經歷過了。
但是,他不能把自己的那個視角,強加到來訪者身上。他不會因為自己可以不覺得這個事是個事,而期待他的來訪者也不要覺得那個事是個事。他不能說:哎呀,你這算個啥事???我都見過太多了,你這都不算個事!
他會覺得每個人的事都是事,都很重要。他要有能力自己出得來,還要能夠在那個當下融入進去。
這其實也是一種看見的能力,能看見一個特別微小,甚至在咨詢室里面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然后他能夠共情到,能意識到,對來訪者來說,那個事就是唯一的事。
所以,最最頂級的心理咨詢師,往往很不像個心理咨詢師,更像是一個宗教家,你靠近他的時候,他不見得要跟你說什么話,但你能夠感受到那種慈悲、那種關注、那種智慧。好像他的存在,就能夠把你內在的那個本色具足的智慧給勾出來。
02
心理咨詢師必備的7個通用技能
作為一個咨詢師,有7個通用的技能,不管你學的是什么流派,學敘事也好,學認知也好,都必須要掌握。
第一個,你得有聆聽的能力,必須掌握聽人家說話的能力:認真地聽,聽得見,聽得進去,還聽得懂。
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有的人根本沒有興趣和耐心聽別人說話,他老想說話,只要別人說一句話,他就也想講講自己的觀點和評論,那就不能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
語言有一個毛病,它沒有辦法一下子合盤脫出,它需要像畫中國畫一樣渲染,你必須要有耐心,認真地聽,學會不那么快得出結論和指導意見。
第二個,就是要坐得住。這個坐得住的這個能力,就是說,你不那么容易被沖擊到。
如果一個人跟你講一個令人發指的、聞所未聞的邪惡的事,你能不能坐的住,就意味著你有沒有能力在接下來幫到他。如果他說了那個事,你已經渾身發抖,或者他講了一些有點情色意味的一些經歷,你就被激活、被點燃了,那是不行的。
心理咨詢師的心要像個鏡子一樣,鏡子照了染污的東西,它本身是不染污的。咨詢師不應該因為一個色情的畫面,而變得臉紅的。他就是在聽著特別緊張的事,也要能坐得住。
還有一個,就是要能夠說得出。我們日常生活里邊,有一些話我們說不出口也就算了。但在咨詢里,有一些重話,有一些你可以精準地回應的一些重話你會不會說?敢不敢說?能不能說?有沒有這個能力去說?
羅杰斯舉過例子,說有一些人,他的某一些做法,會讓周圍的人覺得很惡心,但是周圍的人都不告訴他,他就不知道。但咨詢師要能說得出來,要有這種精準回應的能力。
再比如說,你就是喜歡上你的來訪者了,你感受到了那個東西——當然你不會去付諸行動——但是這個時候,你沒有能力說出來?如果你是在回避,反而會讓這個關系變得更有風險。
聽得進、坐得住、說得出,這三是個很有挑戰性的,也是首先要有的。
再一個,你要有極強的心理消化能力。
做這個工作,你一定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一些事,你是不是能夠消化它?
