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編者按
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關鍵支撐技術,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指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新時代新征程科技創新中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在數據、算力、算法、知識的聯合推動下,國內外AI大模型快速涌現并持續迭代升級,并加快服務諸多行業與領域的智能化升級。迄今,國產AI大模型的訓練、推理、理解、生成等能力顯著提升,并不斷探索實踐與影視文化、視聽娛樂等行業的深度融合,進而成為促進產業提質升級和生態優化重塑的重要驅動力。內容創作者已開始廣泛實踐以AI技術為基礎的新質生產力在內容創作生產中的應用,《千秋詩頌》《中國神話》《萬千氣象 AI中國》等諸多試驗性AIGC影視系列作品相繼發布。在技術創新生態活躍和市場規模優勢的雙重驅動下,國產大模型的多模態能力、自研技術持續進步,開源生態體系逐步構建。然而,要構建良好的智能向善發展生態,必須統籌AI發展與安全,加強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積極推進相關標準化工作。本期專欄刊登中國電影技術標準國際化躍升路徑研究文章,同時遴選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角色動畫生成系統研發、電影制片開發、電影創作生產應用,LED陣列集成照明系統、攝影機成像特性等技術文章,歡迎廣大讀者予以關注。
——本期責編
專家點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標準化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是引領產業提質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面對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電影強國、文化強國的光榮使命和宏偉目標,積極推進電影關鍵技術領域標準供給,提升電影標準國際化水平,將科技創新成果充分融入電影標準實踐,促進我國具備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制造優勢的國產系統設備市場化應用和國際化發展,是中國電影打破國外技術標準壟斷,在國際競爭中提升話語權、爭取主導權的重要戰略舉措。《中國電影技術標準國際化躍升路徑研究》一文,系統總結了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影技術委員會(ISO/TC 36)第27次全會提案《數字電影LED影廳光學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國際標準的經驗,深入分析了中國代表團在電影國際標準化工作的實踐舉措,提出未來持續推進電影技術標準國際化躍升的可行性建議。本文提出的策略和建議將助力電影產業全面提升科技創新和標準保障能力,推動中國自研電影標準在國際標準化舞臺上實現“參與者和貢獻者”向“推動者和引領者”的進階,并為其他領域的標準國際化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張紅
正高級工程師
中央宣傳部電影數字節目管理中心主任
全國電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當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為代表的新一輪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迅猛發展并呈現出潛力巨大的廣泛應用前景。AI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大規模數據訓練,除了能夠創造性地生成高質量的文本、語音、圖像和視頻等內容并應用于電影創作環節外,同時能夠以不同分支廣泛應用于電影項目開發的各個階段,無論創意策劃、拍攝制作還是宣發放映,AI都在改變著既有的工作流程和方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創作生產帶來更多可能性,也提升了服務的個性化和精準度。《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影制片開發中的應用》一文聚焦AI技術在電影制片開發階段中重復性工作智能化替代、劇本創作的輔助創意、創意可行性和預算評估的輔助決策等三個典型應用場景,提出解決AI應用所面臨的創意同質化問題的方法,同時就加快中國電影工業化、標準化建設為AI發展創造更好產業環境以及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建立促進AI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提出對策建議。本文邏輯嚴謹、結構清晰、引述資料豐富且具一定代表性,對問題的思考和應對建議具有較強啟發性,對電影行業從業人員了解AI在電影制片環節的應用等相關知識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雷振宇
正高級工程師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全國電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角色動畫可賦予電影虛擬角色生動的表現力和獨特的視覺風格。在傳統角色動畫制作中,動畫師需要利用動作捕捉技術結合手動調整來設計角色每幀動作,不僅耗時費力、效率低下,且很難保證動作風格的一致性。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如何利用深度神經網絡自動生成和優化角色動畫,輔助制作效率和呈現效果的提升。其中,基于運動細節注意力的風格化角色動畫技術是一種結合計算機視覺(CV)、深度學習和動畫藝術的前沿方法,該方法可協助動畫師生成具有獨特風格的角色動畫。《基于運動細節注意力的風格化角色動畫生成系統》一文針對角色動畫的自動風格化生成,提出了一種基于運動細節注意力(MD?ATN)模塊的創新風格化運動生成系統,該系統在整合運動淺層特征和深層特征的同時,著重考慮了動作細節特征的損失特性,實現了風格化角色動畫的高質量生成。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發展和模型計算效率提高,角色動畫風格化技術必將在多風格融合、實時風格化和風格化定制等多個方向實現更多突破。可以預見,未來風格化角色動畫技術將在影視、游戲和虛擬現實(VR)等領域得到更加廣泛和深入的應用,進而推動影視動畫藝術與現代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
