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央行連續發了四個公告,大家可以先看下。
但有意思的點是什么呢?
雖然降息的預期給到了,看上去給了老百姓好處,但實際老百姓并不太買賬。
因為你仔細去看就好了。
這波紅利,只給了新買房的用戶,而之前存量房貸用戶,沒有享受到多少紅利。
就約等于什么吧。
在銀行眼里,老客戶就根本不算人。
北京和上海的銀行最近下調了首套房貸的利率,到了3.4%了,二套房貸利率現在是3.6%,
如果你是體制內,利率還可以繼續往下談,也能低,而且有些地方公積金貸款,已經能做到2.85%了。
但與之對應是什么呢?
現在存量房貸用戶,房貸利率還是很高。
雖然我們這邊號稱每年年初會調整一波,但調整下來普遍也都在4.2%左右,比起現在的房貸利率高出至少30%。
大家知道這里的差距有多大嗎?
同樣是30年還款期限,按4.2%利率計算,還款利息是76.05萬,而按2.85%計算,還款利息就是48.88萬,差距了接近30萬,平均每年要多還一萬塊。
現在花一萬塊錢很容易,可是想要掙一萬多塊,那可是太難了。
這么大的差距,你說現在還在還房貸的人能受的了嘛?
過日子的朋友都清楚,一個月少還1千塊,多還1千塊,那對自己的生活可是有質的影響。
所以老百姓普遍感覺到,現在銀行都是在搞雙標。
降存款利率的時候,這邊出公告,那邊就執行,而到了降低貸款利率,就要說一年變一次。
賺錢的時候,一聲不吭。
讓利的時候,一毛不拔。
而且就是要降低存量貸款利率,也是在1月份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因為這樣,銀行用戶就要按老標準多付一年高額利息。
其實這樣做的原因也不難理解。
對銀行來說,存款利率是成本,貸款利率是收入。
存款利率降了,銀行吸儲的成本就低,肯定趕著做,而貸款利率跌了,收入也跟著跌,銀行就沒有這個意愿去做。
而你看到這可能會問,那既然貸款利率對應銀行收入,那為什么銀行現在還是要降貸款利率呢?
很簡單,因為現在沒人愿意貸款了。
現在房價跌個不停,愿意買房的人少了,銀行為了讓更多人貸款,所以愿意降利率。
畢竟銀行也清楚,少賺點總比沒得賺要好一點。
但這也是大家對銀行最不滿的一點。
對有意愿買房的新用戶,銀行的貸款利率是一個勁往下降。
但對于那些已經上了車的老用戶,銀行的貸款利率是一點都不想跟著降。
當然了,這種新用戶是上帝,老用戶是肥羊的做法也不是銀行一家的做法。
在咱這邊,幾乎所有商業模式都是如此。
就比如說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淘寶,拼多多,京東吧。
你是新手,算法直接給你最低價,你是老賣家,不好意思,殺熟機制了解一下。
你知道最離譜的點是什么呢?
在我們這,你對一個品牌越忠誠,你被切割的越狠,因為一旦被數據算法監視到你習慣在這一家買東西,等待著你的,就是算法的無限廝殺。
怎么廝殺?
你去買的時候,比其他人都貴。
所以你在咱這,就不能太忠誠,拼多多買,淘寶買,京東買,你才有統戰價值。
然后回到房貸這個政策上,你知道為什么銀行愿意給存量用戶降低房貸嘛?
不是銀行想讓利,而是再不降,大家都提前還貸了。
大家明白了。
在咱這,大家不要看著銀行動不動打著實體經濟、讓利的口號就信了。
你要清楚,銀行所謂的讓利口號就跟各大電商的所謂優惠政策一個性質。
看上去,電商給了你5000塊優惠。
你再一看,原來是買蘭博基尼便宜5000塊。
之前銀行的讓利也是這樣。
說是支持實體經濟,然后你去貸款,沒抵押物,一毛不放。
說是支持個人生活,然后你去申請貸款,低息也不行。
你要記住一點。
銀行所謂給你讓利,給你降貸款利率,不是銀行好心。
而是因為有人提前還貸,把銀行逼到這個份上。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