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2024年已經過半,在消費需求變化以及價格戰的影響下,多數企業因為市場銷量的影響開啟了“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但就是在這種愈發內卷化的市場狀態中,中國品牌新能源車卻逆流而上,表現愈發優秀。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權威數據來看,上半年中國汽車品牌銷量榜前十里面,有多達六個是中國品牌。這其中,比亞迪以160.71萬輛的銷量遙遙領先,而奇瑞、吉利、長安的表現也不俗,包攬了第3-5名,長城和上汽分別是第7名和第10名。反觀曾經強勢的海外品牌,南北大眾的銷量和126.66萬輛,豐田64.47萬輛,本田44.47萬輛,雖然它們依舊榜上有名,但下降趨勢明顯。
出色銷量的背后,體現的是車企多維實力加持的底氣。尤其是在技術上不計成本的巨額投入,更是中國品牌彎道超車的一大利器。過去一年,比亞迪累計銷量302萬輛,單在研發投入上就高達399億元。長安銷量255萬輛,研發90億元。吉利銷量169萬輛,研發 78億元。新勢力也是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研發投入。值得一提的是,“榜一大哥”比亞迪已經建立了11大研究院、10.28萬名工程師為基礎的“技術魚池”,是世界上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全球累積申請專利數超4.8萬項,授權專利超3萬項,平均每個工作日專利申請32項、專利授權15項、獲得專利金獎4項。可以說中國品牌能夠有今天的銷量,對技術的不懈追求是制勝的根本。
不只于國內市場大放異彩,在海外市場,中國品牌的表現也漸入佳境。奇瑞、長城、吉利等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勢如破竹。奇瑞汽車憑借其優秀的品質和設計,在海外市場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其在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多個地區設立了銷售和服務網絡,深受當地消費者的喜愛;長城汽車則以其硬派的SUV車型和皮卡車型在海外市場上獨樹一幟,尤其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市場取得了良好的銷售業績;吉利汽車則通過收購沃爾沃等國際知名品牌,進一步提升了其品牌形象和國際化水平,同時也在歐洲、北美等市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而銷量王比亞迪的全球化進程雖然稍晚一些,但借助于新能源這股東風,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德國、日本、法國、巴西、澳大利亞、阿聯酋等海外59個國家及地區,在泰國、巴西等地接連斬獲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過去一年來,比亞迪汽車出口量超24萬輛,同比增長超334%。與銷量同時上升的,還有比亞迪在國際市場上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憑借著技術實力和產品實力,比亞迪品牌和車型獲得多國媒體和機構頒發的年度獎項,成為世界汽車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新星。
當然,隨著國內汽車市場內卷化程度的加劇,我們也看到市場上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行業卷價格會造成秩序的嚴重混亂”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其實,現階段的中國汽車應當格局放大,團結起來,專注于提升產品力,深耕國內汽車市場的同時向外卷,把資源與精力花在打嘴炮這樣的內耗上是一種浪費。
對此,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也發表了有關《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主題演講。李云飛表示,“中國汽車是越卷越強,越卷越好。第一,我們的技術是越卷越強,過去4年,中國主流汽車品牌的研發投入是四年之前的2.5倍。第二,產品越卷越好,最近的產品和過去三五年去比,自己和自己比,和合資的同行去比,我們的產品確實是越卷越好。第三,我們的服務也是越卷越好,我們的品質是越卷越硬。”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這句話來形容2024年上半年的比亞迪,再也合適不過。即使傳統燃油車產品掀桌子大降價,新勢力之間大打價格戰,自主品牌狂推新能源產品,中外車企一個比一個“卷”,也毫不阻擋比亞迪快速前進的步伐。從E平臺3.0 EVO到DMi 5.0超級混動技術,再到接下來將要到來的第二代刀片電池,比亞迪已憑借硬核科技實力成功圈粉海內外廣大消費者,成為世界汽車行業的一顆璀璨新星。如今,伴隨著全球汽車市場電氣化進程的加速,擁有深厚技術研發基礎和強勁的產品實力的比亞迪,發展勢頭勢必變得更加迅猛,進一步鞏固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領導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