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衣服應注意的問題
⒈ 黑色衣服不安全嗎?
網上傳言“貼身衣物最好不要買黑色的”,因為穿著時容易褪色,得癌癥的機率會比較高,這是真的嗎?
這一說法的關注點,其實就是黑色服裝的染色安全性問題。
目前,紡織行業使用的染料(包括黑色染料),主要為化學合成染料。我國國家強制標準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明確規定了“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強制標準GB19601-2013《染料產品中23種有害芳香胺的限量及測定》從源頭上規范了我國染料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確保紡織服裝產品染料的質量和安全生產。
所以,只要是質量合格的服裝,無論色彩如何,都是安全無害的。“貼身衣物最好不要買黑色”的說法站不住腳,符合國家安全技術規范的紡織服裝產品完全可以放心選擇黑色。
⒉ 有的衣服“聯苯胺”嚴重超標
“聯苯胺”在衣服染色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在與人體皮膚長期接觸過程中,有害成分被皮膚吸收,在特殊條件下分解產生20多種致癌芳香胺,形成致癌芳香胺化合物,通過活化作用對人體造成危害,導致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盂癌等多種惡性疾病。
⒊ 新買的衣服有必要洗嗎,為什么?
不少人有這種習慣,新衣物買回家后,不經過清洗就直接穿上(有的甚至在辦公室拆開就穿上了)。這里要提醒大家,新衣服上可能殘留防皺處理時的致癌物——甲醛。
我們有時發現在新衣服上有一股異味,這就是甲醛,它是在高壓、高溫環境下,讓甲醛分子與棉纖維分子結合,可產生防皺效果。但是如果處理過程不夠嚴謹,或處理后清洗不凈,會造成甲醛單體由布料中釋放出來,甚至布料本身就有甲醛。
甲醛的短期危害主要有兩種,首先是刺激呼吸道及皮膚,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可能使人出現流淚、干咳、喉嚨刺痛、惡心等癥狀。還可以致癌。
其次是引發皮膚過敏,有的人穿了新衣服后會覺得皮膚發癢,這很大可能是殘留的甲醛引起了皮疹和瘙癢。
判斷是否會致癌,要看甲醛與人體的接觸濃度和接觸時間。導致癌癥發生的甲醛含量是4毫克/公斤以上或平均濃度在1毫克/立方米以上,有檢測數據表明,新衣服可能釋放0.012~0.426毫克/立方米的甲醛。
可以看到,新衣服上殘留的甲醛,釋放量遠遠小于甲醛的致癌量。所以,大家不要被“新衣服上甲醛會致癌”的說法嚇到,只要是符合國家生產標準生產的衣服,就不太可能出現因為沒洗就穿而致癌的事情。
⒋看清衣服標簽再買,有3類衣物要格外注意
在衣服標簽上,“安全類別”會用A、B、C來分類。大家購買衣物時一定要注意看吊牌上的字母,根據標簽來選擇。
A類是嬰兒能使用的紡織產品,如尿布、高檔內衣、睡衣、床上用品等,其甲醛含量要求低于20毫克/千克。
B類是可以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短袖、襯衣、裙子、襪子等,甲醛含量要求低于75毫克/千克。
C類是不能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紡織產品,如外套、桌布、窗簾等,甲醛含量要求低于300毫克/千克。
此外,購買這3類衣物要格外注意:
⑴ 免燙服裝
免燙服裝的賣點之一是“好打理”,但是為了達到免燙的效果,這類服裝往往會使用甲醛,以達到防縮水、改善面料、保持印花和面料印染持久等特點。
⑵ 染色牛仔褲
為了達到染色、做舊等效果,很多牛仔褲會使用高濃度高錳酸鉀來洗色。高錳酸鉀有一定的腐蝕性,再加上抗皺作用的甲醛,如果直接穿,可能不利于健康。
⑶ 顏色太深的貼身衣物
在購買一些比較貼身的衣物,如內衣褲、保暖內衣時,盡量避免挑選紅、紫、黑、藍等深色款式,而應該選擇淺色、柔軟的款式。因為深色貼身衣物在染色過程中往往使用了更多的染色劑,這樣人體接觸染料中有害物質的機會就越大
二、羽絨服的選購和養護
購置羽絨服要睜大眼睛,一定要認準這幾點,不然再便宜都不能買!
⒈ 羽絨服上沒有這幾個字再便宜也別買!
我國于2022年4月1日正式實施新版羽絨服裝標準,它最大的亮點是把“含絨量”改為“絨子含量”。
只有絨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稱為羽絨服。
在一定羽絨重量下,絨子含量越高,蓬松度、保溫效果就越好。采用“絨子含量”有利于識別羽絨產品質量優劣,避免不法商家以次充好。
此外,我們還可以查看羽絨服的成分標簽上執行標準是否為GB/T14272-2021,再根據絨子含量、填充物種類、充絨量等來挑選羽絨服。
看標簽含絨量大于70%,充絨量越明確越好。
看回彈速度,回彈速度越快越好。
聞味道,越沒異味越好。
揉捏羽絨服看扎手程度,越不扎手越好。
揉搓有線部分,越不鉆絨越好。
看標簽上的執行標準,認準字母GB。
⒉ 羽絨服領子口這塊布的作用
羽絨服的領子上有一塊巴掌大小方形的布?你知道這塊布是干嘛用的嗎?
