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陽光私募12.52億元存款丟失##私募基金#
金融行業又出“大瓜”了,浙江優策一支現金管理類的私募基金爆雷了,12.52億的存款基金賬戶,沒有買股票,也沒有買任何的風險資產,錢就放在銀行,然后現在就只剩8萬塊錢了。知道現在很多人對國內金融行業的瓜已經吃到麻木了,幾乎已經達到見怪不怪的地步了,但是這次真的不太一樣。之前暴雷的很多基金,多少還有點技術手段,要么是重倉ST股讓投資者高位接盤,要么是把你的錢變著花樣拿出去洗一遍再收走,總之還是能讓我們感覺他們還是有些技術含量的,但現在浙江優策的情況是,錢直接存在銀行就沒了。
現在基金公司已經發公告,說產品暫停贖回,也就是在變相的告訴投資人,你們的錢打水漂了。真沒想到私募的存款也能被卷跑,浙江優策一家做現金管理的私募,所謂現金管理,其實就是把投資者的錢匯集起來,去買小銀行的同業存單,相比債券或者貨基的收益率會高一些,同時風險也相對小一些,除非遇到小銀行破產,如果真的遇到了小銀行破產,那存款保險就只能保50萬了,就算你存的再多,絕大部分也就沒有了。但現在的情況是,人家銀行還在,存款卻被卷跑了,這個有點太出人意料了。
這起事件的涉事銀行是長安銀行,一家浙江的私募基金,居然選擇把存款存在了一家總部在西安的地方性商業銀行,這中間怕不是有些什么貓膩吧?據說錢是由三家公司通過網銀從長安銀行賬戶中轉走的。托管方說長安銀行違反了存款協議,私自開通了合同不允許的網銀,長安銀行也說自己很冤,因為有人簽訂了可以開通網銀的補充協議。看到沒,已經有點內部人里應外合的味道了。
大多數銀行賬上轉走個千百萬,都能有無數個電話打過來詢問,尤其是像長安銀行這種地方性小銀行,對于大額進出,更是敏感到發神經的地步。這十幾億的托管資金,就能這樣被稀里糊涂的轉走,三方居然還都說自己沒責任。大家可能不知道,十幾億的資金不管存哪個銀行,這中間都會有不少人直接或間接受益,這都是公開的行業秘密,所以說這豈是一般人能說劃走就劃走的?現在管理方說自己沒責任,銀行也說自己沒責任,看來責任都是投資人,他們就不應該把錢交給私募基金。
這次事件不管說是金融監管問題,還是行業內部的問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銀行、私募、投資者,三者之間的信任已經土崩瓦解了,要知道,在金融行業信任一旦丟失,就能難再回來了。突然感覺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真的很爛,爛到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