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央視軍事
北京時間2024年8月6日下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極軌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這是千帆星座的首次批量組網發射,也是俗稱的“中國版星鏈”批量發射首秀。(另有其他星座,常被統稱為“中國星鏈”)
社會及行業對本次發射十分關注,甚至不少媒體在8月5日就“搶發”了新聞。
千帆星座的業主方為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垣信衛星),2020年3月由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聯和投資)牽頭發起設立。
關于千帆星座的前世今生,則有頗多故事。
導讀
01 ||緣起松江
02 ||G60往事
03 ||新計劃:千帆星座
04 ||糾結、搶占與考題
緣起松江
G60原本為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滬杭高速公路),從九年前開始,有了新的含義。
2016年5月,上海松江區提出“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的概念:即圍繞G60高速公路布局了9個產業區,打造1.0版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推動科創驅動“松江制造”邁向“松江創造”。
自此,G60播下了種子,開始了逐步升級。
進入2017年,松江開始主動與浙江杭州、嘉興攜手,商討成立跨區域科創走廊。
7月12日,三地簽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協議》,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進入2.0版。名稱也更換為“G60科創走廊”。
這也是國內較少見的異地聯動合作方式,從當時的輿論觀點和后續的實際影響來看,對常態化合作機制、推動產業鏈布局產生良好效果。
“雖然‘上海松江科創走廊’變成了‘G60科創走廊’,少了4個字,但意義更加重大。”時任松江區委書記的程向民不無感慨地說。
不論從政策指導、產業落地、企業合作還是地方支持,G60星鏈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
2018年6月1日,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在上海松江舉行。
上海市松江區,浙江省嘉興市、杭州市、金華市、湖州市,江蘇省蘇州市,安徽省宣城市、蕪湖市以及合肥市,在滬簽署共建共享G60科創走廊戰略合作協議,上述九地市共同審議并發布了G60科創走廊總體發展規劃3.0版。
《G60科創走廊松江宣言》發布,確定了新定位、新布局、新舉措。
在歷經1.0版“源起松江”、2.0版“聯通嘉杭”、3.0版“九城共建”后,G60逐漸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重要平臺。
2018年11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4月,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的目標。
G60科創走廊的“朋友圈”聲勢越來越大,而其與衛星星座的關聯,則是若隱若現。
G60往事
草蛇灰線,雪泥鴻爪。
盡管前幾年極少見到G60星鏈的相關媒體報道,但從網絡公開信息中,還是能看到許多“痕跡”。
2017年,G60科創走廊就開始了合作星座計劃。(G60星鏈為后續提法,彼時星座正式名稱未公布)
網絡博主DongfangHour發文透露,最初規劃的星座合作方KLEO公司,由四方共同參與,分別負責頻率軌道,參與投資和衛星設計制造。
圖源/DongfangHour
2019年11月,快舟一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2顆通訊測試衛星(阿爾法a/b衛星)。
當時的新聞報道為:“兩顆衛星是全球多媒體衛星,由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交付,用戶為德國公司,主要用于Ka頻段通信技術試驗。”(不知道此處的德國公司是否為前文的KELO公司)
彼時,國內的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航天科工,正忙于各自的鴻雁全球衛星星座和虹云工程;現在廣受關注的星網集團公司尚未成立;SpaceX的星鏈(Starlink)也剛發射第二批60顆衛星。
圖/快舟一號甲和長征六號火箭
2021年8月,兩顆更大的試驗衛星G60號、松江號(貝塔a/b衛星),搭載長征六號火箭從太遠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后續計劃發射首期24顆組網衛星并投入商業運營。
根據當時媒體報道:未來幾年,項目還將陸續計劃實施72顆、228顆和最終600顆衛星的組網,打造真正覆蓋全球的“衛星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為全球用戶提供高速、實時、安全、可靠的綜合性寬帶連接服務。
不過,按博主DongfangHour的說法,中方否認此次發射和2019年發射衛星的德國公司有關。
圖源/DongfangHour
然而,世事難料。
2021年底,星座建設因故又發生了變化,后續再無發射消息,原計劃的初代星座擱淺。(具體原因多種說法,避免產生爭議不一一列舉)
這里還有個小插曲。2023年9月,環球網報道《德政府禁止中國公司全面收購德一家衛星初創公司,原因不明》,而這家公司的名字叫:KLEO。
Kleo Connect公司成立于2017年,旨在研發一款中德合作的產品,以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Starlink)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競爭,該公司曾計劃在2028年之前將約300顆衛星送入1100公里左右的軌道,通過先進的激光通信終端相互連接,實現與地球的互聯。
G60“登場”
在2021年11月的第四屆“進博會”上,長三角G60科創九城聯合發布了“G60星鏈”計劃。