再比如,如果你的來訪者走了,你的心里邊一直掛著,你就會很沉重的,這也是不行的。
學校里有一個傾聽技術,叫雙重傾聽,double listening,就是指向這種能力,比如有的來訪者,說了一些很沉重的經歷,你不要光聽他的不容易,你還要聽聽他的了不起。如果只聽他的不容易,你就消化不了——你要看到,在那么不容易的場景下,他還可以做到某事。當你看到他的了不起,就會覺得不一樣了,雖然他仍然很不容易,但是你的心能夠平衡一些。
我覺得這種雙重傾聽的能力很重要。
第五個,就是你得有極強的學習能力。這是一個普適的,學習心理學的這些人都應該掌握的能力。
包括各種療法你都多少要了解,千萬不要說“我是搞精分的,別的我根本看不上,我根本就不去看的”,你不要這樣說,因為一個療法它既然能夠形成,能夠傳播,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人要開放一點的。
我不會用一個療法來標簽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因為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他是用他的人格來工作,而不是用他的技術。他一定有極強的學習能力,像海綿一樣,對所有能夠有助于你更好地療愈別人的東西進行吸收,又把自己變成一個能量的通道。
而且,還不能光學習心理學。哲學啊、宗教啊、科學AI什么的,這些技術你都要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你可以不是它的專家,但是你不能一無所知。
我有一次接待一個來訪,這個小伙子拿一張紙用火星文給我寫了他的那個問題,我完全看不懂,就覺得很受挫。我就問他是什么意思,他一點點地跟我講,我才發現:哇,他這個很高級,傳遞了很多東西。這就讓我聯想到那個道家的符,也是像火星文一樣,它把很多東西湊成一個字。
你不能說你這個太幼稚了,你要你認真地、好好地跟我說。其實他很認真地在跟我說,因為對他來說,那是他最有效的工具。
我也會去學甲骨文,你看甲骨文就有這個特點,一個字相當于現代的好幾個字的意思放在一起。這也算擴展了一下自己的認識。
第六個,就是要去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咨詢師要有極強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本身并不見得能夠療愈到人,但是它可以幫助你理解人。你知道很多關于人的疾病的知識,不表示你能夠理解這個人。要理解這個人必須要靠共情能力。
英文里邊說的know和understand,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
比如說有一只鳥,你知道它叫什么鳥,懂得用各種語言叫它,都不表示你懂它。你只是知道在人的世界里邊,有哪一些符號指向這個鳥而已。你根本不understand,不理解它。所謂理解它,就是你可以忘掉所有對它的指稱,然后你知道它的味道、知道它的顏色、知道它的習性,你看到它時知道它在干啥,那才叫understand。
對一個有抑郁情緒的來訪者來說,你知道關于抑郁癥的所有的知識,都不表示你understand他。這個東西就是要用共情的。
這可能就是精神科大夫和心理咨詢師工作不一樣的一個地方。精神科大夫可能就know的東西多一點,而心理咨詢師可能他understand的東西要多一點,要有極強的共情能力,要能夠嵌入別人的精神世界。
還有最后一個,我還沒有想好用一個詞去描述,我想大概就叫超越性或者精神性吧。
就是,心理咨詢師都要有一點修行人的精神追求,要借事修心,不要把心理咨詢就當成一個世俗化的工作。如果我們把這個工作的原型往前倒一倒,你會發現它特別貼近牧師的工作:要認真的聽啊、要保密啊等等。
如果沒有一個超越性的、個人生活之外的那樣一個東西的信仰,大概你的心理咨詢師做不了很久。
這個不只是在高級階段才需要,我認為每一個心理咨詢師都需要。你要有一種修行人的自我定位,你來人間走這一遭,見各種各樣的生活,對于人性、對于宇宙、對于這些超越性的東西,不應該有一點思考嗎?我認為是應該有一點的,所以我想把它叫做超越性或者精神性。
它可能是需要很多的體驗,要不人你就生不起對于一些在世俗道德意義上的惡人的那種承接的心,你就很想把他排斥到一邊去,不想見他。
當然,有人說對自己要求那么高,這樣不就成了圣人了?其實要求自己成為圣人也不是什么毛病,本來圣人都是可以學而成之——人人皆可以堯舜嘛。你有這個要求,有一個自我的期許,只要不要那么快地覺得自己已經是了,就好了嘛。
我們學古典的這些東西,就是為了成為圣人嘛。你好歹成為一個情緒比較穩定的賢人,也是可以的。
03
咨詢師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我有很多失敗的案例。但是這個失敗,有的時候,咨詢師的視角和來訪者的視角,是不一樣的。
我給你講一個我印象很深刻的我認為很失敗,但來訪者不認為是個失敗的案例。
有一個來訪者,跟著我做了應該有五六年的時間的咨詢,每個星期都會準時來,但每次來都不怎么說話。我嘗試了我會的所有的方法,想讓他跟我講講他的問題之類的,我也隱隱約約感受到了一些他的問題。
但是,我最終也不知道他的問題是什么。
我好像感覺到,我們兩個之間有一個隔閡。他希望有一個人叫咨詢師,在陪著他,但是他并不想跟這個咨詢師說真話。他自己在控制自己的節奏,原本每周他都會來,后來他又調整成兩周一次,再后來調整成一個月一次,最后慢慢地不來了。
最后一次不來的時候,他覺得他自己好了。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好的,我想問這個問題了,但我還沒有問,他就說“其實你也不用問我是怎么好的”,就把我堵回來了。我還挺難受的。
我就在想:他究竟是怎么好的?我在這個過程里邊好像沒有起什么作用?
