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小哥馬翔宇,憑一己之力捅了個大“馬蜂窩”,以祝歡的被查告一段落。
網上一度傳出小馬哥打算去哈佛讀博,這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后來被辟謠,說目前無此考慮。
下步馬翔宇如何安排?很多人認為不宜繼續待在現單位,要知道他得罪的可不是一個人!
有人甚至認為整個體制內都沒他的立足之地,像他這樣“不上道”,誰都不愿要,在哪都不好混,去了也是邊緣化的命。
其實馬翔宇有許多優點,是個有文化、有腦子、有主見的人,你看他這兩句話講得多好:
“有人說我是個理想主義者,這個提法是不準確的,理想主義暢想的是一個處處都很美好的世界,但我呼喚的只是基層工作人員可以依法履職的生態。”
“潛規則不能是金科玉律,人應當有選擇合法合規的權利,這是一個常識。當呼喚一個正常的世界都被視為偏執的時候,出問題的并不是呼喚本身。”
說句可能有些人不愛聽的話,馬翔宇這樣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不是用不上、不好用,而是應該重用,用好了就能起大作用。
如果他確實未考慮出國,下面這些地方是可以發揮才干的。他需要的,只是容人的環境和干事的平臺。
一、紀委監委
現在的紀委監委是要害部門,打虎、拍蠅、獵狐,每年拿下多少貪官污吏。
從馬翔宇對祝歡“亮劍”的經歷看,他有做紀檢工作的潛質,剛正不阿,嫉惡如仇,這就是他的“核心能力”。
與貪腐分子作你死我活的斗爭,有這個心的人不少,但有這個膽的人不多,而馬翔宇是有心有膽,有勇有謀。
你看他收集證據,思路清晰,邏輯嚴密,以他的學習能力,業務上培養培養,實踐中鍛煉鍛煉,能很快“上路子”。
更重要的是,干紀檢講究“打鐵還需自身硬”,“搞貪腐的查貪腐”必然鬧笑話,而馬翔宇這把“鐵錘”經過了猛火淬煉,硬度杠杠的。
紀委監委如果吸納他進去,相信他能成為反腐戰線的一員尖兵、廉政建設的一員良將。
順便提一句,現在有各種各樣的表彰獎勵,那么像馬翔宇這種為反腐做出貢獻的人,能否給予某種形式的獎賞激勵?
獎什么在其次,重在肯定“正不畏邪、敢于亮劍”的精神,在全社會形成“貪官人人喊打、舉報反腐有功”的導向,這也是對貪官的一種有力震懾。
二、組織部門
選人用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也是政治生態、社會風氣的一面鏡子。
這方面有很多教訓,提拔的時候都是“優秀干部”,落馬的時候都成了“兩面人”。這說明在考察、考核、推薦、使用等過程中存在某些問題。
馬翔宇的正直、正派,正是做組織工作的必需品質,不被潛規則左右,不受利益羈絆,考核選拔干部時就能出于公心,為組織選賢任能當好參謀、把好關口。
如果組織系統馬翔宇式的人越來越多,“劣幣驅逐良幣”、“貪官壓制清官”、“貪官提拔貪官”可能就會失去市場,就會涌現更多的焦裕?、孔繁森、陳行甲式的“好公仆”。
三、教育部門
當前教育系統不少問題讓人詬病,專家也好,百姓也好,都能說出一籮筐。
比如腐敗問題,風氣問題,教育偏離本質的問題,連校服、教材、學生餐都有人打歪主意。時不時曝出“指鼠為鴨”式的學校、王勝戰式的教育局長、曹衛東式的書記、袁久紅式的院長、王貴元式的教授。教書育人的殿堂,成了某些人謀取私利、腐敗享樂的后花園。
教育系統多一些馬翔宇式的管理者,教育領域刮骨療毒、除弊去疴就更順利一些,那些七七八八的亂象當能大大減少。
而且馬翔宇本乃學霸,清華重點培養人才,留學開過眼界,也符合“讓文化底蘊厚實、國際視野廣闊的人抓教育”的理念,符合“讓有理想的人講理想,有道德的人講道德”的要求,以德育德、立德樹人更有感召力。
四、工會
不少人認為,現在的工會好像存在感不強,員工遇到困難的時候,合法權益受侵害的時候,找不到“娘家”支持。
甚至還曾出現荒唐一幕,某單位領導訓斥幫員工說話的工會主席:你要搞清楚是誰給你發工資!
馬翔宇親身體會過職場冷暖,嘗過基層員工的酸甜苦辣,應該更能急員工之所急,幫員工之所需。
或許有人會說,一個清華高材生去工會,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
但要是馬翔宇能為這一領域帶去激情和新風,哪怕在一個小范圍內促成某種程度的改變,也算實現了一種特別的價值。
五、民營企業
如果脫離體制,去民營企業不失為一種選擇。
馬翔宇喜歡的是“干實事”的一線,當初他作為人才引進時,婉拒留在工業園區黨政辦機關,而選擇去商務局實操崗位,即出于此考慮。
民企更看重業績、效益,盡管或多或少也會存在“江湖”,但若有能力、業績這些“硬實力”作支撐,站住腳應不成問題。
何況,馬翔宇這種人只想踏踏實實干事,不搞歪門邪道,一般來說,更能獲得企業領導的認可和器重。
時至今日,也許馬翔宇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早已有譜,在此說這么多,只是作一些可行性探討。
上述想法,我也私下和朋友交流過,朋友說這五條路好是好,但除了最后一條,其他四條恐怕都夠嗆,想得太理想化了。
或許的確如此吧。
馬翔宇這種人才,按常言說是比較“正”,比較“直”,關鍵看領導有沒有識人的慧眼、容人的胸襟、用人的膽識,敢用、善用,他是能成為千里馬的。
不論馬翔宇今后到哪里,還是希望他堅守本心,始終不渝,不因周遭的喧囂而丟棄自我,不因“茍茍營”的不堪而灰心氣餒。
多一個馬翔宇,社會就會多一分亮色。誠如俄羅斯人安東·巴托夫所言:
“在這個世界里,人們需要一個堂·吉訶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