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巴黎奧運賽場上的一幕讓無數中國觀眾為之揪心。體操男團比賽中,蘇煒德兩次意外脫杠,將原本巨大的優勢拱手讓出,本以為穩了的男團金牌瞬間拱手讓出。這一失誤不僅讓隊友們難以置信,更讓許多支持者感到遺憾和痛心。然而,這已經不是蘇煒德第一次在大賽中出現這樣的重大失誤。作為一名專業心理咨詢師,我想帶領大家一起探討這背后的心理壓力,并為類似情況提供一些有效的釋壓建議。
蘇煒德作為一名頂級體操運動員,代表國家出戰奧運會這樣四年一度的全球最高級別賽事,承載了無數人的期望。從教練、隊友到觀眾,每個人都希望他能夠在賽場出色發揮。這種期望無形中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學研究表明,高期望往往會導致焦慮,而高焦慮則會直接影響運動員個體的表現。
而且每一次在大賽中的重大失誤都會加深蘇煒德的自我懷疑,進而產生恐懼感。尤其是在經歷過大賽數次掉杠的重大失誤后,這種恐懼會在比賽中變得愈發強烈。當個人對自身能力缺乏信心時,往往會在關鍵時刻表現失常。這里我們就不得不檢討體操隊的內部選拔機制,為什么一個會選擇屢次在大賽掉鏈子的他作為替補征戰奧運,真的沒有其它人選了么?
同時現代媒體的傳播,使得每一個失誤都會被無限放大,并迅速傳遍世界。這種公眾的關注和評價無疑會給運動員帶來額外的心理負擔。社會比較理論提到,個體在與他人比較時,往往會感到壓力和焦慮,可以說這二次掉杠,從個人名字到失誤畫面,一下就被全國民眾所熟知,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對每一個運動員的抗壓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戰。
根據蘇煒德屢次大賽中的掉鏈子表現,我相信他并沒有發揮出日常訓練水平,更多的原因應該還在于心魔,還是他個人內心的心理素質層面存在問題,而很多朋友也有這樣類似的經歷,日常表現都很棒,一到重要時刻或關鍵場合,在壓力和聚焦之下就掉鏈子,這里作為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我給予建議:
首先還是建議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環境壓力。通過認知行為療法(CBT),可以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增強自我效能感。例如,幫助個體建立積極的自我對話,減少自我懷疑,從而提升自信心。
其次是進行放松訓練如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放松(PMR)、正念和冥想等,可以有效緩解個體的焦慮和緊張,能夠幫助大家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從而提高表現。
同時我們可以將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控制難度并逐步完成,有助于減少壓力。例如這次蘇煒德可以將比賽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視為一個小任務,逐步完成,而不是一次性想著完成整個比賽環節。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我們個體的心理負擔,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度。
最后請一定建立一個強大的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和教練乃至團隊心理咨詢師的支持,對于我們個體特別是我們的運動員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通過與信任的人分享壓力和困惑,大家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從而更好地應對各種壓力。
比賽總是有遺憾的,這就是競技的魅力,但蘇煒德的多次在重大比賽中的失誤應該更是其心理壓力的體現。通過科學的心理輔導和有效的釋壓方法,我們是可以更好地應對壓力,提升表現。如果你也在生活中面臨類似的壓力和挑戰,不妨試試上述方法,或者聯系我,讓我們一起找到適合你的釋壓之道。
關注我,我將持續分享更多心理學知識與實用技巧,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應對各種心理挑戰。
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對蘇煒德的失誤和體操男團痛失金牌,您怎么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聊聊!希望能看到您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