在他那里,他并不信任我,他也并不想跟我講很多他的問題。我什么手段都用了,甚至催眠我都用過,但他就是不講。他每次來都會自己找一個話題,而且經常換,沒有什么連續性。如果寫這個案例的話,我大概寫不了兩頁。6年的咨詢,很多時候都是沉默,可能一次咨詢都不說一句話,到點他就走。
后來我督導的時候,有一個學生跟我報告說他那個案例老不說話,我想起我這個個案了。
我跟那個學生講,他不說話,不見得就沒有幫助,你就讓他不說話好了。他覺得很好,能夠有一個空間允許他不說話,這是好的。
但當時,我面對我那個來訪時,是不太允許不說話的,我其實是很希望他說話的,我很希望通過我的技術,讓他跟我講點重要的話。
但最終也沒有發揮什么技術,而來訪竟然自己也好了。
這個是10年前的一個案例,如果說有什么啟發的話,就是這個案例告訴我:心理咨詢師別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不要覺得自己能做什么特別的事情,或者用什么特別的技術能力給來訪者提供什么指導。
因為有的時候,來訪者不想要這個,可能咨詢師在他那里,就只是一個符號。
如果說起什么作用的話,就是他在這個經歷的過程里邊,有那么一個叫咨詢師的角色在陪著他。這就夠了。
家庭管心學院簡介:
家庭管心學院是管理心理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二級管理咨詢師和本博士為核心團隊的專業厭學癥心理咨詢機構,管心學院的專業管心師,均具有專業的心理學或管理學專業背景,管理咨詢或心理咨詢的相關證書及咨詢經驗,以”管理+心理“咨詢方式,全方位管心解決青春期孩子以厭學癥為主要表現的一系列問題!青春期,管心贏!學習管心贏心境!
《家庭管心學》是和本博士在中國傳統國學和管理心理學基礎上,融合積極心理學,家庭咨詢,TA溝通分析,認知學派、催眠學派和心理劇等六大咨詢技術,以及十多年的咨詢實踐經驗,形成的專業快速厭學癥心理家庭管心學,利用厭學要管心和家庭管心劇的現場體驗,快速管心逆反、網癮、休學、躺平和自閉等厭學問題,以及強迫、焦慮、恐懼、躁郁和滯郁等厭學癥狀。
#用心管孩子??#管好孩子心
#管事先管人??#管人要管心
#厭學怎么辦??#管心贏蛻變
#厭學要管心??#管心防厭學
#家庭管心學院
#青春期管心贏 #學習管心贏心境
#管心贏 #管心師 #管心家 #管心學
我想告訴你,不論你是缺乏心理學相關經驗卻對心理學感興趣,希望把興趣發展為職業,為自己帶來收入的“素人”;還是已經考了心理相關證書,但缺乏從業技能和工作機會,正在為工作發愁的“咨詢師預備役”。
只要你對心理學感興趣,只要你有恒心、有耐心、愿意付出時間與精力,都有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心理咨詢師,成為一個專業的助人者。
添加家庭管心學院規劃師,免費職業規劃↑
① 專業顧問1V1職業規劃
②全套108頁《管心師入行手冊》
③ 1份管心師執業地圖
想入行該問誰?
試試加入【管心師入行】交流群
備注:入行
適合:所有想成為管心師的朋友
分享:入行資訊、入行交流、個案演示、學習資源
大咖專訪: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行業資訊:丨 丨 丨 丨 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