——周令非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 (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高級工程師
本期目錄
重點關注
◎ 科技點亮光影 創新賦能未來
——龔 波
專欄:全面深化電影科技自主創新
積極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 中國電影技術標準國際化躍升路徑研究
—— 龔 波 黃 治 劉茂英 王秋雅
孫煥然 李 娜 董強國 邊 巍
黃曉宇 陳 軍 董志剛
技術應用
◎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影制片開發中的應用
——黃曉宇 常 樂
研究與開發
◎ 基于運動細節注意力的風格化角色動畫生成系統
——周凡穎 范藝嚴 翟承碩 丁友東
◎ 點播院線計費系統檢測工具的設計與研發
——李雪偉 王文強 劉 斌
張尚乾 賈 波
視聽科技教研
◎ 基于LED陣列的集成照明系統在影視行業的應用研究
——李嘉琪 屈 澈 盧柏宏
◎ 黑白影像數字制作技術及攝影機成像特性研究
—— 徐沁雪 袁佳平
綜述
◎ AI技術在電影創作生產中的應用分析與展望
——姜 山 徐乙丹
◎ 資料影片重要畫面數據庫構建與應用初探
——于海燕
文章概要
中國電影技術標準國際化躍升路徑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過回顧中國代表團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電影技術委員會(ISO/TC 36)第27次全體會議經歷,結合國際標準化工作現狀研究,梳理本次中國提案的前期籌備工作、現場參會情況、應對策略實施及最終成果,同時提出未來推進我國電影行業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的可行工作建議。 依托本次參會成功經驗,以期為后續中國電影標準國際化提供借鑒與參考,為其他行業標準國際化工作提供躍升思路。
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影制片開發中的應用
【摘要】 本文通過梳理人工智能(AI)技術在電影制片開發階段的應用與影響,從提高效率、輔助創意和決策支持三個方面,分析AI在制片開發中應用的技術原理和使用情況,表明AI能夠顯著提升工作效率,激發新的創意,并提供精準的數據評估支持。 同時,本文深入探討了AI在制片開發中應用的挑戰,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旨在推進建立自主可控的電影AI技術體系。
基于運動細節注意力的風格化角色動畫生成系統
【摘要】 運動捕捉技術在電影產業中的應用極大提升了角色動作的逼真度,而運動風格遷移技術則進一步拓展了這一領域的可能性。 運動風格遷移能夠將特定情緒、年齡、狀態等風格特征遷移至現有的運動捕捉內容中。 本文提出一種創新的基于運動細節注意力(MD?ATN)模塊的風格化運動生成系統,旨在為動畫電影的角色運動風格遷移提供一種高效、直觀的解決方案。 MD?ATN模塊整合了運動的淺層和深層特征,增加了動作細節,從而生成表現力豐富的風格化運動。 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在保持運動內容一致性的同時,遷移了指定的運動風格,為動畫電影的角色動畫制作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創意空間,提升了創作效率。
點播院線計費系統檢測工具的設計與研發
【摘要】 為了驗證點播院線計費系統的規范符合性,本文依照《點播影院暫行技術規范》研發了點播院線計費系統檢測工具,通過對點播院線計費系統發送報文的處理,實現對點播院線計費系統的檢測。 為驗證本文檢測工具的有效性,我們利用點播院線計費系統模擬器開展了系列實驗,驗證了本文研發的檢測工具能夠正確處理點播院線計費系統相關業務的檢測。 該檢測工具的研發,能夠為點播影院和點播院線的規范發展提供技術保障,更有望推動點播影院市場體系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
基于LED陣列的集成照明系統在影視行業的應用研究
【摘要】 發光二極管(LED)是典型的近似朗伯體光源,以LED芯片作為發光源的影視燈具中常利用透鏡光學組件調制光線,當虛擬攝制中的LED背景墻提供背景光照時,存在因屏幕間干擾導致光照對比度低的問題。 受集成成像立體顯示原理啟發,本文首次將集成照明系統概念與影視行業相結合,設計了一套基于LED陣列的集成照明系統。 該系統使用影視工業流程中常見且常用的虛幻引擎(UE)和菲涅爾透鏡分別作為軟硬件支持,具有極高的應用前景和可延展性,實驗效果初步驗證了集成照明系統對還原虛擬空間環境光照的有效性。 基于實驗的過程和結果,本文還討論了繼續拓展和完善集成照明系統的研究方向,為未來應用于影視行業的集成照明系統加速演變奠定了基礎。
黑白影像數字制作技術及攝影機成像特性研究
【摘要】 為研究黑白影像數字制作的不同方法及其差異,本文對黑白數字攝影機開展測試評估,并選取關鍵技術參數與彩色數字攝影機進行詳細對比分析。 基于此,本文清晰呈現了獲取黑白影像方法的不同原理及其成像特性,直觀比較了不同方法所制作的黑白影像各自獨特的美學特征與表現效果,以期為黑白影像的數字化創作實踐提供參考。
AI技術在電影創作生產中的應用分析與展望
【摘要】 本文從電影從業者視角出發,結合行業應用案例和應用實驗,研究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劇本開發、概念設計、視覺特效、音頻處理等環節的應用情況,梳理了各工具平臺的應用特點,闡述了人工智能技術可提高電影創作生產效率、降低制作門檻,進一步激發其他新技術在電影制作中的應用,為電影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資料影片重要畫面數據庫構建與應用初探
【摘要】 為提升電影檔案信息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推動經典資料影片的活化再利用,本文以新中國成立初期部分經典新聞紀錄片為試驗對象,通過影片鑒定、重要畫面篩選、數字化采集、錄入影片管理數據庫、建立電影圖片數據庫等一系列操作試驗,提出了資料影片重要畫面的數字化采集和應用方法。 研究表明,通過對影片重要畫面的數字化采集,建立電影圖片數據庫,能夠豐富電影文圖檔案資源,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影檔案資源開發再利用需求。
文章全文詳見《現代電影技術》期刊
2024年第8期
主管單位:國家電影局
主辦單位: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
標準國際刊號:ISSN 1673-3215
國內統一刊號:CN 11-5336/TB
投稿系統:ampt.crifst.ac.cn
官方網站:www.crifst.ac.cn
期刊發行:010-6324508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