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5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27日下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進行第九次試飛。火箭第一級助推器發生爆炸,火箭第二級飛船失控。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本次試飛開始后,首次重復使用的“超級重型”火箭助推器發生爆炸,但第二級“星艦”飛船順利進入太空。不過,在隨后的測試中,“星艦”飛船未能完全打開側艙門部署模擬衛星,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了對飛船的控制。
SpaceX確認失去對“星艦”飛船的控制后,決定不再嘗試重新點火。“星艦”飛船將在不受控條件下墜入大氣層,預計其殘骸將落入印度洋水域。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27日表示,“星艦”第九次試飛未能成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和公共財產損失。
馬斯克隨后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表示:“‘星艦’成功完成預定主發動機關機程序,較上次試飛取得重大進步。此外,上升階段未出現大面積隔熱瓦脫落現象。滑行段與再入階段因燃料泄漏導致主貯箱失壓,但已獲取大量有效數據可供分析。后續三次試飛節奏將顯著加快,計劃每3至4周執行一次發射任務。”
在今年1月和3月進行的第七次和第八次試飛中,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均成功實現發射塔“筷子夾火箭”回收,但第二級飛船在上升期間快速解體。
今年3月,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星艦”將于2026年年底搭載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登陸火星。馬斯克說,如果登陸順利,則載人火星任務“最早可能于2029年實施,不過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
“星艦”火箭總長約120米,直徑約9米,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兩級均可重復使用。該火箭的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
值得一提的是,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7日,馬斯克返回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觀摩“星艦”試飛。在接受采訪時,他表示,削減聯邦政府規模的難度遠超預期,并對他所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遭受嚴厲批評深感遺憾。
馬斯克稱,“聯邦官僚體系的狀況比我預想的要嚴峻得多。我原本知道存在問題,但不得不說,至少在華盛頓特區試圖推動改善現狀,著實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
馬斯克提到,政府效率部相關舉措所引發的反響極為強烈。“政府效率部簡直成了所有問題的‘替罪羊’”“無論哪里出了問題,哪怕與我們毫無關聯,我們都會受到指責。”
他對自己旗下公司聲譽受損表示失望:“有人在燒特斯拉汽車。為什么要這么做?這真的很不酷。”
不過,馬斯克仍堅稱自己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并未結束。他計劃將工作重點轉向改善聯邦政府的計算機系統,相較于大規模裁員等舉措,這一目標引發的爭議較小。
他提到:“在許多情況下,計算機系統存在嚴重問題,”甚至在情報領域也不例外,“要將數據從一臺計算機傳輸到另一臺,竟然需要先打印出來,然后再手動輸入到另一臺計算機中。”
馬斯克表示,未來的工作將更加聚焦于“那些投入產出比最高的項目,這對于減少資源浪費和欺詐行為仍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馬斯克關于在政府運作中大幅節省開支和杜絕浪費的說法,已被證實存在夸大成分。美媒報道稱,隨著他在華盛頓的影響力逐漸減弱,顯然他未能達成預期的諸多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