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船長每次在外面吃飯,看到堆在飯店門口(或墻角),大量閑置、落滿厚厚一層灰的共享充電寶時,都很好奇:
共享充電寶運營商們,真的賺到錢了嗎?
直到最近看見了共享充電寶行業現在的處境,船長終于悟了……
又貴又難用,共享充電寶要“涼涼”?
近日,共享充電寶行業最大的運營商——怪獸充電,被曝進入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
據新浪科技報道,怪獸充電正在大面積出售城市直營業務,將其轉賣給區域代理商。
意思就是,怪獸充電確實做不下去了,要把共享充電寶的業務拱手賣給全國各地的代理商了,由代理商來負責鋪設、定價、收費等。(船長:哦豁!這可能意味著共享充電寶亂收費的情況要繼續惡化了...)
也就是說,你以后看到的怪獸充電,很可能不是原來的怪獸充電了。
怪獸充電的代理商招募廣告
怪獸充電之所以要賣掉直營業務,恐怕與其愈漸尷尬的營收有關系。
財報顯示,今年Q1,怪獸充電營收同比大幅下降51.7%、凈利潤由盈轉虧、經調整凈利潤大幅下滑近78%。
啥?怪獸充電虧錢了?
不是,共享充電寶的昂貴租金(現在普遍要4元/小時),還有老是因為“找不到地方還”被迫支付的“買斷費”(差不多也要100元/臺),都沒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嗎?
真是的,簡直是“白瞎”了咱們這些“冤大頭”用戶的錢!
更惱火的是,如果共享充電寶的實際控制權都到了代理商手里,那么原本就讓大家“體驗感非常糟糕”的共享充電寶服務,以后只怕是會更加“雪上加霜”。
要知道,一直以來困擾大家的共享充電寶收費貴、易借難還、胡亂扣費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些代理商在“搞鬼”。
就比如說,明明你借充電寶的時候還有好多空位,結果一到還充電寶的時候,跑幾十公里都找不到一個空位,最后只能又氣憤又委屈地花100塊錢,把充電寶買下來。
之前有人扒過,就說有部分代理商會專門雇人“蹲守”在網點,只要你一借走充電寶,他立馬就拿著充電寶塞回去,讓你無處可還。
有“倒霉蛋”長年累月集齊了各大品牌的充電寶
當然了,以上只是網上“捕風捉影”的說法,沒有實質的證據。
能夠更加直觀說明代理商導致亂象頻出的——是廣大用戶的真實反饋。
由于怪獸充電為代理商開放了自由設置運營價格權限,一些代理商便胡亂收費,而許多用戶又往往是在消費后才發現扣款金額不對勁。
因此,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近30天怪獸充電投訴案例達280件,其中大量是關于收費過高和退款糾紛等投訴。
這么看來,怪獸充電的收費情況確實是挺混亂的……
不過有小機靈鬼表示:“那我不用怪獸充電不就行了,這不是還有美團充電寶、街電、搜電、小電……”
no no no,就算你再換100個牌子,也休想逃掉!
圖為共享充電寶的主要投訴問題,來源:消費保
據消費保報道,消費者郭女士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自己租借了美團充電寶,只用了1分鐘就被扣6塊,疑似計費時長與實際使用時長不符。同樣,消費者林先生也表示,自己在掃描搜電品牌的充電寶后,不到1分鐘就歸還了,卻被直接扣39元。
1分鐘39元?這哪里是租了個充電寶啊?這分明請了個吸金獸回來!敢這么扣費的人也太膽大包天了吧???
果然共享充電寶這行,還是水太深……
這么一看,4元/小時的收費標準,反倒成了“良心價”了?
船長現在還真是無比懷念共享充電寶剛面世那會兒,只要0.5元/小時的價格,有的品牌為了推廣,甚至還提供免費使用機會。
來源:亳州新聞網
關鍵是,共享充電寶的價格漲了8倍,可體驗卻是一點也沒漲。
在大部分個人充電寶都已經支持閃充的情況下,共享充電寶依舊執著地保持它的“龜速”。
本來你的手機還剩20%電,跑去租了個充電寶,充了半天一看,好嘛,充電趕不上用電,電量掉到19%了……
而且這個電池容量也是絕了,比方說有的共享充電寶,取出來的時候還是滿電狀態,結果才給手機充了30%的電,它自己就沒電了,歇菜!
還有那個短得可憐的自帶充電線,船長都不想說,就因為它,船長每次都只能一只手又拿手機、又拿充電寶,手都快扭成麻花了。
說真的,現在的共享充電寶,真不是一般的難用,如果不是為了救急,估計真沒幾個人愿意用它。
共享充電寶的錢,都被誰賺走了?
雖說大家都在吐槽共享充電寶難用,但該用的時候,還是沒少用。
據艾瑞咨詢,2023年,共享充電寶頭部品牌的月活用戶平均值達到了4890萬人。
圖源:艾瑞咨詢
行業規模方面,共享充電寶一直呈現增長趨勢,在2023年達到了126億元,并有望在今年底達到165億元。
圖源:艾瑞咨詢
船長也是納悶了,既然行業形勢大好,怪獸充電怎么還會虧損?甚至到了要出售直營業務的地步呢?
咱們這些消費者在共享充電寶身上花費的“巨款”,到底都被誰賺走了?
當然是中間商商家了。
其實,不只是怪獸充電,還有美團充電寶、街電等平臺,都會給商家支付很大一筆入場費和傭金,目的是讓商家同意其在店內安裝共享充電寶。
根據怪獸充電的招股書顯示,他們給商家的激勵資費率大概在50%~70%左右,也就是說,每小時4元的租金,商家就要抽走2-3元,占了大頭。
上面這還只是直營業務的抽成比例,代理商的抽成還要更高,估計能達到90%以上。當然了,代理商也得分錢給商家,商家才會愿意合作。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錢都被代理商和商家分走了,平臺只能撿他們剩下的吃,利潤空間自然不算高。
更何況,現在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競爭壓力巨大,有時候平臺還得再花錢“收買”商家,讓他們不要和其他同行合作,只和自己合作。
再扣除掉日常的運營成本,平臺賺不了什么錢,也就不奇怪了。
平臺這可真是“收割了”消費者,“養肥了”商家,自己卻沒撈著好。
但是!這也不能成為平臺不斷漲價、胡亂扣費的理由吧?你們的模式有問題,憑什么要讓我們消費者承擔后果啊?(船長支持共享充電寶租金趕快降下去!)
目前看來,共享充電寶依舊是大部分人的剛需,擁有較為可觀的發展潛力。
可若是共享充電寶一直改不了現在的這些“臭毛病”,別說賺錢,只怕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重新帶充電寶出門了。
評論區聊聊,你被共享充電寶割過韭菜嗎?(都看到這里了,要不點個關注吧
參考資料:
1.《共享充電寶「老大垂危」:直營業務只剩運維,代理模式滋生嚴重亂收費 | BUG》新浪科技 2024
2.《“充電1分鐘,扣費39”,街電、美團、怪獸等多家平臺被通報整改》消費保 2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