隨后的11月26日,“G60星鏈”產業基地啟航儀式在松江區舉行。松江區、聯和投資、臨港集團三方共同宣告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啟航。
當時,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向媒體表示,將打造以“G60星鏈”為代表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形成具有國際國內引領效應的“天地一體、萬物互聯”衛星產業標桿示范。
活動后,總投資6.7億元的全球數字化衛星制造超級工廠開建。
公開報道顯示,G60星鏈”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占地面積120畝,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將建設數字化衛星制造工廠、衛星在軌測運控中心、衛星互聯網運營中心。其中,衛星工廠的設計產能將達到300顆/年,單星成本將下降35%,預計于2023年投入使用。
圖/2023.12格思衛星工廠竣工、首星下線
按照規劃,G60產業基地項目分三期建設,“十四五”期間完成“152”工程:即建成1個全球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成面積超500畝的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形成規模超200億的衛星互聯網產業創新應用生態。
在大規模基建的同時,千帆星座的故事也在進行。
新計劃:千帆星座
盡管經歷了曲折,但“G60星鏈”發展并沒有停下腳步。
2023年,星座計劃已從最初的72顆衛星版本,調整為2023年7月的短期1296顆、遠期12000顆。
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在7月25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松江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海松江將打造低軌寬頻多媒體衛星“G60星鏈”,實驗衛星完成發射并成功組網,一期將實施1296顆,未來將實現一萬兩千多顆衛星的組網。
程書記的發言,一直以來被諸多媒體關注并報道,也是最早披露上海G60星鏈“1.2萬顆星座”的信息源之一。
“千帆星座”登場
在國際電信聯盟(ITU)官網查詢,恰好可看到一組數量為1296顆的頻率申請,側面也印證了程書記的信息。(或許是外界認為G60星鏈就是千帆星座的原因之一)
當時申報的星座名字為:SAILSPACE-1,這可能也是“千帆星座”的名字第一次亮相。
圖/ITU,2023.4
同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
其中提出,提升商業星座設計建設運營能力。積極爭取衛星互聯網、綜合時空(PNT)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大力支持千帆衛星星座、智慧天網、高頻數據交換系統(VDES)等星座組網建設。開展衛星測運控平臺建設,為多頻段、不同軌道各類衛星系統提供發射段、在軌運行的測運控管理服務。
至此,千帆星座逐步成為上海星的代表。坊間不少人也認為,千帆星座就是G60星座的另一種稱呼。
不過,據垣信公司人士反饋:千帆星座并非G60星座,G60是由上海松江區政府所主導的產業鏈的代號。
調整、提速
隨著政策支持的態度逐步明確,垣信衛星加快了業務節奏。其規劃的“商業低軌寬帶衛星星座”此前已獲得發改委項目核準許可,從管理上獲得了“認可”。
2023年底,其投資的格思航天獲得A輪6億融資;接著在2024年初,垣信也宣布獲得67億A輪融資,這也是中國衛星企業歷史上最大一筆單輪融資。
外部進展的同時,垣信衛星內部也在變化。
據接近業務的人士透露,進入今年二季度,垣信內部還進行了一次人員及架構調整。
圖源/天眼查
天眼查顯示,2024年4月,垣信衛星董事人員新增卜智勇,張琦退出。
經查詢公開信息可看到,卜智勇原為上海瀚訊公司董事長,而上海瀚訊和垣信的共同股東均為聯和投資,上海瀚訊還是千帆星座衛星載荷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企業高層變化往往預示著新的速度或戰略,很快在5月的南京C3安全大會上,傳來新的消息。
15000顆,2030年
5月,南京C3安全大會,上海垣信衛星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陸犇表示,千帆低軌衛星星座于23年啟動建設,星座包括三代衛星系統,采用全頻段、多層多軌道星座設計。第一階段計劃到2025年底,實現648顆星提供區域網絡覆蓋;第二階段到2027年底,648顆星提供全球網絡覆蓋;到2030年底,實現15000顆星提供手機直連多業務融合服務。
這是垣信衛星官方首次公開介紹千帆星座計劃(也是目前的最新版),明確提出:2030年底實現15000顆衛星,方向為手機直連多業務融合服務。
圖/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 垣信衛星展臺
如此龐大星座計劃,十分考驗生產制造能力,需多方保障。
千帆星座衛星的制造方包括格思航天、上海微小衛星研究所等。
其中,格思航天為垣信衛星與中科辰新共同發起設立。
2023年12月,格思航天G60衛星數字工廠正式投產并實現首顆批產衛星下線,年產量預計可達300顆。今年4月,格思航天總經理曹金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可實現大約1.5天生產1顆衛星,未來幾年會陸續發射一千多顆衛星。
圖/格思航天公眾號
從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的信息看,格思航天負責承接來自垣信衛星的量產衛星設計制造和衛星核心組部件研發設計業務。
糾結、搶占與考題
糾結的垣信
自去年以來,垣信衛星逐步被大眾所知曉。
特別是今年6月,垣信衛星公司總裁莊曉琦公開接受媒體采訪,幾乎等同宣布了千帆星座發射“倒計時”。
這是官方首次披露千帆星座的詳細發射時間,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圖源/上海證券報
消息一出,商業航天相關概念股紛紛拉升,航天長峰漲停,博亞精工、超捷股份、創遠信科、航天晨光等跟漲。
然而,信息發布后,除原發媒體上海證券報外,一些跟進報道媒體紛紛刪除了新聞。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2月垣信公布了67億A輪融資時,也出現過類似情況。
