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Larry 勵叔
大家好我是Larry。
這是我在高凈值移民的專欄【勵叔吐槽留學】上發表的第7篇文章,其他同系列內容歡迎訂閱我的專欄,更新隨時提醒~
前段時間看一個博主講到,太小把孩子送去美國留學,比如10歲以下,家長又不陪讀,很可能長大以后,這小屁孩就不認父母了。
“形同陌路”,我感覺用在今天的主題上也適合。
最近有幾位家長這樣跟我說:
“老師,美國太危險了,我們不考慮。我們最想去香港,安全一點……”
香港,安全?
記憶將我帶到了2019,讀復旦的MBA時可以選擇去其他學校交換一學期。為了看各種外國公演、便宜的住宿,以及MBA那些帥哥靚女同學,我選擇了香港中文大學。
但很快學校就傳來了個壞消息——由于亂港分子暴亂,去香港的交換取消……
誰能想到,幾年之后,安全已經成為去香港留學最大的優勢和亮點了。
可以看出,安全的評判標準是流動的。
所以,我們今天聊聊留學中的安全問題,主要講一講幾方面:
1、目的地選擇:留學去城市,還是去鄉鎮?
2、交友圈選擇:要防范的是流浪漢,還是身邊人?
3、心理安全:避免高強度競爭,是不是就該去排名更低的學校?
“水深火熱”、“天天槍戰”,然而美國可能比英澳加更安全
提到安全問題,首先要被架到火上烤的,無疑就是美國。
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越發達,社會越文明,治安自然應該越好。
但美國不歸馬克思管,因此在家長的心目中,其危險程度跟那幾個非洲拉美的最不發達國家也差不多。
我之前還不理解為什么,后來偶然看了電視新聞,終于懂了:整個新聞節目的時間,有三分之一都在播報美國的各種暴力犯罪事件。我們對身邊的不幸或許一無所知,但對美國的問題必然是如數家珍。
當然,相比較國內,美國的犯罪率肯定是更高的,但其實這幾個主流留學國家也都差不多,畢竟沒有辦法到處都裝上攝像頭。
根據全球數據庫網站Numbeo發布的2023全球犯罪指數排名,美國“僅”位于57位,而英國66位,澳大利亞68位,加拿大79位。
美國固然領先,但相比較于排名140左右的中國,這幾位都可以稱之為“罪惡國度”了。
但如果因為覺得不安全而限制留學目的地的選擇,無疑是一種因噎廢食。
在一眾危險當中,家長們最擔心的還是美國的持槍問題。
美國的建國者們在憲法修正案中規定,公民持槍的權利是為了保護自由免受潛在的獨裁者威脅,讓私權利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和公權力公平對抗。
聽起來很牛x,但確實也讓來自于禁槍國家的我們,感受到某種危險。
不過身邊的刑事案件,尤其像蘇州的事件,告訴我們,如果真的要進行暴力犯罪,有沒有槍或許并不重要。
而美國也并不是我們想象的,真的可以隨時隨地持槍,否則周立波就不會因為在后備箱被搜到有槍支,而面臨牢獄之災。
事實上,中國同學留學常去的州,比如加州、紐約州、馬塞諸塞州、弗吉尼亞、賓夕法尼亞州、伊利諾伊州等,都是必須要通過嚴格的持槍許可才可以持槍的。
因此,持槍問題對我們同學的威脅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當然,能規避的風險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規避。
同樣,學校所處的社區對安全性的影響也很大。
比如一提到危險學校,就會被提到的芝加哥大學、南加州大學,都是因為學校在城市的市中心,難免和周邊不安全的社區接觸,從而有更大的安全隱患。
南加大
一般來說,越是在城市的學校,由于周邊社區魚龍混雜,安全系數更低;而位于小鎮,甚至直接就是大農村的學校,由于遠離復雜的社區環境,通常就會比較安全。
當然極端情況也確有發生,比如UIUC這樣的鄉鎮地段,也會發生章瑩穎案。
不過我們討論的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對安全因素更為在意的家長,可以選擇那些遠離城市中心的學校。
那么美國哪些學校更安全?我們這里整理了一份美國大學安全排名表,私信添加小助手回復【安全排名】即可領取~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雖然整體安全系數低于英澳加,但或許大學的安全程度更高。
因為美國的大部分大學都是位于各種偏僻小鎮,而英澳加的學校則大都在城市中心。
危險在身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通常女生的家長會更在意孩子的安全,各種糾結這個城市不能去,犯罪率太高,這個國家最好不要去,槍支泛濫。
然而,真正會對孩子造成影響的,不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安全情況、學校所處地區是否安全,而是一個學校內部,也就是同學群體、學校氛圍、以及留學生內部圈子的影響大。
畢竟,每天接觸的人永遠比外面的陌生人有更多、更直接的影響。
就像著名網紅張雪峰有一次連線時跟一個想去留學的女生家長說,他有個朋友本來想送孩子去某國留學,結果聽說該國的留學生中有個“傳統”,每個男生都要交20個以上的女朋友才算“成功”,于是趕緊放棄了去該國留學的想法。
雖然張雪峰沒有說這是哪國,但是從彈幕上我們也能窺知答案,自然是錄取沒有門檻、學習缺少壓力、純玩型留學國家了。
所以,到底是一個在身邊表面善解人意,實則包藏禍心的“同學”,還是一個陌生的、完全不會有人生交集的流浪漢、甚至是黑幫分子,對我們孩子的威脅更大呢?
