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鄧小平鄧公誕辰120周年。
1997年,鄧公去世的當天,我們的校醫阿姨在檢查宿舍內務的時候,質問一位同學:“你的蚊帳為什么沒掛起來?”這位同學靈機一動:“今天鄧小平爺爺死了,我很傷心,特意把蚊帳放下來,以示悼念。”
這個小機靈鬼,萬萬沒想到他捅了馬蜂窩。
接著,全校的大會上,阿姨聲淚俱下:你們這些小孩子不懂得我們對鄧小平的感情!沒有鄧小平,就沒有現在的我們……“
臺下的我們,笑得東倒西歪,始作俑者更是吐著舌頭:平日雷厲風行的校醫,今天是怎么啦?!
當年的少年現在也成了中年,現在我們能理解校醫阿姨當時的心情了:
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一個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命運的偉人,和我們說告別了。
鄧公改變了中國。
之于足球,鄧公說過一句我們一直在引用的話: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鄧公喜歡看足球,有考據黨甚至考證了,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他應該觀看了1924年巴黎奧運會的一場足球比賽,甚至有可能是決賽,那一屆的冠軍,是足球的初代霸主,烏拉圭隊——這個南美的”蕞爾小國“,是懂前排沙發留名的,第一屆世界杯(1930年),他們是冠軍;二戰后恢復的第一屆世界杯(1950年),他們還是冠軍。
“足球從娃娃抓起”是什么說的呢?
1979年,鄧小平在接見體委領導的時候明確指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中國足球想要取得進步,就必須要想辦法提高這項運動的普及程度。
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接觸足球、喜歡足球,讓擁有天賦的球員從小就接受正確、正規的訓練。
當喜歡踢球、樂意踢球、擅長踢球的孩子變得更多了,中國足球成年隊的水平才會得到提高,國家隊的成績自然而然也就跟著提高了。
就連當年的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也十分認同鄧小平的觀點,他甚至將鄧小平的談話發表在了那一年國際足聯的雜志之上。
當然,鄧公關注的點不僅僅在“小小”的足球,他還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一言蔽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鄧公對新時代教育提出的看法——可惜,最后,那個“體”被“德”和“智”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足球從娃娃抓起”,字面意思不難理解,想法也很好懂,但后來人們才發現,真正做起來,又是何等艱難!
從娃娃抓起,是想擴大普及程度,增加足球人口——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計劃生育政策、應試教育的壓倒一切,讓中國踢球的孩子越來越少;
與計劃體制匹配的業余體校—體工大隊政策在市場化大潮的沖擊下分崩離析,而只依靠市場化培養的青訓體系和校園教育脫鉤,變成了自我封閉、自我消化的小圈子,惡性循環,亂象叢生;
職業聯賽,本應擔起中國體育改革,不吃皇糧吃市場的重任,職業俱樂部應該成為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現代企業。
但最后,整個職業聯賽卻成為”假、賭、黑“的溫床,俱樂部成為嗷嗷待哺的ICU病人,一旦停止輸血,就馬上拜拜……
鄧公說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但中國足球,一直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路,始終無法做到實事求是,解放思想。
既想用計劃經濟的“權”去管控市場化的“錢”,又想用市場化的“錢”去增強計劃經濟的“權”,既要又要,期間充斥著各種錢權交易。
于是,足球“從娃娃抓起”變成了“從領導’抓‘起”,而最讓人關注的國足水平,在這種土壤下,這種環境下,還指望他們出好成績——
你真的以為其他國家的足球,都是豬啊?
“足球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已經被足球圈嚼爛了,不知道鄧公當年提出的“計算機從娃娃抓起”“法制教育從娃娃抓起”,現在又怎么樣了……
娃娃們,真不容易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