當備用布:穿羽絨服時不小心被鉤破了一個洞,這可怎么辦?好好的衣服因為一個小小的缺口就扔掉不穿,太可惜了。這時可以把領子上的這塊布剪下來,縫補在劃破的地方,因為領子上那塊布和羽絨服布料一模一樣,也是一個顏色。這樣即使羽絨服破洞了也看不出痕跡,解決了很多人的煩惱。
⒊ 羽絨服局部位置清洗
如果你的羽絨服只是領口、袖口等部位臟了的話,只需要自己制作一個干洗劑就可以啦。
第一步:準備一個噴壺,裝入半壺的清水;再倒入一瓶蓋的洗潔精。
第二步:倒入兩瓶蓋的白醋,搖晃均勻后自制羽絨服干洗劑就做好了。
醋酸能中和偏堿性的洗滌劑產品,不傷衣物還能使羽絨更蓬松。
第三步:將要清洗的羽絨服部位噴上自制干洗劑,再用搓澡巾來回地擦拭,污漬很容易就被清洗掉了。
如果擔心有洗潔精和醋味殘留,可以用濕毛巾再擦擦,最后用吹風機吹干即可。
⒋ 整件清洗羽絨服
第一步:在清洗羽絨服之前先準備一盆大約30°~40°的溫水。
第二步:浸泡羽絨服,再用牙刷沾取適量的牙膏,對較臟的幾個部分進行不斷的刷洗。
第三步:水里再倒入適量的白醋,攪拌均勻后把羽絨服放在水中浸泡10分鐘。
第四步:10分鐘之后,用羽絨服清洗液,從局部易臟的部位袖口、領子、衣襟到羽絨服的整體清洗。
刷洗后再過2~3次的清水,將泡沫完全去除即可。
由于羽絨服材質的特殊性,千萬不要像扭麻花式的擰干,要順著羽絨服走線的紋路把水擠干,然后放到干燥通風的地方晾干,不要陽光直射。
曬干的羽絨服會比較扁,這時候可以用衣架或者手輕拍羽絨服,慢慢的,羽絨服就會恢復蓬松的狀態了。
洗滌晾曬羽絨服一定要選擇一個好天氣,及時充分晾干,防止羽絨發生霉變。
三、毛巾用久了為啥會變硬?
居家生活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毛巾使用多次之后都會變得干硬,在洗臉的時候都會覺得硬硬的,覺得非常的刺臉。下面從化學角度說說原因及解決辦法:
⒈ 毛巾變硬的原因
造成毛巾發硬板結的原因并不是毛巾沒有洗干凈,主要是我們的生活用水中,往往溶解有許多種礦物質,水中游離的鈣、鎂離子與肥皂結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鈣鎂皂粘附在毛巾上,時間久了,這些沉淀物就會一點點兒地積存在纖維中間,使毛巾變得干硬。另外長時間的污垢殘留積累也是變硬的一個原因。這樣越積累越多,我們也就感覺到毛巾變硬了。
⒉ 毛巾硬了怎么辦
⑴ 將淘米水(第一、二遍)倒入鍋中,把毛巾放進去煮,燒開后再多煮一會就行了。經過這樣處理的毛巾會變白,變柔軟,變得比原來厚,會有淡淡米香。
⑵ 把毛巾放在洗滌液熱水中,煮或燙5分鐘后,再趁熱洗干凈就可以了。
⑶ 毛巾每隔一段時間用肥皂、洗衣粉或堿液煮沸數分鐘,可防發硬。煮沸時毛巾應全部浸水中,以免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而降低柔軟度。
⑷ 在洗毛巾時,將毛巾放入搭有濃肥皂液,醋水或堿水中煮沸片刻,煮的時候應該使皂液淹沒毛巾。然后再用清水,溫水依次漂洗數次,帶著水晾于通風處。晾干后,毛巾就會恢復柔軟。需要提醒的是毛巾不可長久地在太陽下曝曬,一般晾在通風處自然晾干比較好。
⑸ 毛巾科學消毒法:將毛巾先用開水煮沸10分鐘左右,再用肥皂洗滌,然后用清水充分洗凈,最后將毛巾折疊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5分鐘。
⑹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醋精,將醋精配成1:4的溶液,量不要多,漫過毛巾就行,浸泡5分鐘后,再進行搓洗而后用清水漂洗干凈即可。或往水里放堿,毛巾放里面,一直煮,煮完水洗一下,毛巾就變得毛茸茸的啦。
四、每次脫衣服,為什么腿上都有很多皮屑脫落?