而說到美國,這個層次就更多了,因為美國社會的“折疊”比中國可能更強烈。
和中國整體來說有著強烈的同一性不同,聯邦制的美國在區域、階層上的分化更加嚴重。
可以說,不同的美國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中。
這就是為什么,一方面,美國可以在高科技和經濟制度上領先全球;但一方面,又有各種“用消毒水防治新冠”或者不會基本算術的梗。
好消息是,我們留學生在大學里以及私立高中里經常接觸到的,主要還是來自于精英階層的同學,而且越是排名高、越是昂貴的學校,精英的比例就會更高。
我反復強調,學校錄取的高難度、學校昂貴的學費,固然讓我們覺得難以接受,但是其實,反而也正是我們在留學選擇中要去追求的。
因為這些門檻已經幫你篩選了一遍,能夠進入這些學校跟你的孩子做同學的,應當也是足夠聰明和足夠努力、有一定紀律性、來自精英家庭的孩子。
這些同學都將成為孩子寶貴的人脈,也許會成為未來孩子成功最重要的資源。
但如果我們直接奔著錄取難度低、并且學費還便宜的,比如現在相當火的諸如馬來西亞、白俄羅斯的大學,去留學,那可能除了混一紙學位,真的沒太大意義。
不如真跟上某位網紅留學博主的節奏,去學個開大卡車之類的,最后留在當地的幾率還更大。
被忽略的安全隱患: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除了環境安全,還有一個其實才是更重要、各位送孩子出國的家長一定要意識的,對我們孩子人身安全最大的威脅永遠不是外界環境,而是孩子的內心。
如果沒有處理好孩子的心態問題,很可能一送人出國即成為陌生人,孩子直接銷聲覓跡,不跟父母聯系。
現在的孩子生活富裕了,但好像心理出狀況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了,抑郁癥的發病率似乎比過往任何一代人都更高了。
而留學的孩子因為要遠離父母、親人和從小到大的小伙伴,一個人去往陌生的地方求學,要承受學習和生活雙重壓力,這方面的隱患其實更大。
所以,家長們也需要在這方面做好準備。
首先,在選擇去哪讀什么學校上,就要把孩子的心理健康考慮進去。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家長,孩子在QS世界前三的大學讀生物化學,每天晚上打電話就是哭,學習的壓力太大了。
畢竟,英國也不搞美國通識教育那一套,大一還能學點什么恐龍研究緩一緩,直接上來就是硬核專業課,壓力確實大。
我說可以轉學啊,去輕松一點的地方,但對方又舍不得放不下。
另一個學生,去了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一所USNews排名前20、以招生時喜歡SAT高分而聞名的、學生以南方白人為主的大學,結果發現周圍的同學都是每天認真學習卷GPA、彼此間都不怎么交流,結果在這個環境中就真的抑郁了,休學一學期轉學到USC了。
當然,這里有個經典誤解,認為我只要去排名高的學校就壓力大,去排名低的學校就壓力小。
我還認識(沒想到我的百寶箱案例挺多吧)一個家長,就說他家孩子很脆弱的,最怕卷了,不用追求排名,去了名校壓力太大也不好,最后去了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
一所在錄取時都是各種Pre-Science, Pre-Social Science, Pre-Engineering,要在大二根據GPA搶專業的、各種想選的課選不上并且上課各種幾百人大班課的、成績需要curve所以考了95也可能拿B的大學。
前綴有點多,簡單來說就是:學校太大、學生讀書體驗差。
是不是真的要求降低了,孩子去了一個4、50名的大學,就會活得很輕松?
實際上,如果我們去了一個排名很高的大學,比如哈佛,哪怕你再擺爛,哈佛的名氣也許就已經夠你吃一輩子了,你并不需要有多卷。
但如果我們去了一所普通的大學,那你就要準備好未來可能要“還回去”。
要繼續求學、要好就業,你就得卷GPA、去艱難的競爭留給你們學校本就為數不多的實習機會,我感覺很可能其實會活的更累。所以我們申請,都會盡量往上走。
其次,在國內的高中階段、留學之前,就應該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獨立生活和學習的能力。
我們每年暑假都會開集訓班,有的家長就很放心地把孩子送過來,而有些家長則很擔心,沒有父母陪、沒有父母照顧,孩子的安全和生活問題都怎么辦呢。
但其實,這種經歷,都是某種程度對他未來獨立生活和學習的一種鍛煉。
就像一幅著名考研英語考過的漫畫里說的一樣,“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雨”。
家長們要意識到,孩子總有一天要走出去獨立生活的,越早一點放手,給孩子多一些獨立生活的經歷,培養他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就越有利于他們在未來的留學生活。
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心態并做好準備
最后,引用羅曼羅蘭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熱愛它。”
安全確實很重要,但哪里又能有100%的安全呢?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完美,我們能做的,只有接受、適應、改善這種不完美。
留學規劃,不能只追求性價比,而要做好萬全準備:以后是在當地定居還是回來,學哪個學校的哪個專業不會被說“水”?來找Larry勵叔聊一聊!私信回復【留學】即可獲得《留學白皮書》并開始為你規劃留學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