讓人不解的是,如果垣信希望保持低調,為何還要接受媒體采訪?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全面,引人猜想則在所難免。
稀缺的資源
過去5年,全球在軌衛星數量呈爆發式增長。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紛紛向國際電信聯盟(ITU)申報衛星星座。
由于衛星頻率軌位稀缺,搶占頻軌資源已成為國內外行業共識。
國內除了千帆星座外,還有星網集團的GW,以及銀河航天的Galaxy、鴻擎科技的鴻鵠-3、搖光星雁的PANDA等多個星座計劃。
衛星互聯網主要以導航輔助功能和多媒體的K波段頻率為主,這也是最近幾年各國衛星方爭奪最多的頻段之一。
衛星頻段由ITU劃分后分配給各國,各國在境內自主分配頻段。
不同頻段資源的主要應用領域,圖源:ITU/IEEE/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金公司研究部認為,Ka頻段或將是未來低軌通信業務使用的主要頻段,在當前頻率協調難度持續提升的情況下,未來Ka頻段資源將是低軌星座的核心戰略資源之一。
現階段,搶占的資源多,對于國家及行業發展來說,或許不失為好事。
后續的考題
祝賀千帆星座首次組網發射成功的同時,未來也有不少問題要面對,包括但不限于:
1、市場營收
衛星互聯網被反復提及的一個問題:衛星互聯網公司如何盈利?怎樣實現商業閉環和營收,以及后續上市計劃等,也是避不開的問題。
各國星鏈用戶分布,圖源/campingfore
據campingfore統計,截至2023年底星鏈總訂閱人數約為200萬,其中一大半都是來源于北美地區(美國120萬,加拿大20萬)。
如果在國內做手機直連業務,龐大的人口基數是天然優勢。
但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是,在國內傳統運營商+地面網絡通信的基礎上,與現有通信體系的關系,以及C端用戶的來源、付費意愿等。
2、監管與競爭
如果在國內開展手機直連業務,則面臨監管審批、體系協同、硬件迭代等問題。
如在國外做手機直連,則需在所在國家和地區獲得監管審批、建設地面站等,并且要與SpaceX星鏈、一網(one web)的直接競爭。
3、可用火箭與如期組網
未來三年發射1296顆衛星,共需要數百噸運力;未來七年發射1.5萬顆,則累計需要數千噸運力。這對于國內可用的火箭及發射排期是巨大考驗。
要知道,2023年國內累計發射67次,累計發射質量也僅為150噸左右,其中大部分為國家任務需求。
有多少火箭運力?能否如期完成星座組網?也是千帆星座要過的關。(此前網絡曾有疑似垣信招聘火箭總師信息,不知是否會布局火箭賽道)
4、資金壓力
根據垣信公司發射規劃,2025年底648顆星;2027年底648顆星。
按每次發射任務1箭18星方式計算,未來三年至少需要購買72發火箭支持發射(格思負責人曾表示,在嘗試一箭18星之后,未來還將探索一箭36星、一箭54星)。有公開信息認為,一箭18星的發射費用將達到數億元,再加上衛星生產、運營開支等費用,資金壓力相當之大。
7月6日,據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披露,垣信衛星1.88%股權掛牌轉讓,轉讓方為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轉讓底價為49820萬元。以此計算,垣信衛星估值約265億。
按上一輪融資67億來看,垣信新一輪的募資金額至少需要相當額度,甚至更多。
圖源/央視新聞
從各種網絡公開信息和坊間故事之中, 可感知“中國版星鏈”的發展不易。
千帆首射,組網成功,而中國低軌衛星互聯網建設后續還會有更多考題。
道阻且長,路遠途艱。
至少,我們已在路上。
參考及應用
《上海松江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
https://www.most.gov.cn/dfkj/sh/zxdt/201606/t20160606_125987.html;
《G60科創走廊:一條路,探索區域協同發展路徑》
http://www.china.com.cn/txt/2023-09/07/content_113188309.shtml;
《令人振奮!“松江”號“G60”號衛星發射成功!》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908975;
《全球多媒體衛星系統α階段A、B衛星成功發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0497980228910463&wfr=spider&for=pc;
《串星成鏈 商業航天啟程浩瀚深空》
https://www.cnstock.com/commonDetail/203380;
《德政府禁止中國公司全面收購德一家衛星初創公司》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981065093681736&wfr=spider&for=pc;
《垣信衛星:到2030年底,實現15000顆星提供手機直連多業務融合服務》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360621600686496&wfr=spider&for=pc;
https://spacenews.com/first-satellite-for-chinese-g60-megaconstellation-rolls-off-assembly-line/;
Starlink Statistics For 2024 | Camping Tips From Camping Forg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P411b7WK/?spm_id_from=333.880.my_history.page.click&vd_source=69e837f3b5038983029b5cbe27482609
天眼查、中金公司研究部、亞信安全、格思航天及網絡公開資料。
DongfangHour、李壹鏖對文本亦有貢獻。
為分享有價值的觀點發布,并經過排版編輯。
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難以確認原始出處,請作者聯系后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