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不是第一次在鳥巢開唱了,用他自己在此番最后一場講的,他一早就是第一位在鳥巢開唱的 80 后歌手;
我也不是第一次到鳥巢看演唱會了。
但此次觀看到這場名為「張杰未·live開往1982巡回演唱會」的巡演,鳥巢第八場,接連而來的震撼與驚嘆,還是令我能一直聚精會神在舞臺上。
因為貫徹“列車”的概念,張杰帶著觀眾穿梭時間,從過去,到現在,再通向未來。
我第一次體驗到內場觀眾都不用面對主舞臺,而是側身 90 度,和看臺觀眾一個視角面對延展舞臺,張杰此次的延展臺,才真正是他的主舞臺,創新的放棄了過往大屏搭配舞臺的方式,轉而在如列車一般的車廂形式的舞臺上來回表演,和歌迷的互動程度大幅提高;
難怪我在進場時,還在疑惑為何沒有設置主舞臺臺尾的大屏給最遠的觀眾,是我多慮,其實這樣的舞臺,張杰更能親自走過去,接近最遠處看臺的人。
張杰還像列車長一樣,在全程給“乘客”獻上不同的節目。
演唱是基本活,更多的部分在他給人帶來新舊不同層次的體驗,比如彈奏鋼琴、玩鼓、打碟、開列車——是真的駕駛一輛可愛的小火車,裝載不同曲目單給人點歌。
“張列車長”更是解鎖吉他手身份,談著自己的歌,請歌迷大合唱。
試問,誰有過做主唱、由張杰親自伴奏的體驗?
如果你來“未·LIVE—「開往1982」”演唱會,就有這體驗。
稍稍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張杰能在其中一環節換上一套真正列車長般的制服造型,可能有更貼題的驚艷效果。
張杰沒有用更多的概念闡釋來讓人去理解他“開往 1982”的意義,但選曲的排布、表演的設計,都讓真正了解他音樂路的人,能一點點貼近主題,理解他當下音樂的成分來由。
如開場一連近十首的國風曲目演唱,有個人單曲,也有影視劇的主題曲或插曲,那是張杰音樂最初成型的源頭之一——通過兒時看電視了解到流行音樂的存在;
尾場現場還唱了一首很有“蜀”味的新歌《來我家》,盡管咱們都知道張杰是四川人,但在了解他音樂成分的過程里,有這一首蜀味曲目,必然是加分的。
后來帶著舞群,唱跳起《好想大聲說愛你》、《這里是神奇的賽爾號》等歌,看得出這些影響過張杰青少年時期的音樂,有形成他音樂成分里熱情、熱血的一面。
過場小片里,張杰和一個小朋友打電動過關斬將、通往 next level 的隱喻,自然還有張杰的音樂通過 MIX-POP 后愈發多元,愈發擴大受眾面到達 next level 的實績對應。
《北斗星的愛》在臨近結尾出現,41歲的張杰與 21 歲的張杰隔空對唱,完成了時空列車又一 level 的穿梭行駛,給人回憶起他出道時的青澀模樣,也像是帶著觀眾回味起 20 年前勇敢、無畏、純澈的自己,時光的力量在張杰的音樂里,在他的演唱會列車上,傳給了在場幾萬觀眾。
我所觀看的鳥巢第八場演唱會,是張杰出道 20 年的第 123 場演唱會。
如果按照一天一場計算,這 123 場著實要連開四個月之久,而這個數字基礎上,張杰還會再繼續開下去…
且不僅在國內開,還會走向海外,那是他 MIX-POP 被更多人將會看到的未來,也是他最近六年來一直在堅持“未·LIVE”音樂概念的更具廣度的延展。
如到場的音樂好友魏晨給張杰的祝福:
你要一直開下去,我們會一直聽。
最后再私心放一首我百聽不厭張杰的一首情歌《他不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