有些人在夏天的時候是小仙女,而入冬后皮膚狀況就開始變差,尤其是天氣越來越冷的時候,如果臉部皮膚保養不當,很可能會變得非常干燥。其實,冬天受傷的不僅僅是臉,還有我們身上的皮膚。
比如,把衣服脫掉時,小腿上老有一層白白的皮屑,看起來怪嚇人的。那么腿上為什么會有白色皮屑脫落?
⒈原因
為什么腿上會有白色皮屑?
因為脫屑,很多人聯想到“銀屑病”,雖然銀屑病患者也可以刮脫下來一層銀白色的鱗屑,但往往伴有其他皮膚損傷的癥狀,如果只是單純的脫屑,就不是銀屑病。
造成秋冬季節皮膚脫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 皮膚干燥
這并不是皮膚病,而是季節變換后皮膚的一種正常反應。
夏天的時候汗液多,油脂分泌旺盛,皮膚可以保持濕潤,不容易干裂,而到了冬天油脂分泌減少,氣候干燥,皮膚缺水缺油,無法在表面形成保護膜,表皮的角質層起皮、開裂、脫落,就成了我們看到的白屑。
⑵ 缺乏維生素A
還有一個重要可能性,說明你體內嚴重缺乏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一種微量元素,也叫視黃醇。在身體中起到維持視力、維持上皮細胞和保護皮膚粘膜完整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作為一種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維生素,在身體調節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維生素,能夠維持身體正常代謝,當然,也容易缺乏。
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會患上營養障礙性疾病,主要的表現就是皮膚干燥、粗糙,有很多凸起的小顆粒,皮膚看起來就像魚鱗片,在摩擦接觸中會掉落大量皮屑。
維生素A是維持皮膚組織的重要營養元素,包括呼吸道、消化道內部的上皮組織。剛開始缺乏維生素A時,癥狀比較輕,多會干燥、瘙癢、掉皮屑,如果不加以護理,不及時補充還會導致皮膚角質層增生,出現皮膚丘疹,在冬季癥狀還會加重。
體內缺乏維生素A,不僅會帶來皮膚問題,還會影響視力。剛開始可能只是視力下降。但如果不重視,維生素A過量缺乏會導致夜盲癥,患者在黑暗的環境中無法看到物體,行動受限。
所以,當身體出現皮膚和視力問題時,最好及時補充維生素A。
⒉ 如何補充維生素A?
在維生素的大家庭中,很多種維生素我們人體都不能自己合成;除吃維生素A類藥物補充外,但其實生活中的很多食物中也含有維生素A。
⑴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動物肝臟、魚肉、奶制品,還可以從深綠色蔬菜中補充,韭菜、菠菜、生菜等等。
另外還要補充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可以促進維生素A吸收,胡蘿卜、番茄、南瓜、柑橘等都是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
但是在食用這些食物的時候要注意,盡量簡單一點,不要用過于繁雜的手法處理,因為維生素A容易流失,如果流失多了,人體對它的吸收就會減少。
⑵ 微量元素檢查
如果是嚴重缺乏維生素A,光靠飲食補充見效慢,就要先做微量元素檢查,查找缺乏維生素A的病因,根據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如果你不僅缺乏維生素A,還有其他營養元素缺乏癥,需要一同補充。
⒊ 腿上出現白屑,如何改善?
皮膚干燥脫屑,秋冬養護注意這些事:
⑴ 洗澡水別太燙
聽說男女最大的區別是洗澡水的溫度,女生的洗澡水溫度到了男生那里簡直要燙傷!雖然每個人的體感不太一樣,但一般說來,40攝氏度的水溫就可以了。太熱的水,會破壞表面的皮膚,讓皮膚更容易干燥。
冬天皮膚本來就容易缺水缺油,若是洗澡過于頻繁,會加重皮膚缺水,一般來說冬天保持一天一次或兩天一次的洗澡頻率就可以,過度清潔反而會加重皮屑產生。
⑵ 多喝水,多吃蔬果
冬天很干燥,人體很容易缺水,多喝白開水不僅能夠幫助皮膚恢復水潤光澤,還能緩解口渴,讓身體更健康。
另外還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在補充水分的同時也補充了維生素。
⑶ 涂抹保濕乳
很多女生洗完澡會精心呵護自己的臉,卻忽視了腿。如果也給腿上抹點身體乳、護膚霜之類的東西,可以有效對抗干燥。
皮膚在洗澡過程也會流失一部分水分,再加上肥皂或沐浴液,很容易出現干燥、緊繃的情況。因此洗澡后,在皮膚上涂一些乳液,減少身體水分的流失。
建議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乳液,油性膚質的人應選擇控油保濕產品,干性膚質應選擇補水保濕產品,敏感膚質的人應避免酒精成分,防止皮膚癥狀加重。
如果白屑的情況還是沒有好轉,建議到醫院檢查,查找病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