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河北廊坊的李先生遇到一件頭疼的事。他在霸州市第二醫院住院期間需要用血時,拿出8次獻血記錄證都不管用,免費用血太難了。
李先生稱自己在2011年到2020年期間一共獻血8次,最后一次獻血是在2020年的10月15日,獻血量為400ml。根據國家《獻血法》規定“血站對獻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過四百毫升”,經測算,李先生總計獻血量應為1800ml。
另《河北省獻血條例》規定,“在保證急危重癥患者臨床用血的前提下,在河北省獻血的公民本人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享有優先用血權利”。《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規定,“獻血公民本人獻血量達一千毫升的,終身享受免費用血”。
從《河北省獻血條例》,到《河北省實施<獻血法>辦法》規定來看,李先生作為直接獻血者,且多次獻血量累計已達到了一千毫升的規定,很顯然是符合“終身享受免費用血”的條件。
但是李先生表示,他在醫院輸了從廊坊市中心血站調來的2袋400cc的血后,在后續調血時醫生告訴他,由于其近期沒有獻血記錄,獻血證過期作廢,無法為他調血。
這就有點荒唐了。李先生都達到“終身享受免費用血”的條件了。醫院方面卻說,“他近期沒有獻血記錄,獻血證過期作廢。廊坊血庫又不給我們調血,我們也沒有辦法”。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網文章截圖
不過,醫院方面的說法,很快就被廊坊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打臉了。血站工作人員表示,“血站并無規定只有近期獻血記錄的人才可以用血或者優先用血”。“如果我們這有血的話,醫院和我說,我們就會給醫院調過去。”
血站工作人員的意思是沒有李先生要用的血。但是據澎湃新聞記者從廊坊市中心血站微信公眾號上了解到,該站會每周更新血站動態,動態內容并無血液“緊缺”的情況。
醫院怪血站不調血,血站怪醫院沒有開口。一件小事情,雙方來回踢球。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其中必定有貓膩。
李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醫生告訴他廊坊市中心血站的建議。“如果想繼續調血,需要我的家人或者朋友先去獻血。如果我的家人朋友不是B型血(李先生的血型),那他們獻400cc其他血型,血站只能給我提供200cc的B型血。”
原來問題出在這里!醫院和血站為什么要為難李先生?目的就是用手中的權力,從患者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液”,再從榨取的“血液”中截留一部分,這截留部分血液的去向相當可疑,可能會通過變現作為他們的隱形收入。
以上只是本人推測。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將對國家無償獻血事業造成信任危機,侵蝕無償獻血的公信力。具體情況如何,讓我們等待河北省廊坊市衛健委的調查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