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也別帶回家。
出品 | 逐一財經
題圖 | 金十數據
提及印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簽,有人認為印度是開掛的天堂,也有人認為印度是盛產科技公司CEO的搖籃。
但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印度給人的標簽則是另一種——毫無底線的掠奪。
2007年5月,沃達豐斥資112億美元從和電國際手中收購了和記愛莎67%的股份,并將其更名為沃達豐愛莎有限公司(Vodafone Essar Limited,簡稱“沃達豐愛莎”),但和電國際是通過其設立在開曼群島的CPG投資有限公司(CGP Investments Ltd,以下簡稱“CPG公司”)控制和記愛莎的股份,而沃達豐則通過其荷蘭子公司--沃達豐國際控股公司(以下簡稱“BV公司”)收購了CPG公司67%的股份,從而持有了和記愛莎Hutchison Essar 67%的股份。
但這起交易并不順利,四個月之后,印度稅務機關向BV公司送達了納稅單,向沃達豐發出追繳1200億盧比(約合26億美元)的稅款。
但征收巨額稅收并不是這起交易的終點,在印度政府的操作下,這起交易的稅收征收被追溯至1962年的并購交易 。
沃達豐之外,中國的企業小米也在印度遭遇過被罰沒事件。
小米公司在智能手機市場取得成功之后,開始開辟印度市場并同樣取得成功,但隨后印度執法局指控小米印度公司自2015年起,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遂在2022年4月凍結了小米印度公司約4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
針對印度執法局的凍結,小米公司聲稱其所有運營活動都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合法的商業行為,并表示將繼續與政府部門合作以澄清誤會 ,之后小米通過法律途徑對印度政府提出抗辯。
之后,為應對不可控的地緣風險和市場變化,小米印度公司開始進行裁員并調整業務結構,但此舉并未讓印度政府讓步。此案件被媒體報道和傳播后,印度政府發言稱將重新審視小米印度公司的案情。
2024年,小米印度公司的資產得以解凍,但罰款問題還有待印度官方的最終態度。
而小米之外,其他中資企業在印度也先后遭遇過各種各樣的“被收割”事件。
另一家中國智能手機品牌OPPO在印度市場上,也未能逃脫被印度政府“沒收”資產的遭遇。
OPPO手機是中國著名的手機品牌,為了擴大經營業務范圍,OPPO也選擇了印度作為出海對象。但在OPPO站穩腳跟之后,印度政府則以稅收和外匯管制為由稱OPPO累計逃避關稅近439億盧比,要對OPPO處以巨額罰款。
如果說小米和OPPO遭遇的罰款只是被印度政府看上了錢的話,那么vivo的遭遇,則是被印度政府看上了命。
根據媒體報道,印度政府近期向vivo印度子公司發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通告,要求vivo必須將印度分公司51%的股份賣給印度塔塔集團,但是售賣價格之低,完全超出正常商業邏輯范疇。
如果說印度政府對其他外資企業的“抓手”方式只是罰款的話,那么此次對vivo的掠奪方式就是赤裸裸的搶奪了。根據目前媒體的報道消息,雖然印度政府的這一要求缺乏法律依據,但對vivo公司而言卻別無選擇——根據印度一貫的作風,如果vivo不予配合的話,后者或將對vivo采取一系列強制措施,比如強行關停vivo在印度的生產基地。
果真是“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也別帶回家”。
在中國出海的品牌中,不乏有中資品牌在外國市場備受擠壓和打壓的情況,但大多國家的排擠和打壓起碼還有幾本的法律條款,即便沒有,這些國家也會特意推出一個專門針對此案的法律條款。但在印度,很多被收割的外資企業卻連發聲的地方都沒有,比如當前正受印度政府掠奪的vivo,面對印度政府的低價“強買強賣”一點辦法也沒有。
不僅中資企業在印度市場頻頻被收割,其他外資品牌也鮮有幸免案例。
公開資料顯示,沃爾瑪此前在開拓印度市場時,就因為收到印度保護本地零售商政策,進而最后不得不離開印度市場;而亞馬遜的電商業務,也因為在印度面臨反壟斷訴訟而撤出印度市場;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此前也因為高額的零件進口關稅而遭受虧損而退出印度市場 ……
受此種種“先例”影響,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不再敢輕易進軍印度市場。
根據媒體報道消息,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此前計劃在印度開設工廠計劃,但隨著印度在營商環境方面的方式不斷升級,鴻海科技集團最終也不再推進與印度自然資源集團Vedanta合資的195億美元半導體工廠建廠計劃 。
另一則最新的消息,則是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明確表示對印度已經沒了興趣,此前盛傳的特斯拉將在印度設廠的消息也自然沒有了下文。
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此前與印度官方洽談協商在印度建廠的計劃,但印度方提出特斯拉如果要在印度設廠的話,必須承諾投資至少415億盧比(約合4.97億美元),并在三年內開始在當地工廠生產電動汽車。
如果特斯拉完全按照印度方面的要求投資建廠之后,印度能否故伎重演對特斯拉也進行“印度賺錢印度花,一分也別帶回家”?
從過往的經歷來看,這個風險實在很大。
而沃達豐、小米、vivo和OPPO走過的路,馬斯克不想再走一遍。
— / END / —
歡迎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